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北方以狩猎为主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内外的广阔土地上。鄂伦春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比较缓慢,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小兴安岭一带鄂伦春民族才开始实行定居,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形态。鄂伦春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人口稀少。鄂伦春民族在其长期而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其中有些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从鄂伦春民族的婚姻习俗中,可以发现两大特点:一是婚俗的原始性,二是本民族文化与汉族及其他相邻民族文化的融合性。鄂伦春民族婚姻习俗的原始性,为研究人类早期婚姻形态提供了活化石。研究鄂伦春民族婚姻习俗的原始性,既可以使人们窥见到人类早期婚姻制度之一斑,也有助于阐明形成鄂伦春民族个性和民族素质的来龙去脉;研究鄂伦春民族文化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博物馆事业的繁荣。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类博物馆由700多座增加到2000多座。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据笔者粗略统计,仅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就有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陈列馆6个,它们分别是黑龙江省逊克县鄂伦春民族陈列馆、逊克新鄂陈列馆、黑河新生陈列馆、呼玛白银纳陈列馆、塔河十八站陈列馆、内蒙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另外,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内蒙呼伦贝尔盟博物馆中,均有鄂伦春民族文物的专题陈列。这批博物馆的建立,对征集、保护、宣传鄂伦春民族文物,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一群生活在黑土地和兴安岭地区的画家们将表现视角对准了鄂伦春这一北方世居民族,创作出一批表现鄂伦春民族风貌的优秀作品。白英、赵晓澄、曹香滨、蒋悦、姜荣慧、徐成春等画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独特理解。另外,鄂伦春族艺术家莫鸿苇还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创制了桦皮画这一艺术形式,使得这一题材绘画的民族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4.
鄂伦春民族始居黑龙江北岸,十七世纪中叶由于沙俄的入侵,鄂伦春人大部南迁。鄂伦春民族原为游猎民族,迁移频繁,分布分散。解放后,鄂伦春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居住相对稳定,分布和迁移与解放前相比已截然不同。鄂伦春民族人口的分布鄂伦春民族最早居住在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沿岸。《朔方备乘·圣武述略二》“索伦诸部内属述略”记载:“鄂伦春者,索伦、达斡尔类也。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一群生活在黑土地和兴安岭地区的画家们将表现视角对准了鄂伦春这一北方世居民族,创作出一批表现鄂伦春民族风貌的优秀作品。白英、赵晓澄、曹香滨、蒋悦、姜荣慧、徐成春等画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独特理解。另外,鄂伦春族艺术家莫鸿苇还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创制了桦皮画这一艺术形式,使得这一题材绘画的民族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稀少,现有人口4,132人。“鄂伦春”一语,意为山岭上的人。历代统治者都把鄂伦春民族视为“野人”,汉族和其它民族称为栖林人。据秋甫所著的《鄂伦春人》记载,解放前鄂伦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基本处在原始氏族末期,他们过着一人一马一条枪,兽皮作衣,兽肉为食,住“撮罗子”,经常迁徒的游猎生活。狩猎生产以“乌力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英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明清以来1616年-1956年大事记,记录了鄂伦春民族各时期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8.
下山定居50年来,鄂伦春民族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游猎阶段,跨越式的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了使鄂伦春民族跟上21世纪的步伐,逐步缩小同社会主义民族的差距,要充分发挥鄂伦春民族的知识分子作用,加快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建国初只有2000人左右,他们生活的主要载体是“仙人柱”,也就是非常简易的住房。我们党经过解放后7年的艰苦工作,在鄂伦春首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于1953年在黑河地区完成了历史性的定居。这是鄂伦春民族历史的伟大里程碑,也是世界各游猎民族走向定居的光辉里程。1958年6月,鄂伦春民族完成了全部的定居活动,为世界各游猎民族走向定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民族原为栖息于大、小兴安岭山林中的游猎民族,居无定所。清时划五路管辖,开始与满、汉等民族杂处。自民国初年实施定居,然而真正完成定居还是在解放以后。鄂伦春民族的传统食品创自游猎环境,原以野生动肉为主,后来才逐渐引入植物性食品,如米、面、菜蔬之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如鄂伦春、赫哲族等传统体育形态多达百项,根植于民族经济文化之中。从生活文化、民俗体育等多维文化视角,具有丰富精神生活娱乐性,是在特定群体相沿成习的体育文化形态。世居少数民族体育形态被视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贵体育文化资源。传统体育形态不但具有多元文化价值,与时代同步发展,并与多种文化融合并存。  相似文献   

12.
鄂伦春民族在以游猎为主体漫长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虽然带有浓烈的游猎民族的色彩,但也具有鲜明的鄂伦春民族的特征。鄂伦春人,因所生活的环境不同,而信仰萨满,以狩猎为生。鄂伦春民族出于对自然普遍的敬畏,在生产生活敬祭活动和模仿生物活动技能中逐渐演变出了相对于其他民族的独特艺术,成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璀璨明珠。传留至今的狩猎采集类的"斗熊舞"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A民俗旅游的界说民俗旅游是旅游事业的一个分支.民俗旅游是人们以旅行的方式,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现象的游览观光;籍以满足其览胜、赏情、娱乐、探秘乃至购物留念的心理需求.B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旅游业可行性依据黑河市爱辉区的新生、逊克县的新鄂和新兴3个民族乡是我国鄂伦春族主要聚集地之一.在民俗旅游业的开发上,虽然目前存在无经验和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难,但是其基本条件都是具备的.民族风俗优势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1953年定居时,全国仅有3,262人.由于其社会形态是由原始社会末期以“乌力楞…  相似文献   

14.
陈玉平  王文艺 《特区经济》2008,228(1):190-191
"民俗村"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景观,它将异地民俗文化集中于一地进行展示或表演。"深圳民俗文化村"是民俗村的典型。民俗村的建筑和歌舞从全国各地迁移至此,这种文化的空间位移,对文化的移出地和移入地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民俗文化本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异。它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民俗的输出民族来说,文化村中的民俗脱离了其原生的文化背景,变成了一种被截取的文化元素,同时也变成了该民族的象征符号。这种由民俗村所带来的文化变异和文化迁移及其所引起的一系文化现象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解决弱小民族的发展问题上,既有成功之例,也有失败之教训。苏联对中亚一些弱小民族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其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而美国对印第安人的“保留地”政策,则加速了印第安人的衰退。那么,我们关于鄂伦春民族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在鄂伦春民族发展问题上的功与过又是如何呢?笔者结合实地考察所得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大力发展民族餐饮经济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族餐饮泛指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菜肴和风味小吃。时下,发展民族餐饮经济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在发展民俗餐饮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了民俗的因素外,发展民族餐饮还应注意餐饮经济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起着民族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共同性和传承性,模式化和生活化等特征。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主要存在生存环境、发展目标、价值取向等困境。为确保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应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快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之中。  相似文献   

18.
鄂伦春民族语言课开发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新生鄂伦春民族学校鄂伦春语言课开发中学生人数少、语言环境差等因素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开展课程建设和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以迁徙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早期以狩猎文化为主的服饰文化,显示出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标志。鄂伦春族艺术中的"狍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看出研究鄂伦春族服饰具有的划时代意义。鄂伦春服饰的所体现的多重价值包括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也都十分重要,然而鄂伦春服饰的礼服化和商品化发展的趋势不容忽视,对鄂伦春服饰的的保护也刻不容缓。其服饰文化的价值,发展及其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合理保护利用民族民俗文物是博物馆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能。保护并合理利用民族民俗文物可以普及民族民俗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促进博物馆事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更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