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还记得我20多岁的时候,我上大学,那时候个人电脑(P C)还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我们讲移动营销的未来,它应该是在比我更年轻的人手上,他们更了解未来怎么样做,未来他们的想法会改变我们的这个行业。亚洲拥有超过全球半数的智能手机,我相信确实是这样的情况,亚洲是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更加地手不离机。比如坐上海的地铁,很多的人都是在看手机;去餐馆,很多的人也都在用手机做事情。现在的趋势是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和一些流媒体结合,未来还有很多的穿戴式的设备。人们使用移动媒体的体验,可  相似文献   

2.
闫文 《中国广告》2008,(2):92-95
关于创意的产生在来之前我问过很多朋友,他们很喜欢这个广告,感觉很震撼。谈谈这个创意的产生吧。周锦祥:这个创意来源于一个很清楚的策略,就是希望创造一个运动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里面  相似文献   

3.
人人说话     
《商务周刊》2008,(19):12-12
"通向未来的企业"并非有多么神秘。他们之所以通向未来,是因为想清楚了自己在做什么、靠什么赚钱、这个行业会怎样发展、周围的世界会怎样发展。同时,他们都拥有朴素而真诚的世界观,比如不坑蒙拐骗、只做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坚定且有韧  相似文献   

4.
品牌核心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有人说,广告代理商是个没有记忆的行当。每年每天有那么多广告,消费者能记得几个?他们知道哪支广告是哪家代理商做的吗?我想答案都是很少很少。所以,打进这个行业开始,我就听到这个问题:一个广告代理商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作为奥美的一个创意人员,我相信代理商的价值在于协助客户建立一个优秀的,难以取代的品牌。同时,我们也相信创意是为品牌服务的。而创意为品牌服务的具体体现,就是依循策略发展出品牌的核心创意,并通过不同的创意表现,不断地强化这个核心,更好更快地建立品牌。奥美前任全球总裁曾经说过,95%  相似文献   

5.
我们合作过的很多客户都疲于应付创意简报,他们将创意简报视为执行不当的罪魁祸首。很多创意简报中与客户相关的内容太少,而行业术语、无用信息太多,起不到指导工作的作用。当我和营销者谈起他们的创意简报时,他们有着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周瑞华 《成功营销》2014,(8):I0023-I0029
作为一个全球创意大聚集的盛宴,戛纳国际创意节永远不乏变化。每一年,像“朝圣”一样前往戛纳的创意人,都希望在这里“嗅”到这个行业最前沿的气息,捕捉到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藤岛淳 《中国广告》2012,(12):104-106
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中国广告》的专栏撰稿人,作为一个来自海外的广告人,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也会尽心尽力去珍惜这个机会,与大家一同分享我以及电通对于广告与创意的一些看法和心得。10月,我和北京电通上海分公司的创意精英们一同前往了天津,参加第1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广告节是中国广告人一年一度的盛会,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广告人纷至沓来,一同去见证这一年中国最出色的广告作品,也一起去探讨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虽然今年全球的经济仍在复苏中,但正如同秋意正浓的  相似文献   

8.
岳乐 《中国广告》2014,(9):49-50
正这些年来,伟大的领导力核心本质一直未变,但社会环境,科技和商业"语境"一直在变。因此,现代和未来,对于领导力的要求也在改变。古谚语说,好奇心害死猫。可是,身处创意圈,好奇心却能让这个行业焕发生机,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各种可能性,重塑商业模式并驱动创新和创造力。这就是我们的创意产业。多年前,正是好奇心的促使,我才选择继续研读"奢侈品营销"的硕士学位。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项胡闹的课题,结果呢?奢侈品行业成为过去十五年中国增长速度最迅速的产业之一。但让我始料未及的不是这个,而是奢侈品营  相似文献   

9.
劳双恩 《中国广告》2011,(11):46-47
有人会质疑,广告只要有创意就好。为什么一定要有中国元素呢?这话不假.作为今年“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的评委主席,我觉得在那么多的广告奖项中,这个奖有它独特的定位,能让我们比较集中地看到与“中国元素”有关的广告作品,我们会自觉地去寻找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因为在这个奖项中,“创意”与“中国元素”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转眼又到了保暖内衣行业硝烟滚滚的时刻,这个行业利润低,品牌多,销售时间短,种种原因都导致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纺织行业受到多方的压力,保暖内衣在销售季节有何策略,未来他们如何发展,都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转眼又到了保暖内衣行业硝烟滚滚的时刻,这个行业利润低,品牌多,销售时间短,种种原因都导致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纺织行业受到多方的压力,保暖内衣在销售季节有何策略,未来他们如何发展,都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德国最著名创意公司的创始人,62岁的他,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检验You Tube昨天作品的表现。采访题记:我至今已经做了16年的记者和编辑工作,采访过所有传播控股集团的C E O。虽然我现在已经很少自己亲自采访和写稿,但是我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亲自去做这个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体验,尤其是你可以去不同的国家和地方采访接触他们当地的最厉害的人。法国巴黎的Publics,英国伦敦的Saatchi,日本东京的Dentsu,韩国首尔的Cheil,美国纽约的BBDO,旧金山的TBWA,芝加哥的Draft FCB,与这些公司的管理层聊天会让你不仅了解他们的经营风格,还会了解他们对于传播创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数十年前,李奥贝纳先生说:“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今天已是“未来”了, 在未来的未来,这句话仍会不断提醒和鼓励我们去追求更杰出的创意。 2005年,李奥贝纳广州经过组织优化和结构调整,带来更高的创意水准和更强大的创意生产力。在创意上努力的方向是:追求提升品牌、更具销售力的杰出创意。  相似文献   

14.
龚越 《广告大观》2008,(4):33-34
谈到“创意贬值”这个话题,不得不审视一下中国广告的行业现状。虽然有三十年的发展,但中国的广告依然处于行业定位不清晰和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的状态,甚至是被歧视的一个行业。这是和中国目前以产品制造为主,服务业价值难以体现的状态相关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希望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广告公司就没有了核心竞争力,创意的回报少得可怜,他们必须依附于其它资源或通过其它手段才能生存发展。创意并没有成为这个行业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雨豪 《商界》2013,(5):132
过去一年,我一直讲一句话: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低层次的竞争是技术竞争,高层次的竞争才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语出如此,我只是想提醒小微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能够量体裁衣,度足适履。科大讯飞貌似是个例外,他们说所有设备都"能听会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个我必须承认。  相似文献   

16.
广告的未来在哪里?创意的未来在哪里?也许,艺术将会带领我们走进一片新天地。吴晓波:这一次的论坛是我接触的广告业论坛里第一次把"技术"作为关键词的论坛,所以,这次论坛对大家来说有非常大的意义。我将给大家引荐两位年轻的艺术家,两位艺术家跟我是同一个属相——都属牛。  相似文献   

17.
创意在中国     
做广告十六年,我做的全是所谓创意的工作,但是在中国这个市场,我却感觉到越来越多创意的无力感,似乎市场计划的影响力,远远地要超过广告创意作品的影响力。但相反的,又感觉到自己的创意能力能在作品以外的地方产生贡献,而且往往是更大的影响,让我对创意这个东西,在中国市场,又有了新一层的体会。在写创意与中国市场关系的文章时,我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我对创意在中国市场的观点,毕竟对不同的人而言,创意所产生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10,(5):42-43
最近,有人问了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你能在广告界工作这么长时间呢?哎。看来我的“容颜”出卖了我的年龄,叹一声“只是朱颜改”,当年那个帅小伙一去不复返呐。广告界带给我无止境的挑战和满足感。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你能想到的,你就能将其实现。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创意。这是一个游走于想象和创造之间的工作,还有哪个工作可以比它更让我得到满足呢?我的答案是:恐怕还没有吧。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一种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它脱胎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形态。在最初的中国,人们受着三座大山的压迫,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会有人提出文化创意这个词,估计那个时候的人,连文化到底是什么都不一定有个很清晰的定位。自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执政党找到了凝聚人们的三个武器。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强调创意的时代,从信息经济到创意经济,经济的增长点从传统的行业和服务业逐渐又转到了创意产业。创意型产业包括相类似的13个产业,每个行业都与现代设计范畴内的商业绘画密切相关,崭新的商业绘画就产生在这样一个新经济时代的转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