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银行市场结构重组的制度约束与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尧麟 《当代财经》2002,(3):24-27,39
我国银行市场结构重组面临两个重要的制度约束:国有银行制度和银行管制制度。我国银行市场结构的改革重组,目标应定位于保持社会的银行信用稳、货币信用过程能够正常进行的宏观效率前提下;应破除国有银行的寡头垄断格局,建立一个有利于金融风险分散、银行机构之间能够适当而且有效地竞争,中央银行不仅拥有真正的监管权力,而且能够公平、公正、公正执法的高效率的银行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4,(7):68-83
在中国银行体系中,建行上市的收益要远远高于一般的想象,这是因为所处的市场环境使然。银行的上市曾经被视作金融改革成败的关键性标志,而建行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它关乎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改进和改革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前的韩国金融制度、金融危机后的改革措施及绩效。韩国的经验是 :必须果断解除政府与国有银行及国有银行与大企业财团的非市场化关系 ,银行改革过程中需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 ,有效处理不良金融资产并保持稳定的政策环境 ,实施金融监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经过资本市场化改革后,国有银行的发展呈现两种典型现象:一是从银行层面看,其业绩呈爆发式增长;二是从宏观层面看,存差持续扩大和债权结构失衡等现象反映出其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日益脱节。这表明资本市场化改革在使国有银行微观绩效改善的同时并不必然带来宏观整体效率的增进。本文认为国有银行制度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功能市场化,即由财政替代功能转向市场金融功能;对于国有银行功能演进而言.资本市场化改革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长期而言,更需要国有银行资产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未来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中,增量改革比存量调整更为重要,其功能转化将取决于新市场金融要素的成长速度与竞争压力程度,其中内生性金融力量的成长对于国有银行乃至整个金融制度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有银行经历了多次改革而未能实现预期的商业化改革目标,甚至在其股份制改革后也很难说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本文利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互补视角对此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的金融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国有银行改革是在与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历着从经济体制到行政管理模式的逐渐转变。普遍的观点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行政手段的干预。中国的银行业正处于改革中,包括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本文仅从银行改革的视角,探讨政府控股(行政管理模式)和外资参股(市场运行模式)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1994-2010年的银行效率来预测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是效率最低的,外资银行是最具有效率,少数外资股份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我们认为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减少行政管理手段是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效率的。  相似文献   

7.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笔者认为,建行基层行实现风险管理的关键应该是合规管理经营。合规涉及建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本文试就少数基层行在合规管理经营上存在的不足简要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银行业的有关资料显示,国有独资银行竞争力与效率最低,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竞争力与效率普遍较高,证实了所有权制度是影响竞争力与效率的一个重要甚至是根本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效率,关键是必须由总行开始实施所有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所有权制度革新的核心是改革国有银行的单一所有权体制,实行多元化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企业员工工作得到工资等物质报酬理所应当,换句话说员工的工资是对于员工劳动成果应有的肯定,工资是从企业员工个人角度考虑的物质报酬。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要想要求员工更加的努力工作,为了企业整体的发展,企业仅仅支付员工工资无法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保证员工在个人工作中更好的履行职责,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本文主要基于人才结构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下考虑,对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企业工资福利制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功能缺陷与制度依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债转股是银行保全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其在政策设计和化解宏观金融风险及银企债务等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债转股对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形成很强的依赖, 而债转股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则取决于国有银行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后期,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的面貌。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抓住企业制度创新的机遇,完成了向现代化的转变。当前,我斩国有银行面临着西欧银行早期的问题,即事实上没能实现有限责任,无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过多地受到政府的干预,这些都从根本上妨碍了国有银行的现代化。西欧银行业在19世纪中叶后的演变为国有银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即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李利明 《经济》2004,(7):69-69
《经济》:自从今年年初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中行和建行注资之后,中行和建行的股份制改造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您是如何看待中行和建行正在进行的股份制改造模式?.田国强:可以断言的是,即使国有大银行上市,只要银行的产权结构仍没有什么变化,政府占大股,经营决策权由国有大股东的代理人来决定,就不可能提高效率。因而我认为现有国有银行的改革目标和方式将会遇到三个问题:国有股东控股导致产权不清,从而导致外部监督不力,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存在软预算约束问题。国家占大股,产权的利益与责任没有与个人挂钩,财产的制衡机…  相似文献   

13.
汪启东  石玉科 《经济师》1997,(11):33-33
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现实途径●汪启东石玉科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理顺政府、企业、银行的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制度,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所在。改革十几年来,理论界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探讨。近...  相似文献   

14.
零售企业利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销售额的增加和成本的减少,二都与员工的积极性和成本息息相关,而员工的积极性和成本又与报酬制度紧密相连。美国名的零售企业有三种典型的员工薪酬制度:一是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计划,以沃尔玛(wal-Mart)为代表;二是单纯的销售佣金制度,以诺德斯特龙(Nordstrom)为代表;三是小时工资加销售佣金制度,以梅西百货(Macy)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张浩  张琦  刘惠 《经济论坛》2005,(6):81-82
国有银行改革是国民生活中令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我国政府通过外汇储备向中行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这对于国有银行而言,无疑是久旱之后的甘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银行业,无论是从银行内部而言,还是银行业的外部环境,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银行业改革进程中遇到了两个“两难”———效益与风险的两难,快与慢的两难。银行业对内(如民营银行)开放,因道德风险问题和制度的不完善,银行业整体风险非但不能减小,反而加大。但如果银行业不开放,则不能形成竞争的市场,无法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造,提高效益,从而形成了第一个“两难。进一步分析中国目前不同银行的经营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国有银行效益和风险都比较低。效益低是国有银行为国家所有,其行为较难商业化,容易受到行政干预,而且也导致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当前国有银行战略引资的改革背景,构建银行业混合寡占、国有银行混合持股的古诺竞争均衡模型,研究认为战略引资后的均衡股权结构与国有银行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及私有银行数量密切相关;国有银行政策性负担与私有银行的经营绩效正相关,但从整体来看则损害了社会总福利.另外,政策性负担不影响市场可容纳的最大银行数量,但会影响达到这一数量时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近一阶段,股份制银行“工农中建化”的推进符合国家的利益,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加强国家对股份制银行的控制成为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的必然选择,是国家试图兼顾提高效率(国有银行商业化)和加强金融控制能力双重改革目标的结果。股份制银行必将经历“分化——同化——分化”的发展历程,而目前正处在“分化——同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我国既有的金融制度安排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垄断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是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无法控制和转移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体系(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将不可避免,而市场化的改革必将推动金融制度规则的重新选择。在此认识上,本文提出了对我国银行体系实施分层次、多样化产权改革的设想,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设想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顾列铭 《资本市场》2004,(11):63-64
<正>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大试点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近日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核心,而吸引力无疑来源于其次级债的成功发行:中行在6月底成功发行140.7亿元次级债,一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首家公开发行次级债的银行;不甘落后的建行在7月底更是铆足了劲,将次级债从100亿元增发至150亿元,从而得到“国内目前次级债发行规模最大银行”的桂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