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  相似文献   

3.
张松  周爽 《活力》2013,(13):62-62
交通安全风险和危害巨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各类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配备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安全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边缘专业,经常被忽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最容易发生群死群伤。危及企业安全生产。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仅从企业内部的管理、驾驶员、车辆三方面提出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责任者是机动车驾驶员,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沟通交流以及强化安全管理,增强驾驶员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驾驶员在行车中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自觉规范岗位操作行为,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谨慎驾驶、杜绝违章,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安全行车极其重要。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驾驶员的麻痹心理、侥幸心理、紧张恐惧心理、犹豫心理等有关,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安全系统,要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必须加强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6.
分析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驾驶心理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特征对交通安全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方式.驾驶员的驾驶风格、 人格因素、 驾驶习惯、 心理疲劳和情绪状态等,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重视心理测试,开展心理训练,加强心理追踪,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机动车、驾驶员的迅猛增长,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艰巨而繁重。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需要。车辆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为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便捷,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四项考核指标的统计目的就在于分析事故原因,通过不同时期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四项指标的统计对比,分析事故上升和下降的原因,找出安全工作的差距;表明交通管理部和车辆使用单位在驾驶员技术素质培养,安全意识教育,道路和安全设施状况的改善,车辆技术状况,管理手段等方面工作的好坏;同时为交通主管部门研究决策交通安全工作和制定交通安全和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行的四项考核指标统计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其实际情况。所以,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有必要进行研究讨。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安全行车极其重要.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驾驶员的麻痹心理、侥幸心理、紧张恐惧心理、犹豫心理等有关,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安全系数,要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必须加强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状况的日益复杂,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问题。电力企业作为电力生产单位,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不仅关乎着企业的安全发展,也关乎着企业管理绩效,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对企业自身、员工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已经成为与生产安全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基于交通安全风险,探索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成为基层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彭传江  黄成 《活力》2011,(20):72-72,7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各类车辆和驾驶人员迅猛增加,使得本来就不太充裕的道路资源更加拥挤,道路交通状况日趋复杂,交通安全形势尤为严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车辆安全预防预控工作是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企业只有扎实开展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避免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何做好车辆管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是人口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道路交叉口是冲突交通流汇聚的节点,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据相关资料显示,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的比例为30%,而黄灯时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又大约占整个信号交叉口交通事故的50%以上.除了驾驶员本身的失误,由于黄灯期间在交叉口一定范围内驾驶员处于既不能安全停车,又不能顺利通过的"决策困境"也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防止黄灯期间到达交叉口的车辆进入"决策困境区",从而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成为了近些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对交叉口黄灯决策困境区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未来黄灯决策困境区域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道路环境和车辆技术状况是可以由人来控制,它是安全运营的基础。驾驶员用感觉器官观察道路环境传递给大脑中枢,作出判断、决策后传递给运动器官,作用于车辆,使车辆运行,动作协调了表现出来的是安全行车,反之,将导致危险情况和事故的发生。而驾驶员的情绪状态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合格的驾驶员既要有行路人的基本素质,文明行路,更要有驾车者的基本心态,文明驾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个有责任心的驾驶员都要坚持培养自己良好的安全心态,文明行车,教训常记,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14.
车辆安全管理是车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油田企业各级领导和车管部门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内容.加强车辆安全管理,有利于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也有利于维护油田稳定.因此,要切实做好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遏制车辆事故发生,为油田的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贵岭 《民营科技》2010,(5):158-158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以及发生地点的随机性增大了交通事故预防的难度,因此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服务系统,开发研究交通预防与紧急救援系统将成为我国未来交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采取科学的交通管理措施对于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已迫在眉睫。因此,现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如人、车、路、管理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谈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刚 《民营科技》2014,(1):104-10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现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如人、车、路、管理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建军  赵新字 《活力》2004,(8):144-144
人因事故。作为船舶交通事故最主要的根源,对船舶的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船员的素质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作分析,并提出提高船员素质的措施以达到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本文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如人、车、路、管理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河北、山东、湖南相继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了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加强危险品运输企业运输安全管理是预防和减少危化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工作重点。为此,笔者总结、借鉴欧盟国家、加拿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管理现状,就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工作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本文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如人、车、路、管理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