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体系的重要地位和银行危机的频繁发生显示了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山东、河南两省 2 8家城市银行的调查样本对我国地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虽然我国地方性银行国有和集中的股权结构特征明显 ,但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并没有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 ,同时集中型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有明显的积极影响。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有较明显的负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发现 ,外部董事比例和银行规模基本没有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 ,而且山东、河南两省城市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也不存在省际间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市银行内部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是维护所有股东及相关者的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绩效、防止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制度保障.本文从股东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监督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  相似文献   

3.
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简要回顾了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特点,论证了加强银行监管对健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重要作用,并从银行监管角度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致力于解决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冲突以及银行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本文以我国10家上市银行2007—2010年的年报为数据来源,对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风险承担产生了显著影响,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低;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非上市流通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高管薪酬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银行管制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敏 《经济评论》2006,(2):125-130
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受国别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治理模式,而且受行业特征的影响而呈现出差异性。银行业严格的市场准入、产品及经营范围管制既限制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机能,也削弱了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存款保险、中央银行担保和资金援助等危机预防和救助机制不仅增强了银行股东和经理层的风险选择倾向,而且对管理层的报酬激励补偿机制产生影响。管制下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股东与债权人、股东与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非常有限,内部治理是其核心。管制和监管作为外部治理的替代机制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严格的银行管制并非有利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中的KMRW声誉模型来分析信息不对称下银行声誉机制如何降低风险,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成熟的银行体系、有效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公开的银行业信息评估机制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出发,通过构造一个反映银行绩效的综合性指标,以及对股权结构和银行绩效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之间呈现比较复杂的曲线关系,第一大股东中的国家股性质和国有法人股性质均与银行绩效负相关,但比较而言,国有法人股性质更有利于银行绩效的提高;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力均与银行绩效负相关;股权结构的设置对银行绩效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银行股改上市仅是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走出的一小步而已。  相似文献   

8.
平滑盈余行为是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表现。近年来,银行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抑制银行平滑盈余行为,尚未看到相关研究。本文采用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派驻董事成员和制衡银行第一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衡量变量,并结合我国银行所有权结构的差异,来实证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平滑盈余行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存在平滑盈余行为,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存在平滑盈余行为;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抑制了银行的平滑盈余行为,但抑制效应仅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金融经济学领域的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此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是突显银行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公司治理对银行的重要作用。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一味地强调监管和加强投资者保护似乎并不能带来预期效果,相反,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私人部门专业化的自选择机制构成了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我国的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苏国强 《时代经贸》2007,(4Z):98-99,122
当前,中国的银行结构存在着所有制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业务结构、组织结构等问题,不利于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本文在分析银行结构与经济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对中国银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重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理顺产权关系,加大业务创新与合作力度,强化总行集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