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储运》2003,(2):12-15
物流作为一种服务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决定了企业活动的效率,甚至决定了人们生活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正如日本物流系统协会常务理事稻束原树先生所说的,“在21世纪,物流将成为建设有活力的产业社会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何懿 《中国储运》2004,(3):42-44
近几年,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物流产业已成为该市的重点基础性产业之一,而武汉世通物流股份公司作为武汉市华中现代物流总体规划的代表,日前正式决定投  相似文献   

3.
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社会流通成本.通过对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的意义、构成要素,以及盈利模式分类和构建方法的探讨,指出物流企业只有不断审视、创新盈利模式,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和健康发展,并促进社会不断进步、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周雪瑛 《中国储运》2023,(1):120-121
<正>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尤其是线上购物的兴起,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未来的物流经济将会呈现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可能对社会经济具有较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物流经济出发,分析其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商网络平台的发展较为迅速,从而带动物流业也取得进一步发展。物流运输已经成为常态化,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物流的出现,拉近了各地区的距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人们对于物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经济想要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领一席之地,仍然需要做出较大的努力,将运输速度、质量等进行升级,满足于人们日益提高的物流需求,通过物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效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谈笑 《中国储运》2021,(3):121-122
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发展过程中,物流逐渐渗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想要的物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作用下,物流能力亦被人们愈加重视,同时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张了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于这一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所以几点建议分析。  相似文献   

6.
韩明昆  李萍 《中国储运》2022,(10):158-159
<正>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物流。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让社会对物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此也就产生了绿色物流管理,充分突显出了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可以使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得到满足。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加大绿色物流管理力度,将其重视度提高,才能切实做好绿色物流管理,进而以坚实的基础助推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快速发展的经济,不断进步的科技,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智慧物流,大家并不陌生,因为物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4.8%,而这个数字在美国是7.8%左右.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的占比高于欧美国家.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物流渗透率比欧美更高,我们中国常见的当日达、闪送等服务在美国很少见,渗透率高也就意味着物流对于中国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8.
物流史话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表明,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与基础。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交易行为形成的同期,物流活动即已伴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注重的只是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而对经济活动的伴生物——物流,则缺乏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后期,由于社会产品空前丰富,流通成本快速上涨,物流活动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社会经济中的研究热点,认识到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当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它当作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这才使得物流活动结束了长期处于潜隐状态的历史,从而诞生了现代物流科学,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流后进性。  相似文献   

9.
是需求决定供给还是供给决定需求,这已经不完全是经济领域的不解之题,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哲学命题。本文不探讨这样深奥的问题,在这篇短文中,只打算涉足物流的供给与需求问题,着重探讨理性物流需求的问题。各个产业,包括物流产业本身,都有物流需求。启动理性的物流需求是本文向物流需求方的喊话。当前在社会上,"理性需求"的呼声很强烈,但这是主要针  相似文献   

10.
物流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企业以环境为导向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在抑制物流对环境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物流都有需求,物流广泛而普遍存在,存在的状况很复杂,普遍认为,在国民经济中物流有两种基本的存在状态:一种是包含在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及商贸活动中的附属的存在状态,物流不是这些经济领域的主体,不是我们思考物流竞争的主要领域;一种是以物流运作为主体的独立的存在状态,物流是这个领域主体的经济活动,于是乎物流的竞争便成为这个经济领域成败的关键。存在状态不同因而物流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对于物流的竞争也就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府对食品、医药安全的高度重视、农副产品的品种和产量的扩大以及精密电子产业的发展,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提高,冷链物流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期。航空运输作为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其保障水平决定着整条冷链的质量;而冷链物流作为航空物流的专业细分市场,即将成为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12,(11):46-48
早在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位列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 为什么上升至政策层面来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呢?是因其融合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强调“整合”、“共享”和“服务”的思想,即在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的手段,最终将实现为物流全流程服务的根本目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引起国家和全行业的重视,正是由社会经济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以及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得三年前,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农产品物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反映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于农产品物流的重视。而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东邻日本在这方面起步更早,运作更合理,市场也更规范。不久前,本刊记者应大  相似文献   

15.
王之泰 《中国储运》2014,(10):39-39
正社会物流不同于企业物流,尤其不同于企业内部物流。大范围、大跨度、长距离、长时间是社会物流所要面对的状态。社会物流使人们对于物流的认识出现了改变,这是一个历史的进程,进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创新值得我们关注。一是第三方物流的创新。第三方物流创新涉及到观念问题、产业问题和运作问题,是解决社会物流的一项有影响的基础性的创新。大千世界到处是物流,水平却相差甚远,内行去做物流,才能取得高的水平。就产品生产的货主企业  相似文献   

16.
艾小玲 《中国储运》2012,(2):106-107
城市物流需求分析是城市物流规划的重要内容和首要前提.分析预测是否准确.是决定城市物流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也是制定各项政策决策、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改进物流供给系统的基本依据。本文主要对物流需求分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定义和界定.并对影响城市物流需求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光琦 《中国储运》2007,(10):72-74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向这个目标迈进,滨海新区选的路子决定了过程的长短和最终的成败。物流,一项基础产业,自身创造价值,又为其他的产业服务。滨海物流,给新区的开放发展开出了一条康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物流在促进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21世纪的物流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环境为导向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物流管理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的单向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19.
物流资讯     
《中国储运》2004,(1):60-63
五大措施助力现代物流发展 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4年,政府部门将如何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司长邸建凯撰文表示—— 2003年我国克服了包括非典在内的各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中国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企的物流企业完全有理由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中远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