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粮食购销市场化路子是我国迎接WTO挑战 ,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一改革对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并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市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农业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对东南沿海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2 0 0 1年国务院决定率先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和北京、天津等地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国务院批准 ,江苏从 2 0 0 1年秋季起 ,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要做到丰年有余并不难 ,但要确保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则非易事。因为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几个大宗商品的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2 0 %~ 70 %,缺乏竞争优势。当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改变过去单纯追求产量而牺牲质量的做法 ,以优化品种、改善品质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使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粮食流通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旦经济条件发生变化 ,国家粮情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 ,粮食流通体制就要相应调整 ,以便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目前… 相似文献
3.
4.
粮改方案以1995年前后的粮食形势为背景,我国1995年前的粮食状况是:第一,粮食生产水平不高,粮食安全体系比较脆弱,刺激粮食增产是改革的首要目标;第二,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因此,政府指令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证企业自身盈利,因此“敞开收购”和“顺价销售”成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手段;第四,粮食产业化经营尚未起步,企业只需收购粮食再卖出粮食即可,因此,限定资金只在这两步间流转,成为既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又减少挤占挪用的必然措施。“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粮食流通市场化 ,就是要以市场而不是以行政为主体运作粮食流通 ;以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而不是以政府意志为手段形成粮食价格 ;以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行为配置粮食资源。粮食流通市场化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是对原有流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必须扫清思想障碍 ,走出误区 ,更新观念 ,才能逐步实现。一、还粮食商品本性由于粮食不可缺少 ,需求弹性小 ,自然风险大 ,加之我国“三个不可逆转” (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 ,粮食供求时松时紧 ,国际市场难于预料 ,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据此说粮食是“特殊商品”,甚至是战略物资。并成为长期… 相似文献
6.
7.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储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粮食企业的经营仍然受计划的制约,特别是国家定购粮仍属于指令性计划,一定要按国家定价确保完成。去年以来,因购销价格倒挂,销量的减少,定购粮食经营亏损急剧增加。全国粮食自1990~1996年平均每年有170亿的亏损发生,政策性粮食的经营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面对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呈现出来的先天不足和越来越不适应,改革成为当务之急。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目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粮食体系要转到市场体系上来,粮食… 相似文献
8.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推选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遏制国有粮食玮`是占挪用粮食收购专项资金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积极效果,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生产、流通形势的重大变化,这项改革正在沿着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深化,真正从体制上和机制上实现革故鼎新,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粮农利益、粮食安全、粮企经营等棘手问题,既要达到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也要促使国有粮食企业改出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11.
12.
长期以来,粮食经济处于一种短缺状态,市场可供交换和流通的粮食很少,难以做到生产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不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粮食流通体制缘何难以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的竞争性产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反反复复,难以进行市场化改革,有时甚至还有逆市场化的趋势。这不仅与粮食经济的重要性有关,而且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所说的市场化不是指粮食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而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适当、适时参与并矫正其缺陷的市场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因素阻碍、延迟了粮食流通体制以市场为方向的改革。一、对粮食的非经济性质的矫枉过正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承担了不少非经济职能。一是保证人们生存的社会性质;二是确保稳定供给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14.
15.
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2001〕28号,以下简称28号文件)下发。这个文件,是在认真分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前,根据文件精神,认真抓紧落实28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对推动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各项改革的继续和深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作和学习体会,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适应我国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状况,积极调… 相似文献
16.
17.
18.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矛盾和问题分析杜书云张丽青张广宇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流通体制又是目前我国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总结粮食流通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现行体制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既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9.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卖粮难”、购销价格倒挂、企业包袱沉重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配套政策、外部环境、内部机制等方面认真求实的剖析,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一、存在问题:(一)企业难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1.收购价格不能自主。如四川省今年小麦、油菜籽价格比云南都高,云南油菜籽每公斤2.40元,可下浮10%,下浮后每公斤2.16元,我省油菜籽每公斤2.60元,下浮10%后每公斤2.34元,折成油价我省菜油成本将比云南每公斤高0.50元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涉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分配,涉及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的利益调整,还涉及财政、金融、价格、内贸和外贸等众多部门的体制改革。鉴于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形势,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焦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缺陷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虽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推动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宏观经济改革和整个农村经济改革相比,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粮食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