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价格波动牵涉众多主体的切身利益,价格太低导致"谷贱伤农",价格太高导致"米贵伤民"的现象。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稳定政策,也可以采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该如何做才能增加社会福利?本文研究认为,在不考虑制度成本条件下,粮食价格稳定政策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增加;但是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巨额制度成本将极大改变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甚至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财政负担的加剧,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实现社会福利增加;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节省大量的粮食储备及调控成本,较好弥补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但是目标价格的厘定是否合适和价格补贴效率对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并与中国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历史进行了比较,指出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过程以及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在遇到的困境是和国际粮食价格长期波动相关的。中国现在遇到的问题只是重现了共同农业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的困境。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应借鉴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除了保持适量的粮食库存以保障粮食安全外,必须按照国际粮价长期波动的节奏,逐步导入市场机制,减少扭曲生产的价格支持,同时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利用对粮食价格的协调控制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本文将美国粮食价格政策大体分为价格补贴、收入补贴、价格补贴与收入补贴并行3个阶段,从美国历年来颁发的一系列农业法案入手,对各个时期的粮食价格政策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农业补贴现状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并且保障农民收入.中国的农业补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实际上当时的农业还处于负保护的状态,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态才逐步缓解,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成为任何时期都必须重视的产业.自从2004年起,中央每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表示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农业补贴体系仍然不健全,相比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农业补贴种类、相关法律法规还是总量绩效方面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70年,国家依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农业扶持政策,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吸取了国外经验,更侧重于机制的建立。从补贴机制、价格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时代背景和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和生计问题对于印度而言至关重要。印度农业支持政策框架由破解价格困境的价格支持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品补贴和公共投资政策以及限制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政策构成。文章运用生产者支持估计方法对印度农业支持的总体水平、结构特征及市场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者支持水平最低而消费者支持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政府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保护主要采取扭曲作用最强的价格支持和投入品补贴政策,二者相抵后对生产者实施负保护;一般服务支持以水利灌溉设施为主且支持规模远低于投入品补贴;多数农产品在多数年份的生产者转移为负值,牛奶、果蔬、大米、小麦和油籽的负向保护程度最大。未来印度应深化农业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支持由价格支持向收入补贴转变,构建更加开放稳定的贸易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月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  相似文献   

8.
基于日本农业及其发展阶段和特征,对日本农业补贴的内容和成效进行分析和梳理,对其政策改革的要点和本质进行提炼,以期对中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支撑,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顶层框架设计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启示。对日本农业补贴制度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和提炼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农业补贴的分类、结构及绩效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解析,发现农业补贴政策应有一个整体的制度安排,即应协调好效率、稳定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同时具体到日本农业补贴实施的方式和效果来看,可以说优缺点共存。因此,中国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要有总体的制度安排,明确补贴目标,提高补贴的靶向性;同时结合日本经验,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调整产业结构促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经济问题》2021,(10):127-138
肇始于2016年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是基于玉米临储价格的弊端而进行的修正式改革,旨在回归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定价机制。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在提升市场竞争力、改善下游企业经营状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保障农民收益、推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效果不确定性较高。研究发现,缺乏弹性的生产者补贴完全忽略了收购市场价格的波动,致使生产者引导价格——收购价格+生产补贴——在收购价格上行时严重地被放大,进而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严重误导,形成过度的供给;按照玉米面积发放补贴的方式具有较强粗放性,也会抑制政策效果的发挥。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实施可调节的补贴标准,并将补贴依据由播种面积改为玉米销售量,以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迁,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兴修水利、发展农用工业、恢复农业生产,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放开农产品购销,建立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直至形成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农产品价格支持、农业生产补贴、生态补偿等四大政策框架以及建立政策法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蛛网模型为基础,从逻辑上考察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玉米为例,结合我国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市场表现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期货市场能够增加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降低供给价格弹性,当粮食期货市场足够发达时,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粮食现货市场由“发散型蛛网”转化为“收敛型蛛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下降并趋于均衡;(2)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期间,玉米期货市场不活跃,难以有效发挥价格引领作用,而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后,玉米期货市场活跃度提高,在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共同影响下,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幅度下降,玉米期货市场能够稳定现货价格。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现货市场交易体系、丰富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建立健全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和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具体来说,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保证农民收益。但国家临储政策使得最低收储价高出市场价太多,从而脱离了真实的市场价格,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建华  贺正楚 《农村经济》2005,(10):123-126
日本政府一直重视以农业补贴形式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使日本农业成为基础扎实、保障充分、安全稳定的产业部门。研究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于有着相似自然资源条件的我国而言大有裨益。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农业补贴类型,分析了其利弊得失,对WTO农业协定后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趋向进行了归纳,最后以日本经验为启发,对我国“反哺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农业补贴政策提出了优化主张。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进行改革或发出改革信号。2014年率先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被认为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首次探索。玉米积累的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生产者补贴制度,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我国棉花主产区,稳定兵团棉花生产对全疆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 2014年国家在新疆棉区率先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为了解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成效及存在问题,以优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法]以兵团第一师为例,实地调查第一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并依据样本区棉农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响应做了分析。[结果]认为当前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成效较好,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稳定了兵团棉花生产,促进了棉花品质提升,保障了棉农增收,加快了行业优化升级,恢复了市场活力; 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依据、方式和金额及政策实施还存在不足。[结论]为优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并明确价格边界,合理确定定价周期、实施综合补贴,有效规避世贸规则、建立配套措施,完善信息发布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WTO体制下日本肉牛业繁殖经营的对策即肉用幼牛补助金制度进行了剖析。以“肉用幼牛市场平均价格与基准价格、目标价格发生背离时 ,其差额分别由国库 (进口牛肉关税收入约占 2 /3 )和幼牛基金 (经营者支付的 ,约占 1 /3 )支付”为内容的该制度对稳定肉用幼牛价格、维持和提高经营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又面临两个急待解决的政策课题。一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展开 ,关税削减会引起进口牛肉关税收入的锐减 ,从而加重财政负担 ;二是引起幼牛基金制度的彻底崩溃。  相似文献   

18.
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后我国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推进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目标价格制度。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指政府事先确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照两者之间的差价补贴农产品生产者,保证其基本收益;若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需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那么,为什么要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李扬 《农村经济》2022,(9):23-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价格经历了四个周期,每次价格下行周期都会导致原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发生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的粮价下行导致统购制度取消。90年代初的粮价下行导致统销制度取消,国家建立以保护价收购为核心的流通体制。世纪之交的粮价下行导致保护价制度取消,国家建立以直接补贴和托市收购为核心的流通体制。2012年以来,由国际粮价下行所导致的新一轮价格下行则促使国家改革补贴和托市收购制度,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战略中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使用价格支持、直接补贴等的不同比例,把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分为价格支持为主导、直接补贴比例逐渐提高、以及依赖价格和收入双重保险等三个阶段。透过不同发展阶段,透析美国价格支持政策的演化路径:在形式上从典型价格保护向挂钩的直接补贴转移;在内容上从简单的"价格"支持到"稳定价格"和"保证收入"的间接功能性补贴转移。借鉴美国经验,着眼中国现实,以保供给、促增收、调结构为目标,提出完善推广目标价格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信贷等金融体系,从价格支持的功能出发尽量使典型的价格支持向挂钩补贴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