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具有持续期依赖性质的Markov转换模型和Gibbs抽样方法分析了1996年以来我国月度通货膨胀率波动的非线性区制转换和持续期依赖特征,加深了对通货膨胀率(即通胀率)动态机制的认识。结果表明:通胀率波动存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两个区制阶段,两者均值折年率分别为0.260%和7.670%,两个区制的参考分界线为3.700%。21世纪通胀率经历了3次"高水平"阶段,每次均处于同比CPI波动的上升期。通胀率在"低水平"阶段具有明显的正持续期依赖特征,持续30个月时,物价由"低通胀"转入"高通胀"的概率超过0.900;而通胀率在"高水平"阶段几乎不存在持续期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波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负向影响,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能源消费波动对出口贸易造成较大正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对方波动所做出的贡献率呈现不断增大趋势。在当前能源供给压力趋紧的情势下,为保持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广西需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降低高能耗产品出口比例,同时促进外贸生产企业创新,发展节能技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外部需求持续低迷,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增速逐年放缓,为了深入探讨危机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在分析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经济发展周期波动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地研究了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发展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阶段,其影响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经济发展处于繁荣阶段的拉动效应大于衰退阶段。最后分别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三个方面,对后危机时期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笔者基于1997年~2012年季度经济总量数据,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区制内表现出不同的协动性,具有从区制1到区制3逐渐增强的区制依赖特点;金砖国家各区制内发展速度位次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对金砖国家经济协动在"共同低速增长"和"共同高速增长"区制内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在"共同中速增长"区制内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魏玮  张兵 《经济论坛》2022,(7):67-77
鉴于出口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不同,选择HM指数考察中国与其重要的五个“一带一路”倡议伙伴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同时选择地理位置相似却没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日本作为对比,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国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中国对“一带一路”伙伴国的依赖程度,而中日HM指数持续下降。通过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重点比较了自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韩贸易周期协动性与中日贸易周期协动性的变动,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韩国均处于受中国贸易周期影响的区制,对日本贸易周期并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度量和监测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防范交易市场风险愈发重要。论文采用北京、上海等6个试点碳市场2014—2021年交易数据,基于时变相关系数矩阵合成构建中国碳市场风险压力综合指数,并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甄别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波动的区制转换效应,最后用TVP-VAR模型分析电力、钢铁、水泥和石化4个控排行业生产对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高耗能控排行业生产变化对碳市场风险压力状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不同控排行业生产变化对碳市场风险压力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水泥、钢铁行业生产在高风险区制对碳市场风险波动的抑制影响效应更突出,而石化、电力行业生产在中低风险区制对碳市场风险的正向冲击溢出效应更强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基于农村信贷视角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民增收之间具有明显的两区制非线性关系,作为外生变量的农村信贷对它们也存在着两区制非线性影响.处于物价平稳状态的可能性更大,未来维持这种状态的可能性很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是促进其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表明,入世以来农产品出口规模在波动中趋于扩大,出口农产品基本是以蔬菜、水产品、水果、畜产品及油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市场依赖于日本等传统市场,新兴市场开拓有限;农产品出口受到自身种类单一、内部结构不合理、出口企业竞争无序、科技水平低及市场方向集中、绿色贸易壁垒阻制的制约。因此,在未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推进中应着眼于竞争能力提升、贸易获利持续,主动规避自身存在及外部可能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日出口贸易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 《当代财经》2007,(4):105-108
东道国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同关系下的政策含义不同.协整分析中国对日出口贸易与日本直接投资关系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又存在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调整机制.中国对日出口贸易对于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我国应该通过实施促进对日出口政策,而不是仅仅依靠优惠政策吸引日资.  相似文献   

10.
应用SWARCH模型描述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可以刻画收益率序列剧烈的波动和波幅大小的转换,从而避免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高估波动率聚集的持续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差模型较SWARCH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区制有更好的识别,对风险价值有更好的度量。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差模型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的巨幅波动特性有很好的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美韩三国的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三角贸易指数刻画了中关韩三国三角贸易的动态演变,并对“韩国出口中国”和“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韩国出口中国中间品-中国出口美国消费品”的贸易模式是中关韩三角贸易关系的实质,并基于此建立了包含美元和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变量的中美出口贸易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都受到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即存在显著的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在长期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有正向的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其效应弹性要小于中美汇率双边波动效应弹性并与之方向相反;而短期内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增长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门限回归模型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不对称影响。从实证分析的数据观测来看,当汇率波动<1.26%时,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就会贬值,商品出厂价降低,增加了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的出口贸易量就会增加;当汇率波动>1.26%时,贸易和出口量的关系不太明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贬值并不能给我国的出口带来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分别研究了利率波动的均值区制和方差区制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并采用两种方法度量股市和利率波动的区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口贸易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1978—2008年出口贸易数据和GDP的分析,发现出口贸易的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根据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对出口贸易进行相应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利用新的方法,测算出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一般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重庆;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北京。在测量出各省市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人均GDP、进口贸易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说明加工贸易有利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移误差修正模型(MS-VECM)模拟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非对称影响,以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经济波动幅度,将我国经济划分为高波动和低波动两个区制状态,经济增长波动剧烈的区制下向均衡状态调整速度快于经济波动幅度较低区制下的调整,论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区制下存在非对称性。并用模型对我国经济状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利用这种非线性的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货币与产出增长关系,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状态是一低波动区制下的正常回落,目前不宜出台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1978—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基于"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转变过程,识别和划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阶段,并分析了两者在不同阶段的协同性。结果表明: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均具有低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三个区制转移特征;电力消费在低速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的波动性明显高于GDP,而在稳定增长期的波动性则显著小于GDP;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静态协同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者处于非协同期;之后,两者处于显著的跨区制动态协同期,且处于协同期的电力周期与经济周期在时间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利用1979年至2004年之间中国GDP季度数据,采用三区制马尔可夫均值和方差转移的二阶自回归(MSMV(3)-AR(2))模型和贝叶斯Gibbs抽样非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MSMV(3)-AR(2)模型对我国经济状况提供了很好的拟合,显著支持增长率序列具有三区制状态:低速增长阶段,适速增长阶段和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均值、方差、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我国经济周期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自维持概率和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此外,我国经济"适速增长阶段"的稳定性最高,"高速增长阶段"的平均持续期最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的持续期限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兵  徐炜 《经济学》2003,2(2):327-338
本首次将“持续期限分析”这一经济计量学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应用于中国股市泡沫的计量。我们在引入理性泡沫模型后提出,泡沫的存在意味着正的超额收益率的持续期限依赖,泡沫破裂的概率与游程长度成反比。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泡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非线性联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SHIBOR划分为三种区制,即“弱波动”、“中波动”和“强波动”;这三种区制的自身持续性均较好,区制与区制之间的转移具有非对称性;在“弱波动”和“强波动”区制中,LIBOR正向影响SHIBOR,而在“中波动”区制中则为负向影响;LIBOR在“强波动”区制中的影响最强,而在“中波动”区制中的影响最弱.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阶段性的合理判断,加强金融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