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一些人还"人未老,头未白",即使身在职场却也过上了被"边缘"的日子,当他(她)们跨越某一年龄界线后,还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过上"退休生活",甚至被人们视作社会养老的"负担"。此时的他(她)们,还远未到老年,更不是暮年。这些已步人人生"熟年期"的劳动者,或许正处在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的最高峰。环顾四周,不难发现职场中众多活跃的"熟年人"身影,他(她)们正在以自己的专长服务他人、造福社会,或是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塑造自己的"白金"之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到了35岁的职场人已经迈入了职场"更年期",潜意识里这些35岁的"职场老人"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应对呢?以下的一些方法或许对处于职场"更年期"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用人单位为了减轻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常常制定一些职场"潜规则",如密薪制、"生育禁令"、禁止"办公室恋情",或者为限制高级人才流失而规定夫妻双方在同一单位工作的,被视为高级人才的一方若想离职,另一方也必须离开等,而这些"潜规则"往往会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焦点.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明确相关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用人单位为了减轻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常常制定一些职场"潜规则",如密薪制、"生育禁令"、禁止"办公室恋情",或者为限制高级人才流失而规定夫妻双方在同一单位工作的,被视为高级人才的一方若想离职,另一方也必须离开等,而这些"潜规则"往往会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焦点。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明确相关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5.
当下,找一份"好"工作越来越难,甚至"好"工作成为很多职场人的奢侈梦想.  相似文献   

6.
相信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起八零后,给人的感觉便是娇气、自以为是、缺乏毅力、难以吃苦等等.当一批又一批的八零后离开学校,踏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甚至有些人还在怀疑:是否能够放心地将这个社会的未来交给这些生理成熟,而心里却普遍未断奶的八零后.……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几乎所有女高管都经历过减薪、降职、甚至失业等职场"倒退",有些是主动为之,有些是被动接受.这些表面看起来似乎"失败"的经历,却赋予了她们一种正向的能量,短暂的"倒退"之后,是事业或者心灵上更有力量的前进.  相似文献   

8.
许锋 《人力资源》2017,(5):42-43
职场"35岁现象" 今年2月份以来,传言华为开始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据说从整个经营业绩来看,华为2016年的销售收入虽对比于2015年增长了不少,但是利润却不明显.而任正非在很多内部的讲话里也多次表达出:"你不干活儿或者说你没有创造价值,那么公司就不养你"的想法.一时间,类似"华为无情"这样的批评开始满天飞,大家也对此事各抒己见,从职场的职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将其归结为"35岁现象".  相似文献   

9.
职场中,人与人的关系永远难以琢磨清楚,很多人的工作能力无人能及,却在人际关系上屡屡吃亏.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那就一定要好好领会"半糖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保鲜"是驰骋职场的基础 现在的职场新人辈出,职场中人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竞争的理念和态势,以适应变幻的职场.千万勿认为,打拼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老本",就能平步青云,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是没有"老本"可吃的.  相似文献   

11.
职场榜样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无须多言.学榜样对于职场人,也是通往职业生涯更高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却为找不到自己的榜样,或是找到了榜样却"越学习越糟糕"而感到困惑.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是当事人没有找到适合的办法而已.  相似文献   

12.
齐猛 《人力资源》2015,(7):92-93
"千万朵花儿里茶花最红,千万个英雄里有个雷锋……"当年歌声中赞美的人被称为平凡世界中的"傻子",现今的职场还要保全这样的傻子吗?三年前,《甄嬛传》火了;半年前,《武媚娘传奇》也火了。这些宫斗剧被一些人转化为职场宝典,他们把职场比作宫廷,处处有惊险,处处有算计。在职场不算计就不能生存吗?雷锋式的职场人真的会被淘汰出局吗?智联招聘曾做过一项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六千余名职场人,近七成受访者希望自己办公室里有"雷锋"同事。统计其原因,不乏有功利目的。近四成职场人表示,同事之间互相帮助是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使自己的人缘更  相似文献   

13.
赵聪 《人力资源》2008,(1):76-77
婚姻生活有"七年之痒",职场生涯则有"三年之痒",而且,"痒"的人很多是年轻的"80后"们…… 又到了年终岁尾的跳槽高峰期."80后"雇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喜欢刺激与冒险,因此,当他们出现在跳槽的"大军"中,就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在张扬个性的时代,“有个性”往往被视作是“有创意、有发展潜质”的评语。有不少初涉职场者被告诫:保持“独特个性”,无论是求职还是职业规划上都能有“先声夺人”的优势。可现实给他们的印象却截然相反——很多个性鲜明的人在职场上并不被看好,甚至四处碰壁;而一些没有多少个性的人却如鱼得水,容易获得成功。在飘扬“个性”旗帜的职场上,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词:"钓鱼网站"眼下,网络购物已成为诈骗分子盯上的新兴领域。很多人都有过被"钓鱼网站"纠缠的经历,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发布的信息,截至2011年3月底,已经认定并且处理的43842个"钓鱼网站",大多集中在网购、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这些诈骗案件中,当事人无一不是登陆了网络购物平台,并轻信网络骗子发来的木马程序,从而导致骗子成功窃取当事人的付费存款,并用于各种消费。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却有一群人仍然靠技术建立个人品牌,成为行业里的明星,他们的收入甚至是同业的15倍以上.这群工作者都有3项特质:Practical(能动手操作)、Progressive(积极创新)、Personal Brand(拥有个人品牌).这群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新职场明星,在各自的领域红得发紫,所以被称为"紫领"(Purple collar).  相似文献   

17.
很多时候,不是恶语相加才能带给人伤害,一些中性的甚至是善意的言语行为,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不良刺激,我们姑且将这些言语行为称作"心理软噪音".  相似文献   

18.
解读:影响程度决定排名--评定职场恶习的标准 "逃避责任""没有时间观念""搬弄是非"能够分别高居职场恶习调查排行榜的第一、二、三位并不是偶然.这三者之间百分比相差并不大,很明显地反映出了当今职场中人评价职场恶习的标准--对自身工作影响程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提起老年人用品,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营养药、保健品,其实这些只是老年人用品的一小部分."银发产业"应是一个门类众多的大产业.而当前我国面向老年人消费的"银发"商品与面向妇女儿童消费的商品相比,不仅品种少,而且质量不高,好多"银发"用品甚至缺货,成为消费市场中的断层.因此,"银发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20.
梁胜 《人力资源》2005,(11):52-55
■中国职场已改变过去"管理者"和"劳动者"的"二元化"结构,正按照知识层次、职业特点、职务高低、职场地位及薪酬厚薄进行划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中国职场人员的生存状态迥异,生活方式不同,工作各有特点,经济收入悬殊,形成了职场"五领"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