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正在逐年递增。1988年的平均物价上涨指数已达18.5%,而1988年12月比1987年12月,则上涨26.7%。按照国际上的一般标准,物价上涨率达到年率25%,即为恶性通货膨胀,这说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十分严峻。这里还应该指出,我国的通货膨胀还不具备完全的透明度。因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物价仍受国家计划价格的控制,有的商品由财政大量补贴才维持着低价格,因此,物价指数并没有完全反映出通货膨胀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2.
从1984年以来,我国已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在1984年—1988年的5年中,全国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分别为2.8%、8.8%、6.0%、7.3%和18.5%,物价总水平上升50.7%,年均递增8.6%,其中有计划调价只占46%。而1989年物价上涨率仍达17.8%。究其原因,是由于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造成的。在物价上涨,通货  相似文献   

3.
<正> 一、关于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及其释放问题近几年货币连续超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已成为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共识。但是,对于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可能性及释放时机则众说纷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经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趋于合理,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快速发时期,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属于适度范围,近期内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其主要论据是:(1),目前消费品市场稳定,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较低;(2),近年来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当前货币的高投入未必会引发物价上涨;(3),目前价格上涨中相当部分是由调价引起的,这部分不能看成通货膨胀;(4),经过1988年的抢购风后,居民对  相似文献   

4.
陈峻 《金融研究》1993,(3):7-11
价格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的幽灵始终在中国大地上徘徊。价格上涨,成为经济界、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少数几个突出问题之一。本文试析我国价格、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对策。一、我国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三个层次从价格改革的角度看,我国物价上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物价上涨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文章指出货币的超发(包括美国货币宽松政策)是引起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指出货币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起到助推作用,引起对房地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动2013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基于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格局依然存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增加和全球性货币泛滥推动的趋势性因素影响,2013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有可能推高2013年的CPI。农产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流通环节多、费用高问题较为突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呈上涨趋势,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随着PPI逐步回升,将部分传导到CPI,2013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零售物价上涨20.7%,为改革以来的最高涨幅。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宏观紧缩政策,1995年物价上涨指数回落到14.8%,今年又进一步回落。但是,许多地方正纷纷准备出台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结构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并通过1978年至2009年的经验检验,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会此消彼长,并且,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存在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当前货币供应量持续处于高位、房地产价格被严格控制的背景下,要加倍警惕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处理好加快改革步伐与防止通货膨胀的关系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期间先后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1985年,在投资膨胀的支撑下,生产过热,消费基金膨胀,引起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严重失衡,最终导致信贷失控,全年货币发行增长49.5%,通货膨胀急速上扬,全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8.8%,比上年多增6个百分点。第二次发生在1988年,在持续的经济过热、需求过度增长累积的压力下,形成物价—工资—物价的轮番上涨,通货膨胀,储蓄滑坡,现金发行大量增加,仅前9个月就累计投放现金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开始,我国部分商品的物价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扬,各方面统计数字也显示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2004年以来,物价继续呈接上涨趋势。面对这种状况,有些人认为存在局部的经济过热,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有些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是暂时的,不会导致物价的全面上涨和通货膨胀;我们认为尽管市场价格今年内仍会有进一步上升的压力,但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点和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决定了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物价上涨背后反映的制度问题:粮食种植的弱势保护、地方政府追求政绩下的投资冲动、土地的稀缺性和批租的低成本、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需求等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中国CPI走势从4%以上降到2%左右,最后进入了“1”时代.然而进入11月,CPI又重新回到2%,初步判断本轮物价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结束,物价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有可能推高2013年的CPI;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随着PPI逐步回升,将部分传导到CPI,2013年物价综合压力将略有上升;再考虑要素价格改革等,2013年CPI肯定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相似文献   

12.
CPI持续小幅上涨,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2004年1~8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上升4.0%,8月份比去年同月上涨5.3%。CPI变动的主要特点:从月度分析,CPI增长已进入3%~5%为区间的温和通货膨胀水平;从月环比分析,CPI增长波动较大,7月份下降0.2%,8月份上涨0.7%。推动CPI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2009年底推出的经济政策导致房价和物价不断攀升,央行虽然采取紧缩措施进行应对,但物价和房价仍处高位。对我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及房地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增加能引起物价和房价上涨;房价上涨能引起物价上涨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物价波动,货币政策需关注资产价格,同时应谨慎使用货币政策应对资产泡沫,并密切注意货币流动结构,维持货币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上半年,我们对物价上涨几乎没什么感觉,CPI同比上涨3.2%,至多算温和的通货膨胀。可是,CPI从去年7月份涨幅超过5%之后,不断攀升,在今年2月份达到8.7%的历史高位,通货膨胀确实是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5.
来稿选摘     
《金融研究》1987,(1):63-71
传统通货膨胀的定义,是指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以下简称为传统定义)。今天,这一定义所适用的特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继续延用这一传统定义,对我国通货膨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传统定义对我国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危害不容忽视: 1.理论上,由于传统定义认为通货膨胀只能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故其结论必然是:非货币原因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不是通货膨胀,从而在实践上当然对这种性质的物价上涨不予重视。殊不知。  相似文献   

16.
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下半年至今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相对价格的上涨,它同一般意义上全面性的通货膨胀有本质的区别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物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人预言通货膨胀时期已经到来,有人甚至预言这轮通货膨胀已日趋呈现中国经济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相似文献   

17.
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中指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也都上升。可见,在通货膨胀中,不是某一种商品涨价,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换句话讲,"钱不值钱了",即通货膨胀使人们要花费比先前更多的货币去购买同等数量的商品或劳务。在构建货币传导机制模型时,经济学家通过引入两种"刚性"——名义刚性和预期刚性——解释货币变化向价格变化传导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名义刚性指的是价格和工资对需  相似文献   

18.
占华 《中国外汇》2006,(10):49-50
CRB指数是美国商品研究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公布的一种期货商品价格指数,它反映的是17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由于CRB指数包括了核心商品的价格波动,因此,它能较好地反映出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是一种较好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它与通货膨胀指数在同一个方向波动。根据加速通胀是不利的这一前提,如果CRB指数突然急剧上升,将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美元汇率下降。相反,如果CRB指数急剧下跌,则会产生债券价格上升,收益率下跌,股票价格上涨,美元汇率上涨。事实上,在经济复苏时期,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价格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增加,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持续上升。相反,当经济处于滑坡和衰退时期,由于需求急剧减少,商品供求矛盾突出,供过于求的压力使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市场显现出紧缩的局面。为了缓解通货紧缩的状况,政府就会不断调低利率水平。可以说,CRB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经济波动具有较强的趋同性。它是决策者观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今年来我国市场物价继续呈现上涨趋势,调查发现.目前的物价上涨,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确实反映了农副产品高付出、低产出、价位低的实际。价格的上涨基本反映了其真实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证实了物价上涨与去年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大增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理论一般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当物价上涨到一定水平就会引发通货膨胀。本文以货币供求及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今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分别从长期、短期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对我国短期内物价水平的走势做了预测,认为短期内物价水平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但上涨的幅度将变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