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指利用占池塘面积2%~5%的水面,建设具有气提推水增氧、自动投饵系统和集排污装备的系列水槽作为养殖区进行类似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实施智能化水质在线监测、工业化管理,并对其余95%~98%的水面进行适当改造后作为净化区,对残留在池塘的养殖尾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和放养经济鱼、虾、贝类,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养殖周期内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提高整体综合养殖效益。它是传统池塘养  相似文献   

2.
正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也称为跑道养鱼,该模式是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集成了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与普通池塘养鱼技术,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通过机械造浪造流,在整个大池塘里形成环形水流,水流流经水槽,能在"跑道"内对水产品进行集中喂养,又能利用水流将排泄物集中到一个槽内统一处理,从而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宁夏渔业部门出实招推进供给侧改革,水产养殖企业主动更新发展观念积极探索,结合本区实际,重点支持示范推广设施温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宽沟深槽"稻渔综合种养和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节能减排增效效果显著。今年,通过进一步总结和探索,将"宽沟深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和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结合起来,拟在  相似文献   

4.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各级政府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和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关注,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减少自身污染,已成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俗称"跑道鱼"养殖模式)是当前浙江省主推的高产高效、新型生态的养殖模式之一,通过在池塘内设置一定数量长方形养殖水槽,将养殖品种集中"圈养",并综合集成增氧推水、集污、  相似文献   

5.
<正>为探索新型的池塘养殖模式,璧山区特引进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2015年底至2016年,重庆市璧山区祖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改造池塘50亩开展了湘云鲤、抗病草鱼、建鲤多品种主养的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此次试验池塘面积约50亩,经多年养殖后,池底淤泥较厚,厚度为70cm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m左右。2016年1月份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发阳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为了水产养殖转型,调整结构,适应市场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D2016-12),开展了池塘改造、水槽、集排污系统、污水处理、动力配套等生产设施建设,开展了鮰鱼、黄颡鱼、草鱼、加州鲈和镜鲤等品种养殖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助推山区渔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生态环保、生产可控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生态循环水养殖技术,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目前,全国已有10余个省(市)示范应用流水养殖槽2000多条,推广面积3万余亩,有力助推渔业转型升级,是现代渔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在推广应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山区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圈养模式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何绪刚教授团队基于“能时时打扫池塘卫生”理念设计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圈养桶、增氧曝气系统、集排污系统、尾水处理净化系统等设施。养殖对象集中管理在圈养桶内,排泄物和残饵均随水流集聚在桶下部的锥形集污区,底部排污系统随时将集聚的粪污残饵抽取到岸边的尾水净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如果池塘水质受到污染,鱼就很容易生病,稍不留神,养殖户就会遭受重大损失,而微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新技术可彻底解决这些难题。这项技术利用增氧设备、推水系统以及吸污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更重要的是,鱼的品质、产量都有了保障。鱼粪在得到循环利用的同时,养殖效益也得到提高。目前,玉林市已有4家企业引进微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新技术,其中福绵鑫坚集团5条水槽已投产。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在我国淡水养殖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淡水鱼养殖中大宗养殖品种之一。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病害多、产量低、效益差、对水质污染较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渔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已逐渐由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玻璃钢池循环水养殖、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稻鱼综合种养等现代渔业养殖模式所替代。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人工配合饲料的推广,彻底解决了草鱼饲料短缺之问题,对草鱼的投放量也就越来越大,池塘产量大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却常有发生,为探明其原因,我们结合"重点池塘养殖区水环境监测"项目,通过对照测试数据分析,与养殖密度有极大关系,采取保持适度密度,结合换水、增氧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亚硝酸盐中毒而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利用池塘主养草鱼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提高了草鱼的品质,从而大大增加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技术具体如下:一、前期准备首先,进行池塘清理工作。放干池塘内的水,将底部的杂物、剩余饵料、鱼类粪便、腐殖物及多余淤泥等清除后对池  相似文献   

13.
<正>草鱼是我县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但由于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不仅影响了草鱼的品质,还制约了草鱼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科学利用资源,实施鱼类健康养殖,生产安全水产品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主题。为进一步提高草鱼养殖效益,探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在提高草鱼养殖效益方面的可行性,笔者在峡江县农业科技园进行了草鱼池塘健康养殖试  相似文献   

14.
<正>脆肉鲩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其以广东中山市养殖规模最大。但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山东地区未见报道。2010年济宁市渔业监测站完成了"草鱼脆化及品质提升综合技术研究"课题,与鱼台县鲜安渔业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对草鱼池塘脆化技术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池塘面积为10亩,水深1.5-2.0m,周围无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  相似文献   

15.
薛勇 《农家之友》2004,(5):43-43
近年来,由于部分鲤鱼、鲫鱼品质下降,很多养鱼户把目光转移到了草鱼养殖上。下面介绍其高产技术:一、草鱼的套养草鱼作为套养品种,可在任何池塘中养殖,但必须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严格控制套养比例。一般淤泥墩厚、水源无保证或靠近村边的老池塘,其套养量应掌握在每亩不超过120尾为宜,饵料应以投喂各种青饲料为主。为解决草鱼与其他品种争食的矛盾,每  相似文献   

16.
<正>我县池塘草鱼养殖量占淡水养殖的60%,因其具有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等养殖特点,而且草鱼肉质鲜美厚实,价格适中,所以利用池塘进行草鱼的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池塘草鱼养殖技术。一、草鱼的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36℃夏伏酷暑,骆马湖畔的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刘宅村标准化水槽前,近1万尾草鱼挤得密密麻麻,欢动跳跃着等待饲养员喂饲料。村支书孟旭正在组织村民提水增氧,加大换水频率。"这方水槽,长26m,宽5m,面积仅130m~2。"学会动水养鱼新技术后,村民和孟旭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每个水槽可养草鱼1万尾,鲫鱼3万尾。这片面积100亩的‘厂房’,可养殖50多万kg。若用传统的池塘、网围、网箱,最多也只能养10万kg。产量足足提升了5倍!"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08年以来,福建省开始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探索草鱼健康养殖技术,笔者在清流县嵩溪镇开展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在4口面积36亩池塘分别投放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团头鲂等鱼种29520尾,经过330天的饲养管理后起捕销售,共收获商品鱼37494.5kg,平均每亩产量1041.5kg,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笔者从山西省政府获悉,我省出台《山西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我省渔业养殖空间进行"三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划分,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有效合理利用养殖空间,有效保护养殖生态环境,实现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本研究在夏秋换季时对草鱼和黄颡鱼精养池塘溶解氧进行了昼夜监测,以掌握不同天气条件下华中地区草鱼和黄颡鱼精养池塘溶解氧日变化规律,为养殖过程中及时调整增氧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池塘和放养情况实验地点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华中区池塘养殖示范基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崇湖渔场。池塘东西朝向,面积4亩,池深3m,池塘边斜坡与深度比为1.5∶1。草鱼每天上午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