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认识喻新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完整思路。国企改革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后来的“两权分离”以至于今天的国企制度创新,为企业改革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涵义,这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内部审计和内审指导必须根据新的国企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新的工作思路。一、企业改制后的内部审计机制政企分开,不仅包括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作为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不同职能的分开,也同时包括了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一次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国企改革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再一次明确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企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审计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中,既有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相似文献   

4.
今年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描述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于传统企业制度而言的.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并结合对传统,止业制度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挤要求.财产关系明确,独立自主经营.并以众多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体制。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即微观经济体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从生产力方面看.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从生产关系看.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完整思路。国企改革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后来的“两权分离”,以至于今天的国企制度的创新,为企业赋予更加深刻的涵义,这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企业改革后,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因此每年临近年末 ,经济界对国企改革都要进行一番评点。那么 ,到现在为止我国国企改革进展究竟如何呢?为此 ,本刊就此问题专程采访了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蒋黔贵副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展情况。蒋黔贵副主任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关键在于实现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建立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 ,国家确定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无论是“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还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或者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抑或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无不都指向一个核心的问题,即“董事会”。“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决定了国企董事会成员的素质问题,“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必然要放权给董事会履行职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是建立健全董事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董事会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实行分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汪瑞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就是说,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  相似文献   

9.
产权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李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这标...  相似文献   

10.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选择刘义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随着《转机条例》、《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之间的优胜...  相似文献   

11.
关于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狄景坤,李卓《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建立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后,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法人治理结构的不规范。正因为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如何正确认识和贯彻落实这个“核心”已经就成为我国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陈清泰副主任首先强调,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这个…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就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搞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要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在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这是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才探明的一条思路。到目前为止,20年的国企改革实践已有了许多值得总结和反省的东西。通过总结与反省,有可能为今后国企更有成效地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什么才是国企改革的深层问题,要解决这个深层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对策?带着这些思考,最近我们采访了来自北…  相似文献   

14.
《企业天地》2001,(1):50-5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江泽民总书记早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成为科技进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实现企业改革思路的真正转变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周叔莲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就深刻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现代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国有企业审计陈宋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指明这是今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适应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工业审计》2005,(2):13-15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而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的现代管理,向改革和管理要效益,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正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实践提出的要求,也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怎样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文章指出建立国有企业工资制度必须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个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并提出建立一整套具有激励约束机制的现代企业工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能力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与乡镇企业发展(六)周宏大六、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乡镇企业发展(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并对现代企业制度作了理论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备忘:1958-1978年期间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下放”,即把中央企业层层下放,归地方政府管理,在1958年和1970年有过两次规模较大的“企业下放”。1978年起首先在重庆始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继而到1980年,这项试点扩大到全国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具体做法是:简化计划指标,扩大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建立三项基金,用物质刺激约束企业的自主决策。80年代初期在强调企业经营责任制的同时,对首都钢铁公司等少数大型企业进行了承名制试点,1987年决定全面企业承包,使实行“包死基数,保证上激,多收自留,欠收自补”原则的承包制成为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形式。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接着,《公司法》颂布,于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化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