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给建筑降温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温天气,一些城市开放了防空洞供市民纳凉,一些人跑到古建筑中避暑。有经验的老人还会提起"窑洞"的冬暖夏凉。同样是建筑,为什么防空洞、窑洞或者一些古建筑比现代建筑更能保持舒适的温度呢?  相似文献   

2.
2010中国城市品牌榜50强近日揭晓,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发布的榜单引来了城市管理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那么品牌之于城市到底意味着什么?城市品牌的价值何在?建设城市品牌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是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终于出台政策,强调要保护文物了,这是好事,可惜似乎已经为时已晚。中国的文物,经过革命和建设两大;中击之后,残存的已经不多了。从地表上看,中国已经变得比美国还要年轻,城市建得比纽约还要纽约,建筑都是新的,钢筋水泥加大玻璃,广场街道,霓虹灯,每个城市部一个样,文物有吗?有,在几个主要城市的博物馆里,在私人收藏家手里,然而,那里的东西,已经不是文物,只是古玩,脱离了文化背景的商品,就跟纽约大都市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一样,只有观赏和拍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袁凌坤 《魅力中国》2009,(18):207-207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5.
蔡伟 《西部论丛》2005,(5):63-65
专利、商标、技术壁垒……中国企业怎么办?不少企业如此慨叹道。  相似文献   

6.
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对于城中建筑的改造或重建也如火如荼,但是城市改建中的古建筑却处于鲜有人问津的境地。此外,我国对于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界定古建筑的定义模糊不易操作。本文多角度细化古建筑界定标准并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古建筑保护方式后,为无锡也为我国未来的古建筑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辛铭 《中国西部》2009,(4):30-31
我们只不过是被梦工厂俘虏的全球买单者而已,在慷慨解囊和由衷感叹之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中国的第一国礼和文化等元素被“中为洋用”且大获成功时,在中国电影等文化产品竞争力依然普遍薄弱的今天,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我该怎么办?部门该怎么办?宁强县该怎么办?”“科学重建,群众有啥困难、啥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09,(6):13-14
5月10日,《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与北京乌有之乡书店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渐行渐远的革命老区”为主题的讲座。重点讨论了“革命老区是怎样淡出我们的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宣教部部长徐强国、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社长兼《中国老区建设》杂志总编辑漆志恒、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徐亮、  相似文献   

10.
随着WTO脚步的一天天临近.中国企业该怎么办?是惊惶失措.仓促应对.还是冷静处之.理性对待?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  相似文献   

11.
汪国富 《发展》2012,(6):60-61,63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现存的古代三大建筑体系。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开始自觉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建筑是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劳动成果之一,凝聚着人类的创造和智慧,建筑艺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串串历史脚印。随着生产力和文明水平的缓慢提高,建筑开始有了人的精神需求意义,成为人类社会思想观念的物化形态,社会思潮又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何艳娜 《魅力中国》2010,(26):286-287,254
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维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城市建筑的现状,指出当现代建筑哲学已经迷失在人类强取豪夺、征服自然的征途中,忽视了对人类生存的本真意义的关怀。同时以此为契机,探讨了建筑的本质和价值,论述了苏州古典园林所蕴合的深刻的建筑哲学思想,以启迪现代城市的建筑行为,引导人们对建筑发展进行哲学探索和伦理追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落户成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雕塑也已竖立在双流。成都旅游的提升之路在何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两座祠堂     
史纪明 《走向世界》2014,(52):82-83
烟台民间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中,祠堂建筑占了一定的比重。祠堂作为民间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胶东沿海卓然不群的建筑艺术、“礼仪之乡”宗法社会的道德形态、人脉家族数辈延续的史料价值和烟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众多祠堂中,烟台有两座经典祠堂。  相似文献   

15.
仔细咂摸一个城市的味道,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回味悠长.作为齐鲁文化代表的文化之城济南,其文化在全国城市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代表性和包容性.因此,济南作为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绝非浪得虚名. 那些静静矗立的老建筑,从一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说明.尤其是那些动辄以"最"字头出现的老建筑,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它们首先是文物,是活着的文化载体,供后人瞻仰.四门塔:华夏第一石塔 如果梳理济南的古建筑,四门塔显然是最鲜亮的招牌. 这座塔是中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单层石塔,也被称为华夏第一石塔.  相似文献   

16.
张泊 《上海经济》2009,(12):46-48
房价变成“热得快”,老百姓不愿意;可如果房价下跌,GDP怎么办?GDP每跌1个点,就会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2010年中国的房价的涨跌,就成了两难……  相似文献   

17.
一面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不断扩大,一面是跨国巨头已垄断国际转基因育种市场,面对转基因技术,中国怎么办?抗拒?开放?还是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18.
虽然今天许多城市与以前相比已经日新月异,但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的无知和不负责任的破坏、摧残,却是到处可见.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英国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认为:从1 982年始,我国先后公布了1 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  相似文献   

19.
偌大的青岛世园会园区,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胜地,更堪称世界建筑的“博览会”。作为世园会永久建筑之一的植物馆,应该是这些特色建筑中的亮点之一。什么样的展馆最能代表既青春又现代的青岛?这座展馆“穿”上什么颜色的“外衣”才能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亿万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情怀?什么样的奇思妙想、精彩设计,才“配得上”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植物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黄定福 《宁波通讯》2013,(22):30-31
1944年夏天,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匆匆来到重庆盟军司令部。当时,盟军准备轰炸敌占区,盟军司令部请梁思成建议,轰炸的时候要保护哪些古建筑。梁思成当即向司令部交了一些圈了红圈有明确保护标记的图纸,但其中有两个城市不在中国,为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