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其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会计舞弊不同于会计错误。会计错误是因会计人员主观谨慎不够,业务能力的局限所致,而会计舞弊是会计人员故意为之的会计错误。  相似文献   

2.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指出:"本准则所称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报.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并指出:"错误主要包括:(一)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三)对会计政策的误用.舞弊主要包括(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3.
第一,会计过失与舞弊的区别。会计过失,是指行为人在会计记录、计算、整理、列等会计事项中违反了客观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原则而发生的过失,但行为人没有不良企图,纯属工作疏失所致。而会计舞弊,则是指当事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或账务处理时,为了窃取资财或其他目的,有意识地采取虚构业务、涂改和伪造单据、账册及报表等弄虚作假而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过失与舞弊的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对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不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引起会计信息危机,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笔者就此谈些看法和建议。一、资产“陷阱”现象《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这一定义没有真实反映资产的质量特征。资产质量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记录和报告。资产是企业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浅谈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负债观与损益观的区别 首先,资产负债观在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时,首先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确定,然后再根据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变化确认净收益。损益观则要求在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直接确认由其引起的收入和费用的变化,并得出该项交易或事项的净收益,然后再将之分摊计人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去。  相似文献   

6.
根据准则和制度的定义 ,或有事项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 ,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或有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 ,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何区分三者 ,是在进行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首要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指南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审计案件与迹象表明,舞弊事件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必须引起广大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一、舞弊审计的内涵舞弊审计是审计人员揭露那些有意歪曲记录及非法侵占资产行为的存在、范围及方法。舞弊包含一系列故意不正当和非法欺骗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一个组织外部或内部的人进行的,它可以使  相似文献   

8.
从上表可以看出,《条例》中会计六要素的定义对《准则》中会计六要素的定义有较大的调整,这一调整也使各要素的内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资产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即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比如: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购买交易才形成资产,而计划中的固定资产购买则不能形成企业的资产。同时,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如果企业不能拥有或控制能产生经济利益的某项资源,企业则不能将该资源作为资产。如企建国初期,我国会计主要仿袭前苏联的会计惯例,并未建立起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重大会计舞弊的特点 与一般会计舞弊相比,企业重大会计舞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舞弊人员的群体性。一般会计舞弊参与者仅为一个或几个人,舞弊者一般为会计人员,重大会计舞弊则大多是高管人员、业务人员、会计人员集体参与,有时甚至有政府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的人员参与。 2 舞弊范围的广泛性。一般会计舞弊仅限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造假,重大会计舞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有的是从材料、商品采购开始,到产品或商品销售、货款回笼为止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舞弊,有的是通过资产评估、资产重组或资产置换进行舞弊。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我国新旧审计准则中关于舞弊审计责任的思考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与旧的独立审计准则在舞弊审计方面进行比较有以下几点变化:1、新准则引入了舞弊三角理论指导舞弊审计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从舞弊动机或压力、舞弊机会及对舞弊行为合理化解释等方面进行关注,关注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包括虚假编制财务报表导致的错报及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不仅要关注财务报表舞弊,而且要关注侵占资产舞弊,因为后者也可能导致重大错报。  相似文献   

11.
论会计互证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统会计核算是基于一个会计主体内进行的,“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这使得现代传统会计核算只注重某一特定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而不重视相关的外部对应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核算从涉及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只涉及企业内部事项的会计核算和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只涉及企业内部事项的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事项发生的空间范围只限于企业内部,如固定资产折旧、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支付职工工资、商品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是指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空间范围同时涉及本企业和外单位,如商品交易、投融资、债权债务结算、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相似文献   

12.
会计舞弊中的货币资金舞弊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货币资金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凭证和尺度,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与企业经济交易或业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资金舞弊一直是会计舞弊中的主要形式。防范货币资金舞弊,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货币资金舞弊的种类和常见案例出发,深入分析货币资金舞弊的特点,并提出防范货币资金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邹军 《四川会计》1997,(10):3-6
情况对会计的影响○华东交通大学邹军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六号概念公告中指出:“影响一个会计主体的交易、事项及情况都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根源或原因”。传统会计是以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的原始成本会计制度,这就使得“情况”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仅就或有事项、资产减值、关联方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这些在会计业务处理判断中问题较多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和行为进行探讨。一、或有事项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一方面是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具体发生的时间或发生的金额具有  相似文献   

15.
牛晓叶  胡腾文 《上海企业》2023,(12):100-102
纵观过往财务造假案例,收入舞弊成为重灾区,相比于会计操纵类收入舞弊基于内部进行的手法,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通过外部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进行舞弊,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本文将对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的手法和基本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对此类型的舞弊展开识别,并给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务中对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能否进行正确划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以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定义为切入点,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划分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列举并说明经济事项中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一、二者在概念上是质与量的差别(一)相关概念的剖析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相应的,各自引起的变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指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个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是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目的是要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以及将在某一期间记录的收益或费  相似文献   

1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的特殊交易事项,该类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中主要涉及换入资产计量基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成本总额的分配等问题。第一,计量基础决定会计处理方法。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决定了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的计量基础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会计舞弊的动因会计舞弊是指会计核算中有意不如实记录经济业务的真相,或根本不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办理或记录经济业务,从而导致会计账簿记录和报表资料出现虚假的不法行为,它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一)会计造假舞弊情况严重1.利用时间性差异,也称为"截期舞弊",其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提前确认收益,另一种是延迟记录费用或负债。2.虚增资产价值。资产必须按照取得成本计价但企业可以通过以实物投资方式实现资产的增值。有很多方法可以绕过历史成本原则,使企业资产按现值体现在账面上。  相似文献   

20.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对交易或事项真实性的判断,按照会计要素定义确认、计量、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财务影响。根据帐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过程。而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212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严惩性已引起高度重视,现行《会计法》已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