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虽然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它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尚未被初学者认识和掌握。笔者结合本县这几年养虾实际,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供广大稻虾种养的农民朋友参考:一、稻田整理及防逃设施虾稻综合种养重点是选址,必须是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进稻虾产业发展,2018年黄石市在某基地开始实施稻虾生态养殖。根据湖北省稻虾养殖定义,稻虾生态种养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技术。笔者正好经历了该基地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为期1年多的稻虾生态养殖全过程,现将该养殖实践情况总结如下,以期为广大水产从业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长臂大虾,原产于东南亚的经济虾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虾体粗壮、肉味美、可食部分多、生命力强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笔者在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过程中,认为一些技术问题值得引起养殖者重视,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克氏原螯虾即人们常说的龙虾,因其经济价值日渐提高,近年来我市养殖户已自发地开始了该虾的人工养殖,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调查,主要原因是该虾的养殖技术不够成熟,养殖户的有些做法违背了龙虾养殖效益。笔者认为龙虾养殖须严把“五关”。  相似文献   

5.
<正>虾苗、水质、饲料是养虾的三大关键因素,笔者在水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探讨,结合养虾多年的心得体会,认为水质管理思路不清晰、管理不到位是养虾失败一个很重要原因。现在养虾通常是高密度控水养殖。但以藻类、有益菌、增氧机为标志的高密度养虾新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市稻渔养殖发展迅速,2023年养殖面积已达28余万亩。育养分离、稻虾连作等养殖模式共同发展,其中无为市乡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稻虾连作实现年亩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笔者实地调查,分析了该公司稻田工程、苗种放养、饲喂管理、水质调控、捕捞销售、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虾主要敌害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克氏原螯虾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敌害和疾病也越来越多。于是笔者近年来对克氏原螯虾病害进行了调查、试验和总结,现介绍如下:一、敌害1、鱼类危害克氏原螯虾的鱼类可分  相似文献   

8.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ur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1918年左右移植到日本的本州,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南京,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无论江河、湖泊、池塘及水田均能生活,其生命力极强,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适宜它生存和发展,甚至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  相似文献   

9.
<正>水草在小龙虾养殖池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直接关系到虾的规格、品质和产量,决定着小龙虾养殖的成败。因此,广大养虾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池塘养虾实践,对水草栽种方法与常见问题处理措施进行了小结并简介如下,供养虾者借鉴参考。一、水草的主要作用1.天然植物饵料水草具有鲜、嫩、脆、滑的特点,是小龙虾天然的植物饵料源。此外,水草密集  相似文献   

10.
<正>红螯螯虾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大型淡水螯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南螯虾科、光壳虾属,中文学名为四脊光壳南螯虾。1991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率先从澳大利亚引进,1992年在湖北和广东两地驯养、繁育成功,并向全国推广。为了对该虾的繁育、养殖积累一些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我们对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2005年3月至翌年4月底在雨花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进行了罗氏沼虾与青虾双茬轮养试验,在20亩鱼池中共产出罗氏沼虾、青虾3650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罗氏沼虾和青虾高产、高效的养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推进"水产产业+旅游"工程,是继前期举行招商融资项目签约仪式后,以实际行动落实湛江市委、市政府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实现五年崛起战略部署的又一重大举措。带着该工程的相关问题,笔者采访了工程主办方负责人——湛江市对虾协会会长、市中鑫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土金,与他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一、"水产产业+旅游"是水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就笔者提出的该工程构想的现实背  相似文献   

13.
正嘉兴市是浙江省罗氏沼虾主要养殖区域,约占全省50%以上,由于近几年南美白对虾产业受苗种、病害等影响,日益萎缩,很多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转养罗氏沼虾,罗氏沼虾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推进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在此作一综述,以供大家探讨。一、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发展历史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它具有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 贵刊今年第19期登载的湖北潘立兵同志写的《蟹鱼混养忌养虾》一文,读后有感。在江苏上海一带的读者中也引起了不同反响。此文可能会给广大养殖户,特别是一些新发展的养殖户一个误导。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广大水产养殖户都不推自广地接受了蟹虾混养模式,而且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蟹虾混养好处: 一、蟹虾属于同一种底栖动物,它们之间的生活习性相同,摄食的饵料品种也基本相同。蟹虾的经济价值都很高。因此蟹虾混养与蟹鱼混养利大于弊。根据我站的实践和调查,蟹虾混养  相似文献   

15.
<正> 淡水螯虾俗称蝲蛄、淡水龙虾,在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亚目。全世界现已查明的淡水螯虾有近500个种,分属于螯虾科(Astacidae)、蝲蛄科(Cambaridae)和南螯虾科(Parastacidae)。它是淡水甲壳动物中个体最大和寿命最长的一个类群,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广和繁殖率高的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相继推行了封闭半封闭蓄水养虾、淡水卤水勾兑养虾、渗地下水养虾等不同的精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确有些养虾单位和虾农,尽管采取了精养模式,却精养不精,年复一年,养殖产量低、效益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经营者,一是对精养认识模糊;二是不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技术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势必丧失养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对虾精养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我们应在如下4个方面加以注意。①对虾死亡的原因,不能全归结于病毒病所致;②适时适量投喂优质饲料,是保证对虾正常生长的需要;③精养技术规范不能只讲在口头,更要落实在操作中;④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是对虾精养成功的关键。只有在以上4个方面加以注意,对虾精养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脆弱性是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贫困的重要表现,识别和降低农户的脆弱性是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性脱贫问题的关键。[方法]文章基于湖北、湖南、安徽3省97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对其脆弱性的影响。[结果](1)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能切实降低其脆弱性,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较未采纳时脆弱性降低280.659%,未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采纳该技术脆弱性将降低44.255%。(2)非农就业水平在农户技术采纳和脆弱性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3)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服务便利性及村庄特征均会显著影响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决策和脆弱性。[结论]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能有效降低其脆弱性,但随着农户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稻虾户反而更脆弱,因此要完善农技推广机制,健全非农就业保障和帮扶机制,进而发挥稻虾共作技术长效脱贫功效。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合浦县党江镇地处南流江入海口,地下咸淡水资源丰富,采取打井抽取地下咸淡水实行半封闭的小面积养虾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连年养虾获得大面积丰收,促进了党江养虾业快速发展。笔者现将他们做法和经验作以下总结,以便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3)病害在高温天气,低气压、倒藻和反底现象较为严重,虾长期处于亚缺氧状态,偷死和白便在这种天气下较常见。(1)偷死在2016年第一波高温(2016年有两波高温天气)的时候,基地6行6号塘出现倒藻后的第3天也出现有偷死的情况。当时检测指标,发现早上5-6点溶氧含量在3-4之间,撒网检查虾,有个别虾体色微红和鳃水肿。综合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倒藻后,藻类的产氧能力低,虾处于亚缺氧环境里本身就应激,加上水温突然升高,虾产生了双重应激反应。笔者采  相似文献   

20.
正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澳大利亚,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入我国试养。该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嫩,外形酷似龙虾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市场所接受。由于该虾产卵量低、受精卵孵化时间长、亲虾需加温过冬等因素,造成苗种价格偏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发展。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曾是青虾养殖基地,2016年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澳洲淡水龙虾种虾,开展苗种繁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