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7,(10):6-6
为推劝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在四个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试点工作,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07,(B11):25-2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现就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时政     
《环境经济》2007,(12):66-69
部委声音国家环保总局:将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环评试点国家环保总局将在全国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战略环评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地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能源富集地区、海西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1.完善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使生态补偿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开展的生态补偿试点,主要是依据有关行业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而在执行这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5,(9)
如何在国土资源领域践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一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章认为,在国土资源领域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一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尽快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而要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弄清楚补什么,怎么补,补给谁,补多少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傅涛  李伟 《环境经济》2020,(8):36-41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试点从启动至今已进入第三轮示范,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实践路径。试点在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价值在上下游发生迁移。新时代背景下,新安江试点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形成以流域生态为主体的生态文明观?如何通过升级破除机制惯性和体制束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七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责任范围,可以划出一个较清晰的政府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领域,即:中央政府重点解决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跨界中型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为重点;地方政府主要建立好城市饮用水源地和本辖区内小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配合中央政府建立跨界中型流域的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各级政府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方面矛盾日益显现的情况,尝试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建立完善福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即深化对生态补偿机制重要意义的认识;科学测算、合理增加生态补偿标准;政府应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