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贫困县旅游资源现状我们在讨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现状之际,首先来搞清楚什么是旅游资源这个概念。资源一般指天然的资源,而旅游资源则指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而出现的专业术语。旅游资源意味着旅游产业可以产生出经济价值的旅游对象物,是旅游产业的物  相似文献   

2.
基于“两型社会”背景的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资源有着较明显的群体优势,营造城市圈亲水型的景观,构建水体旅游发展体系,是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要求,对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做了对策分析,指出其在盘活地方水体旅游资源存量、促进新型水景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是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及潜力的重要指示器.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2010年吉林省 A 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吉林省 A 级旅游景区密度呈现东西弱、中部强的“哑铃型”的空间特征;A 级景区在空间上因资源禀赋和交通节点等因素的驱动,形成6个集聚区.集聚区空间分布不平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笔者认为旅游景区空间应采取“一心”、“四域”、“五轴”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现代旅游的大趋势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游乐型”转向“文化休闲型”,人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姿多采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是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对于保持云南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对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旅顺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丰富的历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和链接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重要依据提出了分季节、分线路、分区域的旅顺旅游“三三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梅花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 ,山、林、湖、瀑布和温泉是梅花山旅游区五大自然旅游资源 ,本文试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表明 ,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驰名全国 ,旅游资源组合较好 ,地域分异较明显。提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潜在价值巨大 ,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可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城游憩带是近年来大城市郊区旅游发展的新现象,其以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及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进行界定,结合实际将其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区两带”,即城市中心旅游区、近郊游憩带、远郊度假带。通过实地调查,列举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主要旅游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哈尔滨“一区两带”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近郊游憩带和远郊度假带的旅游资源具备二级开发潜力。两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结论。为今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梅花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山、林、湖、瀑布和温泉是梅花山旅游区五大自然旅游资源,本文试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表明,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驰名全国,旅游资源组合较好,地域分异较明显。提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潜在价值巨大,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可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冈市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武冈旅游开发环境条件、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讨论了武冈市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促销策略,提出了“一山一城一湖和特色旅游商品”的旅游开发思路,同时简要论述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协调发展,对武冈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三亚市西岛文化旅游区独特的地域优势、厚重的红色革命资源、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海洋资源,为西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天然的区域优势,形成西岛旅游文化乡村振兴的品牌。但西岛的旅游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鉴于此,构建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促进西岛旅游文化发展的关键。构建“红蓝绿”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红蓝绿”游览方式,拓宽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渠道,展示西岛旅游新的风貌,将是促进西岛文化旅游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背景出发,对南澳乡村“红+绿”旅游模式创新实现低碳发展进行研究。南澳拥有丰富的乡村“红+绿”旅游资源,在各种政策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各种机遇和挑战背景下,需要以绿色低碳理念引导红色旅游模式的构建、丰富“红+绿”旅游模式的形式与内涵、拓展低碳红色旅游广阔市场等层面不断创新乡村“红+绿”旅游模式,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丰富,经济状况良好,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应树立“大旅游”观,统一打“中原城市群旅游”品牌,联合宣传营销,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同时加强政府主导,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中原城市群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林区林业企业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使林区陷入“两危”的局面。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开展森林旅游是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1.转变观念,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建国以来,我国林业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是造林和采伐,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挖坑、栽树、砍木头”。在这种利用方式的作用下,全国森林面积锐减。我省是一个林业大省,同样也面临着上述困境。因此,应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森林的多效益特性,改变过去单一经营的局面,把开发森林旅游资源作为林业企业发…  相似文献   

14.
农村旅游扶贫的适应性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毛勇 《农村经济》2002,(10):63-65
旅游与反贫困的直接相连是国际上近几年的新议题。其中 ,以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的“Pro -PoorTourism”(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 ,简称PPT)为代表 ,在我国则被称为旅游扶贫。旅游扶贫的含义就是在贫困地区通过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 ,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 ,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贫困地区产生 ,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向农村转移 ,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从而使其脱贫致富。应该说 ,旅游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优选…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地理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索道省”“桥梁省”“公园省”。通过调研贵州旅游与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对贵州旅游产业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以及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森林旅游生产经济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旅游具有联合生产特性,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时,应该考虑其它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最终产品具有无形特性和消费者逆向流动特性。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是旅游者的心理满意,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旅游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消费者必须逆向流动到林地去消费这些“商品”。森林旅游包括准备、出发、游乐、返回、事后再现阶段,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决定森林旅游的整体交易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旅游资源产权发展存在障碍的分析,提出了黑龙江未来旅游资源“两权分离”发展的初步构想,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家战略引领和地方规划助推的双重背景,近年来河南依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如省内8个沿黄城市发展差异化程度大、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到位、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为此,应坚持贯彻国家战略,遵循地方“1+3”发展规划,缩小城市发展差异;跨界学习河南卫视“出圈”思路,跨省学习优秀发展案例,力求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发;根植河南文化土壤,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新名片,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临安是“大树王国”天目山所在地,又是钱武肃王的故里。继去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首届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和中国天日山森林旅游节后,今年9月20日到27日又将举行中国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大姚县昙华乡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悠久,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把昙华从一个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大乡变为彝族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强乡,既有必要,也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