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养殖品种的不断优化,黄颡鱼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黄颡鱼病害较多,尤其是池塘精养病害易发生,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2017年黄颡鱼全年12个月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华中地区为例)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学习借鉴。养殖户可以根据此年规律总结出各种鱼病发病时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预防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且数量供不应求。我县从事黄颡鱼养殖的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黄颡鱼养殖者的效益却是千差万别。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当地从事黄颡鱼养殖户的技术指导与实践,积累了一些黄颡鱼养殖关键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池塘选择养殖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源、交通便利、有完善电力配套设施的地方。池塘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水产品,深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作为淡水性鱼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养殖技术成熟,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现将黄颡鱼的高产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因此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坦、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肉质鲜嫩可口、肉多刺少、肥而不腻,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可食用鱼类。但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例如出血病,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分析黄颡鱼发生出血病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科学养殖黄颡鱼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应当重视的问题。一、黄颡鱼的养殖条件1.池塘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求不是很高,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养殖数目而定,养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湖县自2009年开始进行了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要求不高,面积3~10亩的零星小塘均可用来饲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水深1.5m,并每5亩左右配备一台2.0kW增氧机,以保证不发生缺氧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7.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黄颡鱼作为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养殖品种,养殖形势看好,但要取得池塘养黄颡高产高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选择条件较好的池塘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以利操作管理。水深保持1.5-2m,有独立进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8.
<正>武汉市江夏区国营邓家洲养殖场位于江夏区区山坡街,是邓家洲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区。在2014年被评为江夏区科技示范基地,是江夏区黄颡鱼主产区,“黄优1号”黄颡鱼池塘养殖面积超过5000亩。养殖户方明金承包邓家洲养生大规模病害,减少渔药用量,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
一、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1、池塘条件(1)水源和水质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黄颡鱼成鱼对饲养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  相似文献   

10.
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是各地近几年来大力开发养殖的优良鱼类,尤其是前者比后者生长快,个快大,具有更好的养殖生产性能。2002年,我们与仙桃市五湖渔场一养殖户开展了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池塘混养高产试验,取得亩产成鱼725kg的好成绩。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口,长方形,东西向,面积6亩,池深约2m,池底淤泥20—30cm。池旁有水渠与外河相连,进排水方便,水质较好。池中还配备一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鱼种放养放种时间2002年1月下旬。瓦氏黄颡鱼种600kg,10000尾,平均规格60g/尾。黄颡鱼种400kg,20000尾,平均…  相似文献   

11.
<正>"18221"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就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在1亩养殖水面中生产黄颡鱼800斤、鳖200斤,产值2万元,利润1万元,是一种典型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8221"模式因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连续五年被列为湖北省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及池塘等内陆水体的黄颡鱼属中常见的养殖种类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江黄颡鱼等。近年来,随着黄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下面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可大可小,但池塘应尽量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大溪河水产开发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开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2001年池塘主养面积112亩,亩平产量162千克,亩效益1410元。混养面积308亩,亩平产量36.8千克,亩平效益46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6月13日,顺利通过了由省、市水产主管局组织的水产专家的验收鉴定。总结两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黄颡鱼池塘主(混)养技术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5.
<正> 为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于2001年在18亩蟹池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起捕销售后核算,与同期单养河蟹相比,每亩水面增收233元;2002年又在600亩蟹池套养黄颡鱼,黄颡鱼平均售价每公斤15元,同比增收238元;2003年在全县万亩蟹池成功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鱼(以下简称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笔者总结多年养殖经验:选择面积2~5亩的池塘,水深1.2~1.8m,放养前彻底清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因其食性杂,亲鱼培育困难,且属无鳞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及养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养殖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掌握四个关键时期的养殖技巧。  相似文献   

18.
<正>黄颡鱼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作为重要的鱼类产品,其高产养殖技术需要不断研究,从而才能提高养殖水平,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黄颡鱼产品。一、黄颡鱼种养殖准备1.池塘条件: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池塘条件要求并不高,因此可以选择面积较小的池塘养殖黄颡鱼,但此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便于排水,一般情况下养殖水深1.5m 左右,同时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3-4月,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黄颡鱼主养地区均出现了黄颡鱼大规模死亡事件,其中一些池塘死亡率高于90%。历经惨痛的损失之后,黄颡鱼养殖户对春季养殖管理越发重视,然而2021年寒潮多次到来,温度起伏较大,这些对经历漫长冬季消耗、体质减弱的黄颡鱼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水产品市场的发展变化,近几年养殖黄颡鱼的逐渐增多,养殖品种有黄颡鱼"全雄1号"、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普通黄颡鱼等。其苗种来源大多数为正规苗种场人工繁殖的卵黄苗和开口苗。据我们养殖点及周边养殖户黄颡鱼养殖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发花"(即鱼苗下塘)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大多数养殖户只有20%~30%,仅少数养殖户达50%~60%,有的甚至"全军覆灭"。黄颡鱼"发花"看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