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科院发布的《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中,经大量的数据分析后指出: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质是知识差距、信息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与体制差距.因而仅靠增加投资或开发自然资源是不可能缩小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因此.西部贫困地区未来的开发重心应从自然资源转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使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成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主体要素。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搞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和关键,也是扶贫开发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的重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扶贫开发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状况令人担忧,封闭、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知识的低下,导致贫困人口素质普遍较差,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扶贫开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既是一项扶贫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贫困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治贫要治根,科教应先行,通过教育将贫困地区的人口包袱转变成人力资源,是当前中国扶贫开发最现实的抉择。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学校收费提高超出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高校收费过高使贫困家庭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农村办学条件差大量优秀教师外流,目前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初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域特征和组织化特点,以及内源性动力、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共青团在组织体系优势、人力资源及知识信息优势、群团改革驱动和自身发展需要方面的情况,分别在高校共青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提高合作社效益和服务以及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赵茂林 《乡镇经济》2006,(10):20-23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深入研究西部反贫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从西部农村贫困的形成机制与原因上看,与西部农村贫困相伴随的是西部农村教育的总体落后.因此,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推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西部贫困地区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这里的"三农"问题,尤其是西部贫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西部各省属典型的农业大省,西部开发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西部农村的开发,更是西部贫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极其低下,导致西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低,进而成为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西部贫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加速西部农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贫困地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教育滞后,劳动者素质低。要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选择一些成熟可靠、容易掌握、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适用技术、认真加以推广"。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是消除贫困的基础性举措,但是,由于我们对贫困地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不能对症下药,造成效果欠佳。从强视角认识贫困地区农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为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作出了…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区域发展差异与中国农村减贫联系起来,构造出一个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减贫的简单分析框架,随着我国减贫过程中贫困状况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减贫方式应以创造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为主,重点提升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源禀赋。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辐射     
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富余与缺资金、缺技术的矛盾。为摆脱贫困,“七五”以来,乐安县潭港乡以科技扶贫为手段,以发展“短、平、快”项目为立足点,大力发展食用菌人工种植,闯出了一条致富路。1991年,全乡  相似文献   

10.
区划细分和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平衡发展思想和区域发展思想对贫困地区自然适用 ,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也是适用的。区划细分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 ,因此 ,笔者在分析贫困地区农业区划细分必要性基础上 ,介绍了我国贫困地区区划细分的内容 ,探讨贫困地区相应区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博尔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为江苏贫困地区输出人员5万多人次,使数万户家庭脱贫致富。由博尔捷输送的劳务人员遍及上海、江苏、浙江地区,就职于包括飞利浦、三星、夏普等世界名企业120多家。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的发展证明,降值降价最快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增值增价最快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的大幅度升值,这就要求在反贫困中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人力资源这一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只有把对贫困人口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战略来对待,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在探索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园地制宜,探寻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蕾文对贫困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内在驱动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指明应选择的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效益的最大化有赖于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套。当前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套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财政投入、扶贫信贷资金投放、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还是对贫困地区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开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惠农政策、生态工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政策也还存在着对贫困地区关注不足的问题,因此,财政税收、金融、产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考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需求,做好协调配套。这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佐 《科学决策》2006,(6):63-63
本刊讯5月14日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天津举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是由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毕节实验区专家顾问组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承办,约有150名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及学者分别就可持续发展和减贫问题交流观点。与会者一致通过了“滨海宣言”,建议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协助贫困地区减贫。  相似文献   

16.
品牌劳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贫困地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影响其脱贫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品牌劳务的角度寻求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在论述品牌劳务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打造品牌劳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是甘肃省定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作者从自己多年在定西这一贫困地区工作的实践 ,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其中包括 :贫困地区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同步 ;贫困地区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贫困地区的资源潜能和发展优势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性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突出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尽早实现小康目标。一、统筹城乡发展,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发展农村工业增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但与大多数地方相比,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仍然十…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当今社会改善贫困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遏制贫困孽生、蔓延和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描述分析和田市近几年贫困现状与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并尝试分析改善教育是否对扶贫产生推动影响,为今后扶贫工作特别是教育扶贫的继续开展提供一些能够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张琦 《开发研究》1990,(3):62-63
<正> 贫困地区经济的落后性,日益成为制约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区域间平衡稳定增长与发展的巨大瓶颈和硬约束。然而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现实落后性与人口素质低的潜在落后性,又导致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低层次性和贫困地区经济封闭性和停滞性,以及贫困地区经济关系的脆弱性和贫困地区经济内部机制的不完备性和生产要素、资源要素组合的低效率性,从而导致了贫困地区开发的艰难困境。但透过贫困地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