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计划,今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将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并建设10个规模500亩以上、良种繁育2000万尾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计划,今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将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并建设10个规模500亩以上、良种繁育2000万尾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  相似文献   

3.
正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农渔发展模式,"十三五"以来发展迅速,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5年的2200多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3800万亩,稻米产量达到1900万吨,水产品产量超过30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超过650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有关要求,稻渔综合种养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二三产融合发展、渔农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加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水产品稳产保供、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迅速在水稻种植区铺开,尤其是稻虾综合种养,投资少、见效快,成为近几年农业投资的热门领域。阜南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从2016年的40多亩,发展到2019年的4.6万亩,其中稻虾面积占比95%以上。现将2019年5月上中旬的调研情况进行梳理,重点介绍几个典型的稻虾综合种养案例,以期为今后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案例案例1:阜南县洪河桥镇白集同乡种养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日前了解到,四川计划用3-5年时间,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超500万亩,通过稻渔综合种养产出的水产品达到50万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约有3000万亩水稻面积,其中冬水田面积600万亩以上,开发潜力巨大。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是破解种粮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成都市新津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天府农业博览园,主要包括宝墩镇、安西镇,农用地面积3万亩。园区主导产业为“稻-油(菜)-渔”,其中连片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5016亩,优质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达7800亩。稻渔综合种养是新津区大力推动水产健康养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充分利用新津区自然资源基础上,实现种植和养殖生态化发展。目前园区主要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培育了优质渔米品牌,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是农业大省,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首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稻渔综合种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全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其中水利条件好、具备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条件的有1000万亩左右。目前,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仅为400万亩,还有600多万亩的空间可以去挖掘、去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加大稻虾共作探索力度,迅速发展产业规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护第一县",泗洪县城头乡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育基地"。(一)稻渔生产情况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1.2万亩,2020年新增面积5.4万亩,连片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基地达32个,全年水产品产量39484吨,产值8.9亿元,水稻平均亩产560kg。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15万亩,其中庐江县达16万亩,主要是稻虾养殖模式;但传统养殖模式下小龙虾主要集中在5月份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集中、销售价格低,而且5月份是虾病高发期,气候多变,病害严重,死亡率高,有的塘口甚至全军覆没,导致养殖风险大,制约了虾稻产业的发展。本技术通过调整稻虾共作水稻和小龙虾种养茬口,采用早繁苗培育技术早放种虾,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从日前开讲的2018稻渔综合种养南县高峰论坛获悉,湖南省2017年稻田水产养殖产量达19.02万吨,同比增长93.69%,增幅惊人。春暖人勤。在湘北洞庭湖区,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已经开始上市;在湘南丘陵地区,农民正四处张罗"稻花鱼"苗,等着插秧时投放。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副局长曹剑平介绍,经过最近5年的探索发展,湖南稻渔综合种养风生水起。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32.25万亩,比2016年  相似文献   

11.
正分宜县位于赣中西部,为新余市辖县,属丘陵地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良的地理环境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有利条件。一、稻渔综合种养基本现状分宜县稻渔综合种养现有面积2119亩,主要养殖模式为稻虾综合种养、稻蛙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小龙虾在稻田中开沟养殖,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钤山镇、分宜镇、杨桥镇,养殖面积达1900亩。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我县推广渔稻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高老家乡韦洼村实施"渔稻混作、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总面积650亩,鲈鱼养殖面积200亩,常规鱼面积310亩,渔稻综合种养140亩(其中养殖河蟹30亩,稻田110亩)。实施渔稻综合种养,在稻田养殖河蟹等水生经济动物,水稻可以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生活、栖息、防暑、蜕壳的环境;河蟹不但能将稻田中的野杂草、水生植物和蚊子幼虫等吃掉,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正全国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2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历史悠久,发展较快。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应用面积达到1200万亩。其中,"稻虾共作""稻鳖共作"等种养模式,亩均纯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最高超过万元,比单一种稻纯利润高3倍,甚至10倍以上,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促进了稻、渔、田的绿色、高效、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产业链发展现状全市养殖面积77万亩,水产品年产量19.6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62.29亿元。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97万亩(其中稻虾面积19.52万亩),稻渔产量2.44万吨,产值8.13亿元,全市小龙虾产量在1.2万吨,总产值约3.6亿元。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靠前的分别是枣阳市、襄州区、老河口市。2020年,枣阳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为21万亩、4.39万吨;  相似文献   

15.
<正>1月5日,在寒风细雨中的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田野上,4台挖掘机和10多个工人正在开挖稻田环沟;而在冰冷的沟壑深处,数万尾虾苗正抱团过冬。这里是广西万亩稻田综合种养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广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桂平维军生态农业公司全额投资的大型农业产业项目。该项目农渔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2018年11月获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海洋大学颁发的绿色生态奖;2018年12月27日以高分获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称号,成为广西获此荣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稻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3600多万亩,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稻渔互促、稳粮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指导各地利用高标准农田、冬囤水田等资源,依托新技术新模式向传统稻田资源要效益,大力发展继承传统稻田养鱼优势并推陈出新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为渔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2018年,四川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相似文献   

17.
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调结构,稳增长,发展现代渔业的总要求,今年孝感市渔稻综合种养推广掀起了热潮,全市召开了渔稻综合种养现场会,推广渔稻共生,鳅稻共生,虾稻共生,鳖稻共生综合养殖模式,举办了渔稻综合种养特色培训班,成立了渔稻综合种养技术服务队,从渔稻共生试点到大面积推广示范,在过去的养殖基础上,现在渔稻综合种养有了明显的变化。推广渔稻综合种养的作用,要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模式,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对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十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在对稻渔养殖模式内涵特征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坚持稻渔综合种养为龙头,推动现代水产业发展1.科学规划,长远布局。高水平编制《隆昌市稻渔综合种养五年规划》,建立"三级园长"工作制,成立现代农(林)业园区发展服务中心,实行"市创国家级、省级园区+镇建市、县级园区+村办一村一品示范园"三园联动模式,建成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内江市级2个、县级4个,形成稻渔产业规模14万亩,稻田虾产量占四川省总产量21%。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荔浦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先后为修仁镇建陵片区建设的50亩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新坪镇凤岗村片区建设的50.6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发放禾花鲤鱼苗750kg,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修仁镇建陵片区的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以"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经济"的模式,鱼苗投放后由广西荔浦祥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修仁镇建陵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经营管理,将推动村集体经济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