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其中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就是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本文从政策视角,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测度,发现目前黑龙江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政策执行、政策实施和政策效果方面存在问题,通过成因分析提出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增加财政支出、完善政策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政策对于人口城镇化过程具有主导性作用,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政策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都十分尖锐。通过对现行起作用的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和要害,试图说明这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产生何种影响及影响的路径或机制如何,并对其进行政策效果评析。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在欧盟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欧盟也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挑战,欧盟依托科技创新,采取措施提高城镇化质量,包括:实施智能城市与社会创新伙伴计划,实施智慧型区域创新专业化战略,发展创新集群等。在分析欧盟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科技创新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包括: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城镇化的制度创新,加强中国和欧盟的城镇化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细分来说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城镇化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工作上不遗余力,积极探索新的道路,追求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高密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普通县级市,近年在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走出了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但目前,高密市仍然存在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城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将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三个方面以及三者的相关关系,分析高密市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和现状,并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需要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区别,在解读三者含义和国家政策的同时,探究城镇化与城市化、城镇化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显著特点,为日后探究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具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1)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纵向角度来看,社会和经济结构变革必然会引起城镇化发展变革,而多样的地域类型又丰富了城镇化空间类型。正确区别地域空间差异,因地制宜找出适合各地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镇化发展对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文章立足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比较研究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采用SPSS和GIS等研究手段,围绕山西省人口城镇化的时间演进过程和山西省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域空间差异及其显现的相关问题,提出山西城镇化发展优化的对策建议,为山西省加速城镇化进程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解决城镇化问题重要的是解决户籍人口城镇化问题。四平市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应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有序地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城镇化和"三农"问题,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化的演变机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作为实证地点,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农用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曲周县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曲周县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非农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非农聚集缺乏吸引,经济城镇化水平目前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应积极发展当地的农业绿色产业,就地解决当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提升经济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地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农业产业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办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1年~2012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PVAR的GMM估计、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脉冲响应分析和面板方差分解等诸多实证方法,笔者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市建设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河南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就业城镇化的推进,但是短期内显著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对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城区建设城镇化的支持则很不明显。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就业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渠道产生。研究对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中配套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开始较早,他们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得失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近年来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比较和分析,以期对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了人口城镇化的内涵和构建人口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城镇化实际情况,构建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人员发展为一级指标的人口城镇化的评价体系,以青岛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以其带动内需的强大潜力和构建更加和谐社会关系的优势,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被各方关注并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旅游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之一,对旅游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黑龙江省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SWOT分析,总结出现阶段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丽  孙之淳 《经济问题》2015,(3):115-119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使转户农民真正市民化,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水平。传统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一般采用主要指标法,通过城镇人口比重或非农业人口比重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由于指标单一,该类评价存在一定片面性,已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评价需要。应用多个指标构建适合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测评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进行测评,就测评中反映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化真正存在的问题不是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劳动力工业化,而是消费者城镇化落后于劳动力城镇化,出现了其他国家所没有或不明显的劳动力城镇化与消费者城镇化分离趋势。分离式城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劳动力过剩经济体在开放条件尤其是全球化时期的或有现象,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全球化和我国户籍分离制度以及高成本住房制度等结合的产物。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略有不同的新型城镇化,但就实质而论主要是劳动力城镇化,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真正存在的问题,既不是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劳动力工业化,也不是劳动力城镇化落后于消费者城镇化,而是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对从劳动力城镇化向消费者城镇化转变的制约和阻碍。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和经济减速阶段的到来,城镇化也将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提倡的新型城镇化,其实质是从城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加快推进消费者城镇化。为此,要着力解决户籍、公共服务全覆盖和低成本住房三个关键问题,统筹推进举家转移、稳定就业和农村先富人口三个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结果与新疆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新疆人口城镇化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所允许和要求的城镇化水平是否协调,并结合新疆1978年以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从实证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新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李丽莎 《经济研究导刊》2011,(9):147-148,184
由于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一直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问题。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伴随发生、二者应当协调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并研究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能够使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和谐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最新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传统城镇化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中小城市是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载体,是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需要加强城市群建设和生态建设,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人口城镇化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基于环境规制视角探索影响人口城镇化的传导机制,选取2000—2020年中国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环境规制影响人口城镇化的中介路径。研究发现:在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过程中,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链式中介起主要的正向作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单一中介的正向作用次之。研究提出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政策要兼顾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目标,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并带动人口城镇化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13-114
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突出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值得研究。经过几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产业发展落后、规模较小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针对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