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垂元 《财会通讯》2006,(12):76-76
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不足,其增长幅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对生产性项目投入低而对非生产性项目投入高,尤其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资金来源分散,不利于监督管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直接拨入资金,脱离财政部门的监管,容易产生资金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套取、骗取、损失浪费,甚至涉及个人经济犯罪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增长很快,但受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因素影响,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与支农资金投入增长并不匹配。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对支农资金重新进行科学分类,通过资金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主要内容和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是我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监管不力影响了其投入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着力加强对支农资金的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是我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监管不力影响了其投入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着力加强对支农资金的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5.
吴慧 《福建质量管理》2016,(15):155-156
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但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存在使用效率较低、投入结构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土,提出了改革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完善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完善支农资金监督杌制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04年第2号公告)二、问题:省、市(地)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低,县本级财政压力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部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到位或被挤占挪用。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用于主管部门自身支出比例偏高。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50个县 2001至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50个县中,西部17个县、中部24个县、东部9个县,调查资金总额49.5亿元,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近年来涉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在涉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如涉农资金使用缺乏统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强河南省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必须突出支农投入重点,建立整合涉农资金资源机制,加强对涉农资金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针对多年来财政支农投入使用中存在的各级事权划分不明确,资金投入范围模糊;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严重,有限资金不能形成合力;中间环节多,资金在途时间长,项目跨年度实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等问题,采取的一项措施。2006年旬邑县被省财政厅列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以来,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思路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西部财会》2006,(8):4-4
为了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或策策,调动各地财政增加支农投入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全面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财政厅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陕财办农[2005]117号),省财政厅对全省11个市(区)2005年财政支农投入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省财政厅决定对延安市、榆林市、渭南市财政局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10.
《西部财会》2006,(8):4
为了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调动各地财政增加支农投入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全面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财政厅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考核管理办法(试行)》(陕财办农[2005]117号),省财政厅对全省11个市(区)2005年财政支农投入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省财政厅决定对延安市、榆林市、渭南市财政局进行奖励。奖励延安市10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80万元,农财部门业务经费20万元;奖励榆林市7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55万元,农财部门业务经费15…  相似文献   

11.
郭晔 《活力》2004,(5):43-44
我国现行《农业法》的第六章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中,第三十八条明确指出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规模增长问题:“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我区近年农业资金投入过程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审计部门如何为管好用好农业资金出谋划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全区21个县市开展了农业资金总体投入的审计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区农业资金总体投入各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业资金总体投入未能稳步增长。其中,支农专项贷款大幅度减少。1991、1992年支农专项贷款支出比1990年各减少了几千万元。部分县市的财政农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与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大,支农专项资金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一、加大政府支农资金投入 政府支农资金不但是“三农”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可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提高他们的投资信心,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农民收入要提高,就必须想方设法加大政府支农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对农业补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朱洁 《新疆财会》2009,(5):10-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三农”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大规模投入,进一步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新形势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业财政管理中仍存在法规不完善、预算编制较粗、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执行迟缓、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有机统一。以政府统一领导为前提.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创造规模聚集效应为中心,以财政综合管理为基础,部门综合专项管理和部门(含财政)行(专)业管理为主要形式.公平分配无偿拨付和区别对待有偿投入为主要管理方式,整合资金集中投放与择机扶持重点安排为辅助管理方式.国库直接支付和专项资金“三专”管理为主要支出管理手段,县级财政报账制、集中统一兑付制和政府采购实物配发制为补充支出管理手段.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十项制度”为配套措施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框架体系.理应是中国现代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财政农业资金投入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杠杆,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职能作用。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农村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就能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综合信息     
1武汉市黄陂区政府重视审计建议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武汉市黄陂区审计局在近年同级财政审计中发现,区级财政支农项目多、资金量大,部门多头支持、多头投入,不利于发挥资金效益。该局向区政府提出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创新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区  相似文献   

19.
一、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情况分析 1.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 安徽省农业人口多、耕地少,“三农”问题严重而迫切,为此2006年省财政厅在全省选择财政支农资金试点10个县,整合使用各级财政支农资金24891万元,引导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投入10亿元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提高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2003~2007年间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使用、分配及管理情况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并提出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创新资金管理等机制提高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