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立足北京奥运,以“后奥运”时期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切入点,从奥运经济的消极影响出发,分析了北京后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一般以及特殊影响。并为北京在“后奥运时期”应对消极影响,寻求发展提供了一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泰川  宗传磊  刘慧 《中国经贸》2010,(2):153-153
奥运盛会的帷幕早已落下,但中国经济的奥运时刻仍在延续。本文构筑了分析奥运经济的一般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的奥运经济,并对奥运后的经济走势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起到以史为鉴的目的,科学发展“后奥运经济”,为实现北京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色彩科学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奥运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挖掘色彩产业界为奥运经济服务潜力,由中国流行色协会主办、上海春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色彩主题论坛“色彩与奥运”于近日举行,这也是主办机构继今年春天成功举办“我国色彩产业现状与发展”专题论坛后的又一个专题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4.
奥运狭义上是一场体育赛事,一个体育品牌,但是运作得好它不仅仅是可能会有33.28亿美元的直接收益,更大的还应是:A.中国品牌提升的大转机……B.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的大机会……C.大中华时代来临的催化剂……D.国民精神段位提升的助推器……E.能引来新一轮投资热潮的“台风源”……F.在房地产、旅游、购物、文化等诸多方面引发新一轮需求……G.是新世纪中国大经济腾飞的又一“核动力”(除WTO之外的核动力)……因此,我们的奥运是“大奥运”,2008奥运来得太及时了,广义“奥运经济”实在值得我们经营8年甚至10年…  相似文献   

5.
有些曾经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为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厉以宁撰文分析了产生“奥运后滑坡”现象的原因,并指出,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已落下帷幕,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奥运不仅是全中国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围绕奥运经济、奥运效应引发的种种讨论也在持续,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向如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奥运会之前,不少观点都乐观地估计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GDP增长,多少产业机会,渴盼奥运成为中国经济拐点;但当奥运真的来了之后,又开始担忧“奥运低谷效应”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2008年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奥运会对首都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进一步探索奥运经济的内涵与特点,特别是奥运经济与税收的相关性及影响,更好地把握奥运经济给首都发展带来的机遇,使税收工作更好地支持和服务首都协调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晓红  张晶 《新财经》2007,(7):58-59
"数字奥运”是今年科博会的主题之一,醒目的奥运标记几乎在每个展台都能看见。数字产业仅仅是奥运效应的一个缩影,对于举办城市北京而言,2008年奥运会是城市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  相似文献   

9.
仅凭奥运营销影响有限 要想分食奥运“蛋糕”,至少两年前就要完成技术的储备和前期投入,要被列入组委会核心采购计划,如果现在才开始准备.显然为时已晚。对奥运概念的透支常常会造成过度投资.因此,对各类奥运赞助企业而言.需要考虑在打完奥运牌以后如何发掘产品卖点,刺激买家的需求.只育这样.才能继续领跑市场,避免“奥运后滑坡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直面挑战     
《走向世界》2008,(11):23-24
中国旅游业用30年的时间,成为地位重要的第三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毋庸置疑,2008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旅游业带来足够“量”的增长,但奥运服务需求和标准对旅游企业服务水平和素质的挑战。旅游业“量”的增长给当地旅游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奥运之后旅游业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爽 《港口经济》2008,(8):56-58
一、奥运经济与后奥运经济的涵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蓝皮书》,首次将“奥运经济”概念纳入其中。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谢健 《宁波经济》2001,(9):27-29
奥运北京,商机中国,自从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后,几乎每届奥运会都给主办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奥运经济日益成为带动一国体育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3.
夸克 《宁波经济》2001,(9):29-30
所有关预测,奥运每年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0.4%,这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问题在于,投资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存在着“奥运负经济”,这是我们要分析奥运经济时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对中国而言,很多人对2008年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表示了担忧。针对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表示,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钱剑兰  谢云 《首都经济》2004,(12):76-78
2008年奥运会为首都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税务部门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分析奥运经济内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奥运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以奥运经济带动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本刊特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奥运税务办公室撰写本文,以求通过对奥运经济的内涵以及奥运经济与税收的联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税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建议,希望能对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奥运税务服务和征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奥运激情尽情燃烧、中国健儿佳绩频传的欢庆气氛中,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和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人们也普遍担忧奥运之年中国的经济表现。中国经济能否逆行于世界经济衰退而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高速增长势头?“后奥运”时期的中国经济是否还能后劲十足?中国会不会陷入“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陷阱”?政府能否有效控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7.
嗣大洋 《中国经贸》2008,(17):45-45
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筹办奥运会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很小部分,因此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分析人士认为,奥运对于中国经济确有刺激作用.且”奥运经济”的效应已经有所显现.但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主要仍受宏观政策和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分水岭,顶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奥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奥运设施、体育场馆可持续利用问题。由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社科联、北京市科协、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具体承办的“后奥运经济与奥运设施可持续利用论坛”于2006年9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9.
《首都经济》2004,(B04):77-77
奥运经济推介会作为分享奥运商机的国际平台,秉承“开放、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展现奥运的巨大市场商机。推介会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类企业参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13日晚10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五千年文明浩荡的古老国度向全世界庄严承诺; 2008年,传至中国的奥林匹克橄榄枝更加润泽,中西文化将交相辉映,和谐共融,中国北京的发展与努力从此让全世界瞩目。 2008年,奥运在即。 当奥运让北京日新月异,当亚奥区域的城市功能几乎完全以奥运为主,当奥运带动人口和物价猛增,当北京市民7年来言不离奥运,值得关注的是,当奥运走远,北京会怎样? 因奥运而超量级提升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会怎样? 诸如环保、物流、地产、旅游和会展等在奥运期间红红火火的产业群体又会怎样? 新年伊始,《中国报道》与您一起关注“北京后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