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一个充满温馨、具有亲和力的词语。“和谐”这一颇具东方智慧的词语进入了中国执政党的重要文件。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同时,“和谐”将对政府公共管理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乃是幸福之源。“和谐”有望成为2005年中国社会的流行词语。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和谐”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和谐财政理念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改进应该以和谐财政为基本方向,加强对公共财政监督管理的反映。目前,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还无法体现和谐财政对会计制度安排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合理政府管理会计体系,健全相应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3.
寇鹏 《辽宁经济》2009,(5):50-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公共财政在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更为紧密,因而建立和谐公共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静 《中国经贸》2009,(16):219-220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间和谐的财政关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政府问财力调节的重要办法——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公共财政体系更好发挥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政府闻事权、财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具有一个高效运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十分必要,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5.
系统理论可以应用到思想领域,用业探讨使人的内心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个人应该通过修身使内心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政府也要“修身”。政府应当坚持“无为而治”,以“无我”的心态,行“无为”之事,按照社会的客观规律,引导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辽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即社会系统内部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政商放和谐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一时间,“和谐”成为一个充满温馨、具有亲和力的、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和谐社会”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种期盼,构建“和谐社会”则成为社会各方面工作的目标之一。“和谐社会”是国人的一种愿景和期盼,有着格外丰富的内涵。2005年元月,本刊邀请沧州市运河区区长田金昌先生,沧州市天然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岭先生,—位学以致用的政府官员,—位很有建树的企业家,从社会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层面共话“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胡亮 《宁波经济》2008,(1):36-38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宁波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工作任务,也是宁波社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公共财政调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苏全水 《广西经济》2005,(12):26-27
一、建设平安广西迫切要求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平安广西”是“和谐广西”的显著标志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无“平安”便无“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改革和完善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志强  梁涛 《发展》2007,(6):83-84
财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每项都与公共财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科学决策》2006,(12):57-57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从历史上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实际存在两种和谐观,其一是官本主义的和谐观,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和谐,是以百姓的唯命是从、俯首贴耳来换取的社会“和谐”。如果用这种和谐观来指导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可能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大棒,要挟百姓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或者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否则就是不和谐因素。出现这种情景的危险不是不存在。显然,这完全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另一种是民本主义的和谐观。这种和谐观就是要正视现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各个利益群体的诉求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协调,使各个群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扬。他强调,坚持这种和谐观,就应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多次讲到的“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12.
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利益分配的调节器、资源配置的基础工具、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社会稳定的重要“阀门”。当前,全社会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价格部门作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价格对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价格宏观调控的中心转移到维护社会公平上来。  相似文献   

13.
马晓恒 《魅力中国》2014,(19):364-364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首次提出来,接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到党的十七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已基本形成,并取得全党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资》2007,(3):83-87
2006年9月,以“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企业年金”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被提上了论坛议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先生就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指出,“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无独有偶,社会保障制度和企业年金专家、社科院研究员郑秉文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也谈到,“要从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资本市场的高度来认识企业年金的重要性”。可见,企业年金是中国在未来时间解决养老问题,增强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地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合力推动。价格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部门,价格工作作为政府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担负着促进商品经济繁荣和经济主体互动互联的作用,其体系的和谐、调节功能的完善、工作的稳妥有序推进,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和谐"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和谐财政理念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改进应该以和谐财政为基本方向,加强对公共财政监督管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孟祥安 《理论观察》2009,(1):158-15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政府采购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发展方向。如何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和谐”功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和谐社会不仅成为政府公共行政与决策的追求,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其识与关注中心。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社会应当是一个以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现代化社会结构。那么,我国中产阶级阶层的现状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产阶层能否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所作为?当前制约和谐力量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扩大中产阶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改革》2005,(3)
3月在京举行的全国“两会”,“和谐社会”成为高频用词。之前,中共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当代政治家正视现实的勇气与智慧。从经济学角度观瞻,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经济往来,和谐与合作是交易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