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社会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探索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团结世界各族人民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五位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是中国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期盼。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人类文明迈进"世界历史",就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而言,其具有两面性,即人类生存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延续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和现实建构。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迈向共同体(联合体)态势是人类发展共同"议题";深切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走向"自由人联合体"宏大历史逻辑的时代"点题";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有效解决当前世界和平、发展和治理困局的"破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尝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通过建设执政党、制度、民生、生态等共同体对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构筑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多边经略、新型双多边机制、"一带一路"及其缩微版、发展新理念等对外推进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同时重塑全球价值观,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实践性借鉴,是破解"逆全球化"困局的世界方案,是建立全球新秩序的理论依据,是世界道义新制高点,是共治主义的社会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准确把握了人类发展的前景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提倡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近一年来,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的开幕词《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中,以及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讲话中,都多次提及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针对当今世界发展放缓等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其主张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认同,并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民战“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新境遇,不仅使其接受了一次科学教育、思想洗礼和观念更新,也为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工作方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教育契机。以国家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为背景,通过科学把握满足青年个性特点的价值观认同方式,创新课程思政中的价值观引领方法路径,以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国家前途命运和全球治理难题的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演进经历了三次跃升,从中国梦到命运共同体,再到引发全球讨论,最终成为引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就其理论特质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科学继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科学运用,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应对全球治理问题的实践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实现强国复兴梦的重要实践,为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和处理外交问题提供新思路,更为全球治理提供超越资本逻辑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教育要面向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 ,片面现代化的价值观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显现出来。只有依据新的历史条件 ,实现价值观的变革和重建 ,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对大学生进行自然观、发展观、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的教育要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尽论述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逻辑线索和具体内容,这是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首次科学地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依靠共同体阶段、采取物的形式进行统治阶段和真正共同体阶段。  相似文献   

9.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法的形成及其功能进化与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在带给我们丰富生活内涵的同时,由于其内在发展的逻辑,加之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刑法作为法秩序共同体安全的最有力保护者,应当对风险社会作出回应,安全刑法应运而生.本文将阐释安全刑法,并探讨其对我国刑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戴维·佩珀是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弱"人类中心主义范式,他从"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基础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构建以社会正义为终极目标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这一唯物史观立场之上的,反映的是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思想。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思想的复兴,也是对当代人类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严重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等不和谐发展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根源于科学主义思潮。法兰克福学派以放弃科技发展的悲观主义姿态构思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前景,显然无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只有正视科技给现实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体认科技活动的生态关怀,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发展的内涵、本质和要求,是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在以往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只关心自身利益,无节制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从而导致人类发展的困境。当前,必须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协调统一起来,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从而真正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与统计学都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科学方法论.二者的区别在于哲学是从质上定性研究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统计学则是侧重于从量上定量分析事物及现象的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管理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人本管理是科学管理的更高阶段,科学管理必然发展为人本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应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管理思想的传统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思想经历了由传统到创新的过程,从传统的人本管理和朴素的模糊管理, 到近代经典科学的精确管理,再到现代化、系统化的模糊管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和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将社会文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界价值关怀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强调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现出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意蕴。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起,两者之间就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既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独立、促进,但在传统的观点中,往往夸大对立冲突的一面,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势不两立的。其实,科学与宗教也有和平共处的一面,在某一时期还表现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利用:宗教生活不仅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宗教还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同时,宗教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包含着科学的内容,宗教信仰对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福利,宗教又可用这些便利的条件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