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我国粮食流通中的主体,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从1995年国有粮食部门实施“两条线运行”以来,由于没有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真正分开,没有找到“政策性”与“商业性”的最佳契合点,使政策性业务没有真正体现和落实政策,商业性经营没有真正按价值规律经营,造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困难处境。政策性业务没有真正体现和落实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粮食政策不配套。国有粮食企业实施“两条线运行”以后,有关配套政策未能跟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粮食政策与粮食收购、销售、调拨、储运等各…  相似文献   

2.
“两条线运行”是1996年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一变革较过去经营形式的转换,具有本质的区别。它是粮食企业走出困境,迈向辉煌的良机,也是粮食企业面临新课题,迎接新考验的挑战。不管以什么心态面对“两条线运行”,它毕竟步履沉重地走过了一年多的历程。完善“两条线运行”政策,可以为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下基础。问题“两条线运行”涉及问题多,政策性强,非粮食企业一相情愿就能顺利实施。从实践看,是实质内容少,空头口号多。作为粮食企业,应该做到的“两条线经营”、“两本帐核算”,均已全部照办;但作为政府应解…  相似文献   

3.
基层粮食企业怎样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我们有如下思考:一、对“两条线运行”机制的认识“两条线运行”的总原则是:“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4.
欲使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财会管理规范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在其会计核算上做到三个单独核算:1.政策性业务单位和商业性经营企业财务分开,单独核算;2.政策性业务单位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单独核算;3商业性经营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与自身商业性经营分开,单独核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两条线运行的要求,设置有关会计科目、设计相应的财务报表,以确保两条线运行的顺利推进。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政策性业务单位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商业性企业的商业性经营和代理政策性业务,在会计核算上,应符合会计法、会计…  相似文献   

5.
粮食企业在两条线运行中的战略选择谭孝明国务院决定从1996年起,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有人认为,实行两条线运行后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有地方报帐了,包袱减轻了,往后的日子可以轻松了,因而盲目乐观;也有人认为,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虽然划开了,但政策性...  相似文献   

6.
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税收问题刍议陈胜琪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通知"针对粮食部门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的特点,明确规定了政策性经营的粮食免征增值税,同时明确了政策性业务的界限。这一规定为粮食部门两...  相似文献   

7.
组织创新两线运行──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思路黄世洪一、组织创新两线运行组织创新,两线运行是国家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发展。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基础上,应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将业务、机构、人员彻底分...  相似文献   

8.
一、粮食企业实施两条线运行,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划清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各负其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但是,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数额巨大,却成了实施两条线运行的“拦路虎”。因此,我认为:1.先将历史旧帐挂起来。历史包袱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应再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明确划分责任。为了两条线运行顺利实施,在未审计前先按帐面数挂起来,其应支付的利息,实行滚动挂帐,因为老包袱产生的利息,属于派生挂帐,而老包袱基本上属于政策性挂帐,所产生的派生挂帐,实行滚动,也符合“企业不承担政策性亏损”的原…  相似文献   

9.
浅议粮食商业企业的发展路子刘学章国有粮食商业企业,经过几次全局性的重大改革,目前已全面进入“两条线运行”时期。既承担政策性业务,又承担商业性经营的粮食商业企业,目前的处境有喜有忧。喜的是有政策性业务一块,能够得到了一部分费用补贴;忧的是商业性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10.
商业性经营是指粮食企业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从事政策性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其内涵包括粮食主业的延伸和跨行业的拓展。发展商业性经营,搞活粮食企业,是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改革的根本要求。本文试就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商业性经营的态势、问题及对策,谈些粗浅的认识。态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商业性经营的态势很好。1、两条线运行改革为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商业性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务院要求从事商业性经营的一条线,允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0月17日至21日,中南第五次粮食经济理论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新形势下粮食经营如何建立和适应两条线运行及管理”,出席会议的代表48人,收到论文31篇。会议主要观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条线运行”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国务院[1994]32号《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并具体指出要“在粮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  相似文献   

12.
一、“两条线运行”提出的背景及依据(一)“两条线运行”提出的背景。1993年我国放开粮食价格及经营后,针对粮食市场出现的波动和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在国发(1994)32号《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并具体指出要“在粮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历史地看,“两条线运行”机制的提出,显然是在我国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新方针,是粮食体制改革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改革新思维。但现实…  相似文献   

13.
金锦福撰文认为,实行粮食经营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两线运行后,要求粮食财务核算面对政策性业务公司和经营性公司两个系统,进行各有特色的财务和核算。政策性业务公司应着重抓好储备粮、军供粮、限价供应(类似以往的平价)粮食以及其他政策性业务的核算。商业性经营公司在财务核算方面应注意:抓企业的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坚持批零分开核算;坚持独立运行、独立核算;加强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实施两线运行,必须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配套措施,一是要有健全的国家粮食财政补贴管理机制;二是金融体制改革要有利于促进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  相似文献   

14.
对“两线运行”几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刘新民一、关于政策性与经营性的划分粮食企业如何划分政策性与经营性的界线,是搞好两线运行的前提。核心问题是能不能将国家粮油经营与企业的自主经营彻底分开。因为国家粮(中央专储粮,省储粮,定购粮等)的经营属政府行为。两条线划...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粮食企业附营业务所需资金一直没有正常渠道,主要来源是占用政策性收购资金。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两年在推行“两条线”运行改革过程中,附营业务所需资金问题成为主要的难点。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深化以“四分开一并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银行部门加大了政策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力度,继续占用政策性收购资金已经没有出路;同时粮食企业面临着扭亏增盈的艰巨任务。在此情况下,尽快理顺粮食企业附营业务的资金渠道,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而紧迫的问题。一、粮食企业附营业务发展的现状在计划…  相似文献   

16.
积极稳妥地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本刊编辑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是放开集市贸易,经营议价粮油;接着改统购为定购;再是粮价放开,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再就是实行“两条线运行”,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体制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实施“两条线运行”新机制的形势下,粮食企业的体制以及在粮食流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一、对“两条线运行”下粮食企业体制的基本认识企业应是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但是,我国粮食企业在粮食紧张平衡条件下,长期“政企合一”,过多地体现行政行为,履行行政义务,成为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企业经营职能的“综合体”。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企业归属不清,责…  相似文献   

18.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经过“双轨制”到放开粮价和经营、走向市场的实践之后,中央提出对粮食的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经营分两条线运行。本文试从粮食放开的实践及当前粮食企业的现状谈谈两线运行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粮食部门“两线运行”中的“代理制”李全根粮食部门对政策性业务实施"代理制"①,乃是国有粮食企业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以有效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本文拟就"代理制"在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的所谓"两线运行"中的地...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组织创新,两线运行,是国家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发展,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的基础上,应当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将业务、机构、人员彻底分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领导下的粮管所(站)、粮库是政策性机构,承担掌握粮源、吞吐调节、稳定市场、救灾等政策性经营业务,所需费用按财政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商业性经营机构,自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