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尤其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区别于传统农民的职业农民群体逐渐发展起来。职业农民被认为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培养的对象之一。职业农民队伍的人口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国内外农业劳动力相比,是否具备显著差异?本文采用国内外比较视角,选取中国农业劳动力以及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5个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与中国职业农民在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三方面开展对比研究,尝试回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文化偏低"问题。研究发现,相比之下,中国职业农民老龄化程度低、加重趋势缓慢;女性占比低且基本稳定;教育程度超过了国内农业劳动力整体水平,但仍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应水平。通过国内外对比得出,中国的职业农民队伍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仍然需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建设,缩小国际差距。  相似文献   

2.
古语曰:"治安之本,惟在用人。"人才是治国兴邦的关键,尤其对于当前相对薄弱的农业农村经济来说,发展潜力巨大,发展要求迫切,更加需要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才队伍。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情况怎么样?是否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下一步国家将有哪些措施来扶持农业农村人才发展和激励他们发挥作用?近日,农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司长曾一春。问: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命题,人才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讷河市是一个产粮大县,记者在这里采访发现,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和市场竞争的合力引导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了农民种田离不开的"组织"了。是什么力量让已经"分田到户"多年的农民又重新"合"了起来?记者在讷河市高蛋白大豆联合社初步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4.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业区域生产结构。"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目标就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发挥区域优势。前不久,记者就如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唐华俊。记者:我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目前是怎样一种状况?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农民朋友来信、来电询问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的情况,并且十分关注科技进村入户是否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农业部有关部门。现将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的进展介绍如下,以供读者知晓。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来的"三农热词",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新型职业农民有哪些内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何意义,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围绕这些问题,《农民日报》记者专访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家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公布。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有何意义?在推进过程中,农民的权益怎么保证?如何避免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后造成"非粮化""非农化",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人,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基础和保障。"培育职业农民,重点要培育谁?笔者认为,必须把目光聚焦于35岁到50岁打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一、为什么要聚焦外出打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35岁到50岁回乡青壮年农民,这一群体具有以下特点。见多识广、观念新。农村是个  相似文献   

9.
记者:调整农业结构,是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事,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国办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结构的若干意见》以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行动,但不少地方农村干部都感到调整农业结构难度很大,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应该怎样理解、认识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杨雍哲:调整农业结构,不是说农业陷入了困境,而是迎来了新发展的机遇,对农民、对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必  相似文献   

10.
鉴于对"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担忧,职业农民培养已经引起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加速培养职业农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谁来培养职业农民?曾经我们有较好的农业教育资源。除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外,几乎每个省都有不止一所农业大学,每个地级市都有一所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或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辽宁省瓦房店市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落脚点,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开拓国内外农产品销售渠道,努力把农民领进市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发展体系和机制。瓦房店市是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有哪些亮点和经验呢?日前,围绕相关问题,本刊记者对瓦房店市农村经济发展局局长丁玉春进行了专题采访。五大优势成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记者:我们都知道,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技术与思维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与农业融合,正改变着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催生了农业新形态、新经济、新模式。9月6日—7日,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苏州召开。徜徉在会议专设的信息大集上,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正在深  相似文献   

13.
眼下,在农村,干部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农民"调整结构";而农民最头疼的是如何"调整结构"。调整结构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本是好事,农民为什么会头痛呢?因为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们对究竟应该种什么、养什么,心中无数。地方政府若任农民盲目的"赶行情"、"跟大户",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如果地方政府对市场也很生疏又代替农民拿主意,"让你调你就调",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或新的"产品卖难"。这两种结局都会让农民提起"调整结构"就心有余悸。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面临两个矛盾:一是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所谓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就是农民、农业产业化企业与政府决策如何相互调适的问题;所谓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则是生产者、加工企业、销售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两个矛盾分别对政府提出两个问题: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应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二、在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服务上,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目前,记者从吉林省农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吉林省承诺在2010年为全省农民办理31件实事,其中涉及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民生、强化为农服务、维护农民权益等四个方面,涵盖了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领域,是农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能够让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实事。  相似文献   

15.
农业类的展会如火如荼,前不久,第六届中国寿先国际蔬菜博览会落下帷幕。透过这些展会,我们看到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农民是什幺样的?种菜是不是也要持证上岗?展会对地方农业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从展会上,看到我国农业与国外农业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人,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基础和保障。"培育职业农民,重点要培育谁?笔者认为,必须把目光聚焦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新一轮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新常态下,城乡要素加速流动,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农村空心化、劳动力素质与工业化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对接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农业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找到农业新的增长点?以上问题都需要依靠合理促进农民职业分化、提髙农民的职业化水平来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8.
<正>农民日报记者: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和第一届论坛相比,主要创新点是什么?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胡永万:本届论坛,主要创新点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本届论坛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全面呈现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民全面发展的基本情况。专门邀请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领导,明确农民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9.
"两型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而农民采用"两型农业"技术的意愿是实施"两型农业"的关键。本文利用农村实地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民采用"两型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农民采用"两型农业"技术的意愿主要受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农民人均收入、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获得"两型农业"的信息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促进农民采用"两型农业"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日,记者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看到,农田里农民正忙着采挖成熟的马蹄,从农民们的喜盈盈的笑脸上不难看出,今年又是马蹄丰收年。近年来,贺州市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外向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