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邓清波 《产权导刊》2011,(12):78-7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京华时报》10月20日报道)  相似文献   

2.
政策·要闻     
《中国招标》2011,(42):33-34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在全国逐渐展开,国务院、各省市区相继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至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条状”的行业信用体系和“块状”的区域信用体系相并存的局面。纵观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历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路径将沿着:“条状”的行业信用体系到“块状”的区域信用体系,再“整合”成全社会信用体系。厦门市属于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招投标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投标领域信用建设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对招投标领域信用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安排。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法治化、规范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发布,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建立统一征信系统,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等一系列要求和举措表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路径越来越清晰,建设需求越来越迫切,信用体系建设从道德管理层面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  相似文献   

6.
《山东建设》2005,(18):14-17
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按照”一个指导思想,二者同步推进,三方协调配合,实现四个统一”的基本思路,现就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砜砜 《东北之窗》2015,(4):28-29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就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信息主体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信用问题日显重要,“诚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济宁市把推进信用社会建设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积极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刚刚评定出了首批126户信用中小企业和3个信用乡镇,标志着构建信用社会体系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总体来看,济宁市社会信用体系还很不完…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7,(41):46-47
2017年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涉金融企业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金融领域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地方营商环境,事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2017年8月17日和9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布了两批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人名单,并会同21个部门开展联合惩戒,取得了很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商会协会开展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和规范商会协会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工作,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国务院发布实施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规划纲要,它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好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诚信体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它通过基本社会规范和基本制度约束来实现交易领域的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居民消费。习近平早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指出,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07,(4):F0002-F0002
国家开发银行是国务院直属的国有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1999年3月成立以来,按照“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加快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信用信息体系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指出了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快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商以信立,信用是招标采购及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得以有序运行的基石。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建设势在必行。充分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立法的重大意义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务院组成部门推动的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否降低了企业环保失信行为。研究发现: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设立前相比,设立试点地区比未设立试点地区的企业环境违规频率平均减少了13.49%,即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环保失信行为。这一结论在考虑交叠DID的偏误、安慰剂检验、改变变量的衡量方式、考虑是否通过验收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地区层面的遗漏变量以及其他替代性解释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信任、媒体报道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环境违规的抑制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媒体及社会大众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环境违规的抑制作用在普遍信任较低和方言多样性较高的地区更显著,这表明制度化社会信任建设弥补了关系型社会信任的不足,为当前社会信任重构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构建“长三角”企业信用共享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王宁江 《浙江经济》2003,(20):19-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相继开始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包括制度、道德、监管三个方面内容,同时也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行为主体,企业信用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市场主体信用和个人信用三部分,其中市场主体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周宏 《理论观察》2007,(4):179-180
信用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或报告中经常用整段文字对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行表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讨论信用体系的建设,打造各种各样的“信用工程”;大量社会资金涌入与信用有关的各个服务领域;各种媒体每天关于“信用”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报道不下数十篇。这充分说明,信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义主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解决信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是,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大搞“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信用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咨询活动,应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发展我国的信用信息服务行业。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立法、执法以及标准建设的职能,而不应该从事征信和评级活动,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乃至通过行政性的手段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立法,促进政府信用信息公开。另外,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07,(19):15-17
《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是浙江“十一五”规划编制体系的主要专项规划,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是浙江“十一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