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资产,构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资源资产评价与管理的迫切需求。论文从土地覆盖和利用、林业、草原、土壤、水、矿物等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在全面评估县、市、省和国家级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相关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基础上,基于国际和中国已有的做法,包括SEEA-2012账户、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土地—森林—水账户等,制定可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框架的账户清单;从存量和流量核算、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系统资产的经济与生态功能、实物量等角度开发了一套评估方法工具。选择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作为试点地区进行了案例应用研究,检验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该研究方法可为相关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核算与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2.
3.
杨小涵 《现代财经》2002,22(5):45-48
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经济实体内部和实体之间的产权变动和资产交易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和环境中遵循何种法则对相应的资产进行评估,并使得交易双方权益都得到合理,适当的维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晓东  张胜前 《经济师》2004,(4):252-252,254
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作为无形资产重要内容的品牌资产及评估方法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 ,对于品牌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股票价格法、溢价法、未来收益法、英特品法几种 ,文章分别对其机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 ,对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给以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已不仅停留在有形资产的竞争上,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品牌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关于品牌资产的评估存在两种视角和三个模型,每种模型都各具特点及适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动态关系、探索生态资产动态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出发,提出以生态资产消耗、损失和转移为内容的生态资产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不同指标的计量模型,并对评价技术方法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与测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是测算生态补偿的实际标准和选择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界定了我国生态补偿的概念,从正负外部性内部化的两个层面梳理了现有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法,初步讨论了基于理论标准的生态补偿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技术资产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资产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其价值的衡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从技术资产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对技术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收益法是评估技术资产的适用方法,并探讨了收益分成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现行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一种专业活动,可归纳为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三种基本类型。保险理赔过程中,应根据保险理赔原则和标的物性质不同,合理选择和应用评估方法,不可机械地按某种模式或某种顺序进行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具有的生态资产对人类社会有重要意义。将河流及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福利和服务作为一种资产进行定量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河流的价值,对河流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建立合理的河流生态资产评估框架,将黄河生态资产分为河道内生态资产、河岸带生态资产与河口生态资产三个部分进行了初步评估。基于目前的数据基础和研究成果评估得出的黄河生态资产的价值总量为1 127.82亿元,占黄河流域各省(市、区)2008年GDP的1.27%。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黄河河流生态资产保护的适应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科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1983年、1990年、1997年和2002年4个时段、比例尺为1:2 000的土地利用图,气候、生物量以及农业等观测与统计调查资料,参考美国学者科斯坦萨(Costanza)等1994年对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部分评价指标,应用ArcGIS及Matlab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计算、分析、插值,对该站所在的小流域进行了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合上下限估计法,计算出该小流域建站初期(1983年)与建站20年后(2002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比得出,该小流域生态恢复与重建效果明显,森林、农田、水体三大生态系统的7项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该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河流生态系统分成16种服务功能,探讨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量测算的原理和方法,接着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理和测算方法,讨论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原则和类型,最后以福建省建瓯市北津水电项目为例,测算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价值量,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发现,该项目具有正的外部性,正效益为12 344.55万元,负效益为-893.87万元,总的净效益在11 450.68万元,其中发电收益为8 280万元,生态补偿数额范围在生态损失价值的1~7.25倍之间.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领域的产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理论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基本方法,科斯在环境经济学领域取得的进展是开创性的、影响深远的,国内学者对科斯定量一定的误解,西方经济学界(《新帕尔格协夫经济学大辞典》)对科斯定量在环保领域的意义也有估计不足之处。过分夸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致认为政府调控机制可以完全被替代,这种观点也是脱离实际的。今后市场机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还会有更大的进展,环境资源产权化的障碍还会不断地被克服。  相似文献   

14.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健康科学深深植根于生物学,生态学,并与保护生物学,生态监测和景观生态学等领域密切相关,这些领域也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包括物理化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较小尺度徨态系统的评价更多采用生态学指标,大尺度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则注重整体性评价,最后,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恢复和维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我国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受到矿产资源开发的严重威胁正在不断恶化,建立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调控与可持续管理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文章对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思想渊源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此作为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矿产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认为马克思有比西方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深刻、系统的产权理论,而且产生的时间更早,并从产权的本质、产权与效率的关系、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与评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西部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特征、公路交通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讨论了交通生态工程系统的概念以及交通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了西部交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及规划原则,以供公路交通建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是当今产权改革的热门话题。为弄清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派产权理论之间的性质差异,本文就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其出发点和归宿作了评析。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论,是以资本主义永恒为其前提的;而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应当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近年来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热门话题,但其发展似乎停滞不前了.究其原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价值的定义无法最终确定,导致价值评估方法的无所适从;第二,现有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所具有的生态学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背离了评估的本意;第三,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的产权问题,导致其实用性大打折扣.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尝试性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成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而平台生态系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本质在于创新,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成为决定平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界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内涵的基础上,从设计方法视角阐述平台生态系统竞争力形成过程,揭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对于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影响,分析两者对平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是形成平台竞争力的源泉,影响平台网络外部性,其中知识产权是建立技术标准的基础,技术标准是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的动力,二者之间的互动和演进构成平台生态系统外部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