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经济》2007,(3):20-21
1997年春天,在最具市场经济活力和朝气的祖国南大门—广州,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十年历程,十年沧桑,十年历练,十年巨变。如今,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凭借领先的产品、创新的理念、稳健的经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广东地区树立了理财银行、精品银行、诚信银行的品牌形象,成为广东金融界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07,(3):22-23
011997年3月28日,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成立。中国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国内第一家国有控股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3月28日,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光大银行股份制改造后成立的第一家省级分行。当年实现存款19亿元,创利6000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截止目前,广州分行已发展成为在广州、珠海、汕头三地拥有20个营业网点,在广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分行。  相似文献   

3.
经营规模和质量,一个关系到银行“生的问题”,一个关系到银行“死的问题”。规模关系到生”的问题,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规模。质量问题则关系到银行的“死”,不少银行就“死”在这个质量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交通银行对中保康联的并购案,正式启动了国内银行保险市场深层次资本融合的开端.银行保险自1999年萌芽开始,日渐成为我国保险业尤其是人寿保险保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市场竞争激烈.从国际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和国内银行保险业所处阶段、目前合作特点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无疑是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当代全球主流银行业发展的模式、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银行业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主流银行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作为主要发展模式选择,规模大型化、服务全球化、资产集中化、业务全能化成为全球主流银行发展的主旋律。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处在重要转折时期,应该积极探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政府应该鼓励银行对内、对外实施购并,做大银行规模;放松对金融业过于严格的管制,实施混业经营制度。我国银行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全球化步伐,占领全球银行市场的应有份额。  相似文献   

6.
交通银行对中保康联的并购案,正式启动了国内银行保险市场深层次资本融合的开端。银行保险自1999年萌芽开始,日渐成为我国保险业尤其是人寿保险保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市场竞争激烈。从国际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和国内银行保险业所处阶段、目前合作特点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无疑是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对花旗集团和瑞银集团经营模式演进案例的反思,辩证地分析了二者经营模式演进的经济和制度背景,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路径以及综合经营趋势下的监管框架.随着综合经营实践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应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渐进推进综合经营,综合经营、统一监管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金融中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广泛的文献基础和分析方法,基于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中介占主导地位的客观现实,系统分析银行中介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我国迅速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以及以金融促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文章采用1978-2009年广东省银行中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绝对指标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银行中介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银行中介对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贡献度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东省2003—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基于VAR模型,对广东的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对出口贸易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协整检验表明广东出口贸易升级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金融发展是同向变动关系、与金融结构是负向变动关系.其次,广东金融发展、金融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内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同时引入贫困因素进一步识别区域金融与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将实证对象细化到县域层面,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贫困与非贫困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信贷层面上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普遍存在,而储蓄层面金融发展的效应则存在地区差异,非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无关,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本文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创造理论更适于解释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贫困县域储蓄的负效应是本地储蓄外流和转化效率低下的结果,与我国银行业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