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改制分流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基本含义是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改制分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解决富余人员再就业的新途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必由之路,但是,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每一位参与改制分流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果不加重视,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稳定.也关系到改制分流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先后进行了企业重组和企业改制.重组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破产、关闭、解散,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之间有偿并购、或者无偿划转产权的行为,即只是在产权不变的原来的国有体制框架下进行的某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的债务清偿和人员遣散,以及企业之间的合并等行为;改制是指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通过转让国有产权存量和吸收非国有投资者增量,实现对企业控制权部分或全部变更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勇 《企业经济》2002,(11):58-59
目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依然是单一的国有投资主体,存在产权不清和产权约束弱化的问题;一部分国有企业尽管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由于国有股所占比重过大,在许多方面仍然表现为国有企业的"翻牌",股权结构并未得到优化,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存在机构不健全或权责不明的问题;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不完善,存在所有者"缺位"和政企不分的问题;企业无效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比重大,债务负担、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负担、办社会负担沉重,严重制约着改制进程等.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就必须尽快在这些难点问题上求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有工业企业正处在最困难时期,主要表现在债务负担沉重、负债率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已经危及到国有工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正确认识国有企业负债现状,客观分析国有企业债务成因,研究国有企业减轻债务的对策,我们对赤峰市106户国有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债务危机。这场债务危机已构成了深化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的主要障碍。当前,针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学界的基本思路是以债务重组解决债务危机。本文认为,债务重组并非是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从长期来看,企业摆脱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是项目投资,尤其是新项目投资。只是企业投资行为所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一、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亮点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更加合理。新旧债务重组定义的最大差别就是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也未强调债权人要作出让步,适用范围似乎过于宽泛,易于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有悖于国家利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有企业转制、债务重组的不规范行为对银行债权形成了强大的威胁,许多企业及有关地方政府由于认识不足和体制不健全,导致借转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人为地使大量贷款“悬空”、“沉淀 ”,经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在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重组的同时,如何保全信贷资产,最大程度地减少贷款损失已成为一个亟等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期货市场:物资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姜鸿鹏近年来,随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物资企业的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省物资企业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地。市场占有率下降,销售额和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资金极度短缺,债务负担沉重,抗风险能力弱,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许多国有大型企业采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和专业化整合重组等方式,通过吸收其它投资主体,将所属部分单位改制成为国有(集体)资本控参股公司。改制后的新公司与企业由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具有股权关系的控参股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的长庆石油勘探局近三年来一手抓公司制改造,  相似文献   

10.
李秉祥 《现代企业》2002,(11):16-16,15
我国困境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国有困境企业中 ,企业为了摆脱困境局面 ,往往采取各种策略逃债、赖债或弃债 ,主要表现在借企业改制、重组之名 ,采取合资嫁接、母体裂变、国有民营、化整为零、大船搁浅、金蝉脱壳以及假破产等方法逃避和架空对银行的债务 ,使银行信贷资金损失严重 ,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本来企业资不抵债 ,依法破产是市场信用制度应给予的惩罚。但是 ,国有企业破产则发展为债务清理完全无视债权人权益 ,破的主要是债权人 (国有银行 )的债权 ,破产企业从破产中没有受到多少惩罚 ,反而获得了逃脱债务的好…  相似文献   

11.
企业合并及债务重组过程中的税务处理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促进企业合并及债务重组活动的健康发展,税务总局相继出台系列文件规范和加强对企业合并及债务重组中资产增值、转移等应税行为的管理。一、企业合并的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中石化集团公司已将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作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要求今后几年内各石油石化企业都要全力推进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企业不稳定因素的理性分析与改制分流 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改制重组、停产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改革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市场竞争的加剧,在部分机制不活、产品老化、富余人员多、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反映得更加明显,尤其是下岗分流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等群体涉及的一些问题,已成为影响企业稳定的主要隐患。沉重的企业包袱已成为社会包袱乃至政治包袱。一般认为过激行为具有非理性的倾向,然而根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他们的行为应该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债务重组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增加利润、摆脱财务困境。本文拟在分析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有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就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贸与会计》2006,(4):31-34
凤城市是一个有56万人口的县级市,商业局曾拥有近百户直属企业,4000余名职工,一直被称为企业局。那时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以管理企业为中心,虽然采取了承包、租赁、国有民营等多种改革措施,但始终没有触及到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企业阵地萎缩,效益滑波,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人员、债务两大包袱使很多国有商业企业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境地。为了推进国有商业企业改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04年以来,我们将企业改革工作确定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实行一把局长亲自挂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有物资企业改革向深层次推进,下岗分流人员增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再就业的问题,又一次突出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本文拟从拓宽再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创造便于人员流动的机会、条件和环境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国有物资企业转制,人员下岗分流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浅议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处置的税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地税部门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政策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就国企改革过程中资产处置涉及的一些税收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企业改制的主要类型企业改制改组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有合并、兼并、分立、公司制改造、股权重组、企业解体、企业破产等形式。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公司制改造、兼并、企业解体、破产几种形式。二、资产处置的几种主要情况1.改制企业的净资产,依照市里的有关政策规定量化给职工,用于买断国有职工身份,并由新设立的公司全部承继,留在新公司的职工成为股东。2.改制企业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同时又为防范少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操纵利润的企图,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计量模式、损益确认等方面较之旧准则有显著变化。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发布实施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纳税行为及上市公司利润等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会给会计准则的完善、企业改革及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伍振海 《经营者》2003,(6):62-62
<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尤其是企业改制后的债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的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故意隐瞒或者遗漏债务,损害兼并方或者购买者的利益。对企业改制后债务的承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企业兼并的债务承担:(1)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由兼  相似文献   

20.
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的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益,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企业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家底”,如实暴露企业在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清查核实企业各项资产损失和债务情况,通过清产核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改制做准备。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国有资产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了保值增值。截至2004年底,中央企业总资产9.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净资产3.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所有者权益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尽管如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法规规章不健全、不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家已颁布执行的文件中,关于资产损失认定的规定比较详尽、具体,而对于负债清理却没有明确法规规章,从而导致了在清产核资中资产的清理比负债的清理更全面、彻底,致使清产核资后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偏低,国有资产流失。改制企业负债清理及分析工作是清产核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制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做好负债清理及分析工作,是关系改制企业清产核资是否彻底、国有权益是否得到保护的大事。本文主要是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及要求和清产核资工作中实际经验,对负债清理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使参与清产核资的中介机构和相关部门了解、掌握和重视负债清理,为做好负债清理和分析工作、保证清产核资工作质量、保护国有资产提供参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