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文化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芃 《企业文化》2003,(10):10-11
中国什么管理理论可都以引进,就是企业文化不能引进。原因很简单,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它就会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2.
张者 《英才》2000,(10)
中国文化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思想文化,这其中主要是封建主义的;另一块是生活文化(包括民俗文化),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农民文化。而维护封建堡垒的就是封建文化,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儒家的东西。儒家文化保护了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使中国社会2000年基本不变。封建社会要保持超稳定,他必须要创造一种文化来维持这种超稳定。中国的文化不能把世界的一切都解释清楚,所以中国文化中就有很多虚伪功利的自圆其说的东西。所以“五四”时期要变革,要激活中国这个沉睡的狮子,结束中国社会的停止不前,要找原因自然而然地要朝着封建社会去。所以代表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儒家文化“孔家店”便成了首当其冲要砸烂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企业文化?”这问题听来有点荒谬。企业文化难道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唐骏,中国的“打工皇帝”, 新兴职业经理人的领军人物,现任盛大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他是在不久前于北京举办的“赢在前沿”讲座上提出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他会在这个讲求实务的讲坛上,选择这样一个看似“务虚”的问题,看看他给出的答案我们就明白了。“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需要企业文化,但是, 中国企业现在不处在需要讲究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 在中国谈企业文化现在太早了。”这是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和合学”,和合是先秦的文本上就有,但作为一种“学”,以往没有,是我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思维的架构,是当前中国哲学的一种新的理论思维形态。“和合学”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当然也包括儒家的思想资源。它是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列文化在互动当中的一种“转生”。  相似文献   

5.
纪祥 《乡镇企业科技》2014,(22):172-173
苟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可谓独树一帜。苟子“性恶论”的提出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它的内容如何,它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任正非曾提出一个“灰度管理”的概念,即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和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而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在“灰度管理”中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中庸之道,其精髓是不偏不倚,它的主张是取中贵和。作为儒家文化做人处事、治国施政的最高道德标准和思想原则,中庸之道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尽管有人将它视为“折中主义”之类,但从当今辩证哲学的角度看,它无疑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内容。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立场和态度,联系企业实际继承和发扬中庸之道的合理思想,对于企业辩证处理好各种矛盾冲突、实现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显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庞伟 《房地产导刊》2005,(5):101-101
“大道至简,天人以和”,它是中国炎黄文化精髓之一作为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思想观点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但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都带着浓厚的先验感知、理性悟解的色彩,有的还披着神秘的外衣尽管如此,“天人合一”思想文化的辐射,却一直影响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建筑、文学、艺术等,显示了它辉煌璀灿的多姿多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元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它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它往往以各种文化符号或者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中国元素概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2006年第13届中国广告节上。上海梅高发起了“中国元素国际创意论坛”,“中国元素”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国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象是中国思想史和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思想史上的发生是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它们和各自思想“原型”的断裂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发生,都应该在种种思想谱系之间变化着的历史关系中去寻求解释。它在其内涵上意味着人与自然及外在世界的关系之审美化上.“象”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前贤申之己详,本无后学可以置喙的余裕。不过“象”从文字之“象”和文化之“象”到审美对“象”的转化过程,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贾春峰 《企业文明》2006,(12):43-45
提出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的根据何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要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这些重大决策、重要论断都不是随意提出来的,而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据,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需求,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提出注重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塑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企业基业常青、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是许多企业…  相似文献   

11.
16、为什么说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我们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中坚大都是我们党早期的活跃分子。我们党成立后,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文化建设。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著名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纲领;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社…  相似文献   

12.
孝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根源,传播发扬孝道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具体理论基础。孝道思想在儒家学说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人的一切道德都是由孝生发出来的,故而,《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抹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以来,我国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理论界和企业界乃至政府的有识之士都深信,文化和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企业的世俗灵魂,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被写入党的文件,出版界出版了大量的介绍企  相似文献   

14.
熊志勇 《新远见》2011,(7):35-40
诸多文章在分析“和谐世界”的理念谈到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确,在古代中国,有一些人在宣传“和谐”的思想,但那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事实清清楚楚地表明,至少在过去一两千年的历史上,在今天的中国疆域范围和周边地区各种战争接连不断。这说明,不是“和”的思想不对,而是古人们一直未能找到一条实现“和谐”的路线和体系。古代中国王朝政府试图通过建立封贡体系来保持一个“和”的局面。虽然它不能完全杜绝中外的纠纷和冲突,但曾大致维持了中原王国与周边藩属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古语道:一缕书香压百香。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书”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作用,有着极高的评价。因此,书房也就成为古今人们学习思考、开启智慧、凝神静思、陶冶情操、运筹帷幄的“文化圣地”。古代中国将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文曲星”,称之为“文昌”,意思是“文运昌盛”之义,并认为它专司天下读书人的功名利禄,聪明灵感。所以对书房的选择,布局也就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规则。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的中国先驱高举科学、民主大旗,致力于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文化运动最不可容忍的是专制,具体讲是儒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礼教的束缚、思想的禁锢、人性的压抑。“五四”对中国文化影响至为深远,我们现在的文化脉搏是以传承“五四”精神为底蕴的。新文化运动破除科举制度八股文,破除模式,弘扬人性和人的个性,提倡个人价值观。有成就的现代文学大家都是思想犀利,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我认为中国文化是有新旧之分的,以“五四”为界。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6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法治”与“德治”的思想以后,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是在总结古今中外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对于我们建设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建设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效途径。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完善治国方略的一个创新。“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情感意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与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广告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普遍认识到广告的文化价值是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对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生活方式,乃至生产者的产品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被称作“思想和行为的准则”。美国作为世界广告的中心,对世界广告  相似文献   

20.
王缨 《中外管理》2005,(9):66-67
迈入文化管理时代 直到上世纪末,我们绝大部分企业还不甚了解“企业文化”。很懵懂自己的企业有没有“文化”,更排斥“赚钱”之余搞什么文化“建设”。而历史又造成我们太熟悉形式主义了,口号、标语、文体活功、思想教育……远未触及企业深层的东西。但在进入21世纪的这数年间,各行各业都讲究搞“企业文化”了。由于我们经济转型、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