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看来主要有三方意见。一方以吴敬琏,樊纲为代表,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全面过热:一方认为,国经济尚未出现全面过热,但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其中对于全面过热的潜在威胁又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稍微乐观一些,有人稍微悲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过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经济发展的热浪中银行业扮演了鼓风机的角色,为过热的经济加温助燃。过热的经济环境迫使国家采取紧缩政策等一系列宏观控制措施。商业银行要自觉地实现角色的转变,扮演消防员的角色,为过热的经济降温减薪。  相似文献   

3.
唐旭 《中国金融》2004,(17):69-69
对于近两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总是不能避开总体“过热”还是局部“过热”的争论,不管是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是国际上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4.
客观分析价格传导机制 灵活把握金融调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斌 《中国金融》2004,(8):30-32
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简单地说有三种观点:过热、不热、局部过热。我仍然坚持去年九月间提出的观点: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总体上说,是基本良好的,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存在过热的倾向;对贷款迅猛增长要予以充分关注,但不至于担忧马上会引起像1986年、1992年那样的严重通货膨胀,更不要简单地  相似文献   

5.
区域性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或过热,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房地产市场走势作出总体判断,从而分析了区域性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基本特征、主要成因和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管理》2004,(4):26-26
在关于经济是否过热问题上,厉以宁和萧灼基都对“过热说”不以为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指出中国经济有两个特点,一是怕冷不怕热,二是刹车容易启动难。他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中国经济的抗寒能力比较差,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一点,各种问题马上都出来了,而经济稍微热一点却不要紧。萧灼基的观点是,当前国内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看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家正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来促进经济的软着陆,抑制经济过热、投资过热的势头。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为配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逐步压缩过热行业上的信贷  相似文献   

8.
记:去年4月,汽车被国务院纳入了制止过度投资的几大行业中,这说明汽车业的投资过热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您觉得汽车投资过热的状况在今年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背后:原因、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莹 《南方金融》2004,(11):13-15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房地产问题逐渐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该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将房地产过热原因归结为八大因素,并就房地产过热对宏观经济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治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并不必担心“过冷”,还是需要高度警惕“过热”。短期内双稳健的政策是调整产能过剩,防止新一轮投资过热的关键政策手段;而中长期而言,深入市场化改革才是解决市场失衡,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2004年是宏观调控年。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过热以及某些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国家及时进行了宏观调控。其中。房地产业作为过热的行业之一,国家从信贷政策以及土地政策等方面采取了较为严厉的调控措施。请谈谈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财政监督》2004,(7):4-6
当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的时候,全世界的眼睛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势。近段时间,社会上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等价格上涨迅速行业已过热的说法十分流行。那么,中国经济目前的过热情况到底如何呢?作为负担着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什么措施来为过热经济“降温”呢?本期本刊视点采撷了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以及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调控手段,以求寻得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陈轶丽 《理财》2004,(7):49-51
投资过热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界议论较多的话题。本文从投资过热的表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产生的原因等几个方面作了颇有见地的分析.值得关注此问题的人士一读。  相似文献   

14.
曾建中 《海南金融》2003,(11):24-27
针对当前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房地产过热的倾向,笔对海南省房地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旨在对当前海南省房地产走势进行客观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市场产销两旺,投资建立在有效需求之上;价格合理,没有脱离实际价值。但容易引起房地产泡沫的高价房、高档别墅有制冷过热的迹象,需要加以关注的防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上级有关部门5月17日布置、21日完成的一个快速调研项目。现把部分内容刊载供大家参考。文章总结了钢铁、电解铝、汽车、水泥和房地产业2003年以来发展、过热的基本情况,认为产业结构演进进入新阶段导致的资本品需求急剧增加、城市化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结构升级是导致过热的需求因素;面对新一轮经济增长,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供给不足,导致价格飞涨,加上各种投资优惠,短线投资增加,是导致过热的供给因素,并进一步导致需求激增,供求互动,投资过热;分析了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对行业过热的影响;几大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国企改制慢、非国有投资行为略显不成熟、地方政绩导向下短期行为严重是过热的体制因素;导致过热的国际因素是国际经济复苏,入世效应显现,但要警惕2002年叫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论调是否又在一夜之间掉头提出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调。并从预算软约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代际遗忘与竞争压力、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金融泡沫向经济泡沫的转化等方面找寻了过热的理论逻辑。文章认为这轮增长中的行业过热是宏观问题与体制问题、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国有问题与民营问题、政府问题与市场问题、实体经济问题与虚拟经济问题、内部均衡问题与外部均衡问题交织在一起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增长中的行业过热,对调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审慎和理性,力求节奏上的前瞻性(2003年9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提前发出信号)、结构上的针对性(以过热产业、违规企业和地方以及信贷膨胀过快的银行为主)、手段上的规范性(经济与法律为主)、方式上的间接性,调控能力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但是其间也有需要思考的问题,诸如行政干预型调控方式的复归风险;宏观调控的差别化;市场与宏观调控博弈的水平不断提高,出现较高水平的前瞻性反向操作,已经从被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展到了主动的”预期(上)将有政策,(下)提前行动”,这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半拉子工程、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与潜在的法律风险;政府诚信与政策的公信力等。最后,文章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履行好基本职责、扭曲失真的市场价格要恢复真实水平、政策组合是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宏观调控必须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加大惩处以确保中央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2002年房地产市场做了详尽分析,指出近几年总体上呈现理性、健康的发展态势,部分地区投资增幅过大,土地供应过量,价格上涨过快等不同程度的“过热”和结构性问题,存在较严重的市场风险。建议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防止房地产过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搞活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2004,(6):7-9
如何判断当前经济运行的趋势,经济是否存在“过热”,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铁道大厦也因是政协经济界委员的住地而吸引了众多的媒体。“过热”、“部分热”、“尚未热”三派的代表人物在这里面对面交锋。访谈中,专家们各持己见、见仁见智、共献良策。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06,(9):4-5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在过热状态中,高档商品住宅过量开发,中低档住房数量不足,房地产信贷依然过热,全国房价涨声一片,从今年5月份“国六条”开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实施供给结构和稳定房价的双向调控,近期,调控政策初显效应,房价上升幅度渐趋稳定,个别城市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两种政策搭配带来政府驱动的投资过热、重复建设、高消耗、高污染等不利问题。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适度从紧、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投资过热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中央提出了“双稳健”政策。2005年全国长期国债的发行由2004年的1100亿元减至800亿元。然而,从全国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并没有完全消退,“双稳健”政策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20.
1、部分地区房地产过热所带来的行业风险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房地产企业“强者逾强、弱者出局”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当国内外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时,必然会影响某一行业的发展,从而使相关的信贷产品风险增大。目前,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过热情况,主要表现为房屋空置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