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慕容浩 《北方经济》2004,(10):20-2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地处中国北部的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汉化,最终与汉民族融合.慕容鲜卑作为鲜卑族的一支,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通过割据政权的强制性,由上而下、主动而又全面地实施汉化政策的一个少数民族群体.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过程.“五族共和”思想及相关政策,是当时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现实而富有远见的选择,对于在共和政体下重构中华民族的认同,保持中国领土及主权完整,起到了巨大作用.由“五族共和”释放出的民族平等、团结、友好相处的善意也对西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各民族通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彼此理解和帮助,信任和接受对方,建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现彼此间的多重认同与和谐共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任务.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以及围绕它而形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安排,对于我们当前处理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依然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东巴文化集纳西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纳西族古文化的主干部分。它在纳西族历史上传承的时间久远,既有文化典籍,如三大史诗传承悠久;又有民族文字,突破了“六书”造字方式。因此,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等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卫  刘佩 《走向世界》2007,(8):93-93
阮咸有个著名叔叔阮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除了不会翻青白眼之外,别的基本上都与阮籍有共同语言.阮籍会为一个不相识的女子早逝而哭得一塌糊涂,而阮咸在对女人的态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喜欢一个漂亮的鲜卑族女子,阮咸母亲去世后,这女子要到别的地方去,把阮咸急得不行,急匆匆地向别人借了一头驴,去追鲜卑女子.人们见他服丧期间也追美眉,问他,你干嘛追一个婢女?阮咸把眼一瞪,说"人种不可失".阮咸终于把那鲜卑女子追上了,穿着孝服的他,骑着一匹瘦驴,夕阳西下,抱得美人归.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一个重要的民族,对新疆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民国时期有关哈萨克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 教育、 社会、 宗教、 民俗、 民族关系等方面多少均有所涉猎,民国时期学界对新疆少数民族研究成绩卓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国人用新眼光审视新疆及其民族,对民国政府的不同政治势力在新疆地区实行的措施有推动作用,丰富了国人对新疆民族的认知,为当代新疆哈萨克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畅 《魅力中国》2011,(11):262-262
殉情这一人间悲剧,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都存在,但没有哪一个地方和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惨烈严重,并成为一个历史性的社会习尚,产生系统性的有关殉情的宗教仪式和经书、绘画作品,产生凄艳哀婉的各种殉情文学作品,在民间形成各种有关殉情的神秘信仰、禁忌习俗等。在纳西族,殉情悲剧孕育出了一种可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殉情文化”。本文由历代文献记述入手,旨在对纳西族殉情现象的概况做一个清晰说明。  相似文献   

7.
周铁钧 《东北之窗》2008,(Z1):100-101
在东北少数民族的史料中,对锡伯族的来龙去脉、重大事件及发展传承、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详尽的记述很是稀少、零散,但有个说法却很一致:锡伯族源于鲜卑。鲜卑族西汉时称须卜;东汉以后又称西卑、师比等;北  相似文献   

8.
《发展》2012,(5):51-52
氐族是甘肃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到十六国时期,氐族成为中国历史上,也是甘肃历史上一支很活跃的政治力量。十六国时期占据了中国北方大部领土并几乎统一全国的前秦,其政权的建立者苻坚等,就是氐族。  相似文献   

9.
杨军 《东北之窗》2010,(15):62-63
随着乌桓人不断南迁入塞,与乌桓人同样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也在向西南推进。至1世纪中叶,鲜卑族的势力已经延伸到西辽河上游的老哈河流域。并第一次与汉王朝有了往来,从而促进了鲜卑人社会生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老年人群的信仰现状及宗教信仰行为.指出,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信仰的民族,当前的哈萨克族老年人群全体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保留萨满教的一些教俗残余,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群体,哈萨克族更重视今世的生活,对宗教的依赖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鲜卑,这个来自于大兴安岭深处的林地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从东汉末年到隋唐初,他们策马扬鞭的身影一直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2008年6月,在得知位于中卫境内的香山在北魏时曾经是鲜卑人的牧场后,我惊奇地发现,生活在南长滩这个黄河峡谷台地上的村庄里的拓姓人家,竟然是鲜卑的后裔。  相似文献   

12.
契丹族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一个游牧民族曾经建立过自己的政权,游牧民族迁徙是常态,从辽河上游到中原领土和最后西迁,契丹族的迁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在民族主义看来,"民族"是国家社会团结合作、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当代民族主义思潮也是围绕着"民族"和"族性"来展开其理论建构的。应当看到,民族观是不同的,许多现代民族国家为提升族性、增强国家凝聚力,正通过各种途径做出政治努力。  相似文献   

14.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孕育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推动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引导、风俗示范、技术创新和制度支撑的作用,促进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繁荣和发展,赓续中华文脉。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主义看来,“民族”是国寥社会团结合作、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当代民族主义思潮也是围绕着“民族”和“族性”来展开其理论建构的。应当看到,民族观是不同的,许多现代民族国家为提升族性、增强国家凝聚力,正通过各种途径做出政治努力。  相似文献   

16.
《齐民要术》成书背景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综合性农书之一,其成书年代之早,内容之丰富最为突出。但使后人感到迷惑的是,何以这么一部巨著,偏偏产生在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的北魏,而在它之前的统一强大的汉代和之后的盛唐却没有产生象《要术》这般的巨著? 北魏政权是继承着三国晋的分裂紊乱之后,北方诸游牧族大量内迁,由鲜卑拓跋这个游牧射猎族统一了黄河流域而建立起来的。鲜卑拓跋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自北而南地迁移,不能不考虑气候条件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气候经历着颇有规律的冷暖交替变化,大体上约三四百年为一个周期。秦汉统一的四百年间,是中国气候的变暖时期。汉武帝改造“上林”苑。  相似文献   

17.
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和大自然发展规律密切吻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族神话作为哈萨克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原始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神话传说不仅反映了哈萨克先民们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畜牧文化,同时也呈现出哈萨克民族的原始宗教兼容并蓄、互补共存的多元性特征.这将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秩序转型和价值重构提供有益的启示,也为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达斡尔族作为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其传统文化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达斡尔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设有:细化家庭教育,发挥现代媒介的作用,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春梅 《理论观察》2009,(6):103-104
民族教育在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固化和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光大本民族的文化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而最有效的载体和可靠的保障在于培育达斡尔族新人,通过他们血脉相传、引领作用,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