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船舶融资是一项贷款期限长、结构复杂、风险较大的业务,如何控制贷款风险,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船舶融资最常见的模式是设立单船公司作为借款人向银行融资。本文试就该模式下银行开展船舶融资时如何进行风险控制作初步分析。一、融资的基本结构单船公司是指只拥有一艘船舶的公司,一般由航运公司以一艘船舶为资产注册成立的法人公司。设立单船公司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对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提高负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企业在应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过程中也要面临资产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评级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资产质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政府也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信用评级机制建设,从而促进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的航运金融市场扑簌迷离.中国航运金融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银行、保险公司成立专门的航运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发展船舶融资或航运保险业务,船舶租赁业务创新取得突破,船舶、航运产业基金已破冰.中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点.船舶融资市场基本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出口信贷成为中资银行提供船舶融资的重要方式.国际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短期内回升幅度较小,波动较大;中长期将在波动中上行.中国航运金融市场在2011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面临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运用动态分析法比较各种融资模式的成本,从而筛选船舶融资方式,并运用ERM理论对船舶融资风险进行评价。以武汉近洋直达船舶融资为例,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和ERM理论选择了符合风险管理条件下融资成本最优的融资方案,为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船舶融资租赁作为世界航运金融的重要融资模式,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但我国引进融资租赁较晚,且发展并不顺利,因此,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还无法与世界成功经验相提并论。广州作为一个新兴的航运经济发展区,为船舶融资租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船舶融资租赁企业作为船舶融资租赁模式中的核心主体,其运营风险控制在整个船舶融资租赁运转体系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本文从广州区域性特征入手,分析了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企业运营风险体系、评价方法和决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自9月2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以来,作为试验区扩大开放的三大金融服务领域之一的融资租赁业备受关注。其实早在2010年,上海综合保税区就启动了融资租赁业务。到2012年,已引进了16家境内外融资租赁母公司和64家单船单机融资租赁公司(SPV),运作的租赁资产包括35架民航客机、6架直升机、4艘远洋船舶以及飞机发动机等大型设备.资产价值总额达25亿美元。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已经达到1.55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融资租赁业务无疑将迎来新一轮更深更广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船舶评估重置全价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船舶资产专业性强,在评估该类资产时,评估人员因知识面限制,对如何确定船舶重置全价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对大型船舶,因涉及商业机密,无法进行直接询价,即便询到价格,其准确度也无从把握.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资产重置全价应包含的内容及确定过程,供评估人员在有关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郦勇强 《财会学习》2016,(19):224-225
小额贷款公司自2008年发展至今,融资约束仍然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而现有的融资途径都缺乏可持续性.资产证券化作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资产存量的结构化融资模式,其本质是将企业未来可预见的现金流提前回收,增加企业运营资金,提高企业价值,包括: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等.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融通资金,促进自身发展.本文将对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大资管”平台背景出发,从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两个角度讨论了基于资产的企业融资创新方向,以充分利用企业资产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产品创新方面,本文总结国内商业银行基于资产的企业融资产品并提出创新展望:融资性票据的合法规范、无追索权部分买断应收账款、未来稳定现金流或未来权益支持产品、多方合作创新产品、结构化创新产品、池融资创新产品等;渠道创新方面,从资产理财业务寻找“大资管”平台下企业融资创新途径,提出流程规范与风险隔离、多元化渠道合作、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产品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突破了传统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新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其运作机制的本质在于风险隔离,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正好符合其本质要求.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资产证券化面临着诸多法律障碍.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