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墒沟式稻田养鱼技术是墒稻沟鱼式稻田养鱼技术的简称。该技术是结合水稻条栽管理技术发展形成的稻田养鱼新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稻鱼产量高等特点,是保山地区目前主要推广的稻田养鱼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休稻养鱼析     
稻田养鱼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耕作上经历了稻鱼兼作、稻鱼轮作、稻鱼笋、稻鱼果、稻鱼藕、稻鱼蔬、稻鱼鸭等多种形式。在水体空间的利用上经历了平板式、沟垅式、沟厢式、沟凼式等。这些稻田养鱼模式,都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基础,以稳粮增收为前提,本着稻鱼共栖共生、互惠互利、致富农民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3.
水田半旱种稻养鱼经济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开江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分布很广。近几年来,稻田养鱼有较大发展,全县养鱼稻田面积至1984年达5,025亩,占宜养鱼稻田的10.0%以上。利用潜力很大。但从稻田养鱼的产量来看,大面积亩产仅20斤左右。因此,在发展稻田养鱼的技术方面需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引进适用技术,以提高稻、鱼的单产和总产。为此,自1983年起,开展水田半旱种稻养鱼,实现稻鱼双丰收。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稻田养鱼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稻鱼共生,二是稻鱼轮作为了探索稻田养鱼新的模式,2007年6月至9月笔者进行"稻—灯—鱼"技术试验,现将试验过程与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稻田养鱼一般每亩可产500公斤稻50公斤鱼,是一项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应用。解决好养鱼稻田“施化肥、施农药、浅灌晒田薅秧”三大矛盾,是获得稻鱼双丰收的关键。其巧解稻田养鱼矛盾有三法: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自古就有稻田养鱼的生产习惯。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由于产量低,一般用来自给自足,很少形成商品。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行稻鱼沟凼模式,使得当地乡民经济条件明显改善。稻鱼沟凼模式是通过在稻田进行开沟建凼,对传统稻田养鱼模式进行了升级。开沟建凼对鱼来说,稻田的空间丰富了,浅水区利于鱼苗的生长,而到了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7.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农村各地又在水稻种植。但在余姚市陆埠镇郭姆村的一片稻田里,和往年不一样的种植景象是在稻田的四周出现了一条灌进了水的大沟,而一群人也在水沟边忙活。原来,这片稻田正在实施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原本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的在水稻田中开挖鱼沟、鱼溜,进行鱼类养殖的稻鱼兼作的生产方式。余姚市鼎绿生态农庄员工顾师傅说,当地实施的是稻鳖共育的种  相似文献   

8.
于都县推出稻田养鱼新举措谢连根为了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的稻鱼工程,加快稻田养鱼的发展步伐,使之成为于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奔小康之路。1996年,于都县下达了稻田养鱼面积6万亩的目标任务,其中高标准的稻鱼工程面积3000亩,并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1.开展...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发展迅速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稻田养鱼发展迅速。据统计,1998年温州市稻田养鱼面积逾15万亩,年产鲜鱼3000吨,产值6000余万元。今年该市稻田养鱼面积有望突破21万亩。温州市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在不改变水稻田基本性质的前提下,适当...  相似文献   

10.
1充分利用资源,实行种养结合多元复合生产目前讷河市稻田养鱼虽然面积不大,但质量很高,已由鱼沟鱼溜、稻鱼双元结合式发展到垄稻沟鱼式和田凼式等多元化立体养殖模式,即稻鱼豆菇萍、稻鱼猪獭、稻鱼禽芪等种养多元复合立体生产,有效地提高了稻田生产效益。讷河市稻...  相似文献   

11.
万载县黄茅镇地处边远山区,紧邻湖南浏阳。稻田养鱼是该镇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以往采用的平板式放养模式,没有很好解决稻鱼共生矛盾,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去年,该镇在原有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实施“稻鱼豆”工程立体种养技术模式。为了了解...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可使稻丰收鱼高产,是一项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应用。“防逃难、施肥难、用药难”是稻田养鱼的三大难题。解决好“三难”是获得鱼稻双丰收的关键。巧解稻田养鱼矛盾有三法:  相似文献   

13.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种养结合,稻鱼共生、稻鱼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是将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最佳效果。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增粮、增肥、增鱼、增收和节地、节肥、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同时稻田综合种养有利于稻田除虫、除草、保肥、增肥、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渔业部门在当地传统稻鱼共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稻鱼共生系统项目,探索出一套"千斤稻百斤鱼"的沟坑式稻田养鱼新模式,有效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正稻田养鱼在我国历史悠久,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同一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获得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后,有利于稻田灌溉,防洪抗旱,有利于调节稻田的地温,增加溶解氧,促进微生物增长,加速有机物分解,使土壤养分转化率提高,增加水稻分蘖数,提高稻谷产量。稻田养鱼节约成本、节省劳力、增加鱼产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政策技术物质三配套稻田养鱼效益好──新合乡重视开发稻田养鱼初见成效邻水县新合乡,近年来针对地处平坝、田多土少、灌溉较便的优势,大搞福田开发,推行稻田种精养鱼,实现了稻鱼双丰收,促进了该乡经济的发展。1994年全乡稻田养鱼2600亩,共产水稻43万公斤...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由传统的“平板式”发展为“田由式”、’‘垄稻沟鱼式”、“沟、厢、由鱼式”的养鱼工程。近年来,水产科技人员与渔农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简单的“由、沟”工程建设融进了现代稻田养鱼工程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为‘旧埂,田块,栏鱼棚,鱼由,鱼沟,排洪与进水系统”的五大基础工程建设有机的结合;并把笼统的粗线条的单块鱼田工程提高到适合不同名、优、特水生经济动物类养殖新技术与水稻旱育秧栽培、抛秧栽培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稻、鱼、蟹,稻、鱼、虾,稻、鱼、鳖、蛙等结合起来;与中低产田改造、冬国水田改…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全州禾花鱼的历史渊源全州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桂东北地区就有了稻田养鱼的记载,到唐末五代利用稻田进行稻鱼生产已较普遍,清代乾隆盛世时曾把全州县的"禾花鱼"列为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稻田种养有悠久的历史。据1700多年以前的《魏武四时食制》记载,那个时候稻田养鱼在汉中、成都等地就已普遍存在。但建国前稻田养鱼发展缓慢,建国后,稻田养鱼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稻鱼共生理论的提出和水产部门的倡导,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大面积稻田养鱼,呈现蓬勃发展之势。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20.
<正> 稻田养鱼改变了稻田的生态环境,阻止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外溢,增大了稻田对日光能的利用率,发挥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负载力”,提高了生物生产力,获得了稻鱼双丰收。过去的稻田养鱼基本上只停留在维持水域生态平衡,利用稻田的原有初级生产力进行粗放粗养的水平。随着淡水养殖业和水产科学技术的提高,近二十年内我国的稻田养鱼得到迅猛发展,稻田养鱼技术的内涵也不断地得到充实而日渐丰富。就稻田养成鱼而言,已将传统的稻田“粗放”养鱼与现代的池塘“精养”统一于稻田小生境之中。那么稻田养成鱼如何实行精养呢?我们说,稻田养成鱼也要坚持“水、种、饵、管”四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