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金融论坛"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发起并主办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峰会。2013年9月8日,由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经济转型下的金融风险与  相似文献   

2.
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危机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研讨会最近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  相似文献   

3.
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7&ZD014)课题组主办的"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反思"研讨会2009年6月12-13日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4.
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要,推动中国金融学科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于2002年5月25日在四川成都主办了“金融学  相似文献   

5.
王艳娇 《财经科学》2005,(6):F0002-F0002
2005年9月16日至17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在海口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校长王裕国教授,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20至21日,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现简要综述如下。 1.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市场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家》2005,(6):F0003-F0003
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于2005年9月16日至17日在海口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西南财经大学校长王裕国教授、国内外大专院校和金融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董青马 《经济学动态》2007,(11):117-118
200r7年8月4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信用社联合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广州举行。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磊 《经济学动态》2005,(12):08-110
2005年9月16至17日,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与会的两百余名代表分别来自金融主管与监管机构、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国内30多所高校及国外一些专家学者。现对会议讨论的内容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曾志耕 《经济研究》2012,(2):159-160
<正>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各个层面均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引发了学者和业界的深刻反思。同时,中国加入"WTO"十周年,我国金融业全面推进创新,究竟该如何科学认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如何落实有效监管激励,引导、规范和保障创新?针对这些问题,2011年12月24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杂志在西南财经大  相似文献   

11.
《财经科学》2008,(12):F0002-F0002,F0003
2008年10月26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省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金融论坛、第二届天府金融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国家审计署金融司袁野司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四川省金融学会会长李明昌、四川省银监局程铿副局长、金融时报社汪洋社长、成都市人民政府孙平副市长、四川省保监局王虎林局长、中国银监会农村信用合作部王占峰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为银行体制,进而将其定义为由金融发展战略、组织形式、框架结构、构造方式、业务分工、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运转环境和总体效应等九大金融相关要素的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要素的构成、彼此关系与各自所处层次地位,从而奠定了该学科研究对象、理论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的基础。该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是比较法,是大量地、系统地、多层次多角度地、纵横交错与动静态结合的全方位比较研究,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和经验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晓阳  蒙克 《经济地理》2019,39(3):12-19
文章回顾了西方金融地理学近40年的萌芽、兴起和学科地位的建立。19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金融地理的研究逐渐兴盛。西方金融地理学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深受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影响。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最近十年金融地理学的学科地位正式确立。金融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体现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融合,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制度、网络、金融化和"地理"的政治经济等研究方法在学科框架内实现了共存共生。  相似文献   

14.
"2009金融统计与金融计量国际研讨会"将于7月8-10日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为:金融统计与金融计量的新进展——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金融正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研究分支,其研究前景非常广阔。家庭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家庭的收入、支出、储蓄、资产、负债、财产积累、消费行为、家庭资源配置的机制、手段等。2011年,由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成功地收集  相似文献   

16.
马立人  曹瑾 《经济论坛》2001,(18):13-14
金融工程是西方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门金融学科,它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设计和开发应用金融资本运营管理的成套系统方案,统筹调度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探索解决金融运行中实际存在和可能性的各种问题。随着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在寻求实现投资增值的同时及时防范化解和分散转换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并且日益紧迫的问题。金融工程在这方面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业已表现出来的显著成效,受到了各国人士的普遍关注和肯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西方一些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工程不但早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普遍开展的一项实际业务,而且已经成为许多著名高等学府经济金融类学科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近年来我国经济界、学术界和政府有关方面也已开始重视对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领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有关学科中开设相应课程的设想,也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疆和全国金融学科体系的建设均是以金融范畴的不断发展为基础的。通过与全国在金融学科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新疆的金融学科在这些方面更具有区域金融学科体系的突出特点。新疆特色金融学科理论体系是新疆特色金融学科体系建立的重要基础,完善新疆特色金融课程体系设置,深化特色金融理论研究,拓展特色金融理论研究区域已成为发展新疆特色金融学科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金雪军  田霖 《经济地理》2004,24(6):721-725
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鉴于国内对该学科研究的薄弱状态,文章对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最新研究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展望其应用前景,为金融学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2006,(3):F0002-F0002
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广东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与金融稳定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中旬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金融机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高层次的研讨会。根据WTO协议,中国金融业将在2006年底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业开放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开放性投资的同时,也会集聚巨大的歼放性风险,从而对中国金融业安全构成威胁。鉴于此,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教授、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白钦先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曾康霖教授等与会专家分别就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