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许多经济法学者认为是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种以经济学领域的效率价值替代法学领域的公平价值的认知是危险的。经济法作为对民法的补充和矫正的法部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社会公平为指针的。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轨迹和具体法律制度运作效果评价都必须经受公平原则的检验。因此,公平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效率优先"的命题在经济法中不能成立,只有在实现公平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晶 《财会学习》2005,(4):40-41
效益审计,也称绩效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和人员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使投入最低,或者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使产出最高。效率性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它用单位产出的投入或单位投入的产出来表示,一个单位投入的产出越高,效率就越高;同样,一个单位产出的投入越低,效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公平指平等、正义、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效率指以较少或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多或较大的产出,以满足人们对效率的需求。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公平离不开效率。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条件,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在一个国家的特定发展阶段上,受特定现实社会条件的制约,会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际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具体原则及其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或以公平为…  相似文献   

4.
赵鑫 《金卡工程》2008,12(9):25-25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整体效益,新破产法中所蕴含的经济法价值让这部法律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需要.表文通过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破产法中的经济法价值,即以国家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来论证新破产法不仅建立了一套市场退出机制,更通过这套机制带来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能把经济法仅仅定位于"国家干预"之法,否则,将难以实现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应该说经济法不仅是政府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之法,而且也是干预政府之法,它要求国家在干预经济关系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即"干预政府",只有把这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实质公平和效率、达到社会全面和谐.经济法的价值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序、稳定、协调和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机制.经济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应具体包括政府干预、政府参与和干预政府.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我国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投入产出效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二是城市经济增长投入对生活质量产出效率的分析,本文首先建立科研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和经济增长投入及生活质产出指标体系,然后对收集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发现武汉、长沙和南昌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有效;武汉、长沙、合肥市在经济增长投入对生活质量产出效率上分别有效。最后运用投影分析法,给出各城市调节其投入产出以提高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管效率主要用来分析税收征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税收成本指的是税收征管的投入,税收征管的有效性指的是税收征管的产出.我国已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全球税收成本较高的国家之一,其结果必然导致税收负担过重,税收征管效率低下.税收征管成本是否合理、税收征管体制是否完善、征管模式是否恰当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法律经济学课题。持有型犯罪与普通型犯罪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区别甚大。借鉴法律经济学长于利用的模型、公式分析两类犯罪的犯罪构成、司法资源量(成本投入)和犯罪惩治量(收益产出),显现出持有型犯罪的刑法设定,提高了惩治此类犯罪的效率,但降低了刑法惩治犯罪所应实现的公平价值。在法律经济学视野中,合理框定效率与公平的价值目标,是未来我国刑法制度理性化与日趋完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税收征管效率衡量的是税收征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税收征管的投入是税收成本,衡量指标是税收成本收入率(包括征税成本收入率和纳税成本收入率);税收征管的产出是税收征管的有效性,即通过税收征管过程保证纳税义务人依法纳税目标实现的程度,其最终衡量指标是纳税遵从度或税收征收率,中间衡量指标包括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申报准确率和税款入库率.在纳税遵从度(税收征收率)一定的前提下,税收成本收入率越低,税收征管效率越高;或者在税收成本收入率一定的前提下,纳税遵从度(税收征收率)越高,税收征管效率也就越高.税收征管效率的评价指标是税收征管效率指数,税收征管效率的高低,主要受经济税源因素、税收制度因素和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再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调整特定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准则,是超级规则,是制造其它经济法规则的规则。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律规范产生的基础,是经济法律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要求与标准,它往往集中地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反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客观性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沈烈 《上海会计》2006,(4):63-64
何谓“效率”。经济意义上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率优先就是让能以较少投入,取得较大产出的地区、企业、个人得到更多收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不讲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铁饭碗”,由此窒息了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已为历史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2.
周猛 《财政监督》2012,(30):24-26
一、政府采购绩效与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绩效是指政府采购产出与相应的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政府采购绩效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了效率、效益、公平、效果、影响等多种内涵。政府采购政策目标的多元性,使得对政府采购绩效必须从多角度  相似文献   

13.
吴双 《金卡工程》2009,13(8):159-159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各法律部门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相互渗透.票据法是民商法领域中较为特殊的一部法律,其以促进市场经济中资金的顺畅流通为立足点,蕴含了众多的经济法因素.本文试以此"他山之石"探寻经济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安全、公平、效率等诸价值在不同的部门法中会有不同的体现.在公司法中,安全体现为交易安全,公平体现为分配正义,效率则是指制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预算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十八大"建立和完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提出,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实现对财政资金从"注重投入"转向"注重效果"的管理成为新时代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①。这种新的预算理念要求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先明确追求的"结果",根据"结果"来编制预算,从而决定投入资金量。在我国,绩效预算指政府部门先确定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资金,并制定绩效目标,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实施过程中完成的情况。通  相似文献   

16.
孟霞 《齐鲁珠坛》2011,(1):11-13
一、引言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合理分配投入,以期获得最佳产出的能力,是对银行实现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有效程度的度量。银行效率又分为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申珂 《金卡工程》2008,12(9):22-22
经济法是一个法律部门,经济对经济法影响深远,同时经济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从经济到法律的转化是经济法研究中处理法律与经济关系的核心.以此为论述基点,本文将从具体的方法上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确认经济法属于具有干预经济权利和经济活动的部门法。必须重新认识经济法的本质及其功能,重新确认经济法的框架体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应对高科技时代对中国经济法的挑战。WTO使中国面对一个完全依法运作的市场运行体系,促使中国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1986~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就农业资金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产出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业贷款是影响农村经济产出的最主要因素,但存在一定的时滞;农户投入资金对农村经济产出的影响较为迅速,但弱于农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未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其配置效率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20.
刘培利 《金卡工程》2008,12(8):24-24
社会法与经济法同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存在很多共性,两者都是法律社会化历史进程的产物,兼具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是公私法融合的体现,两者都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追求社会公平和实质正义.但两者在调整对象、立法目的与宗旨、调整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经济法侧重于从经济方面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社会法侧重于从社会福利方面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维护.两者各有各的优势,将他们紧密结合,发挥其良性互动,使其作用互补,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