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语言而言,公约和法律文本通常采用的是很高地位的语体,因为公约和法律文本要表述的是一种社会约定的语义关系,因此具有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和语外释义空间小的特点,这使语义具有同一性和严密性。英语的这种严密性主要表现在句法结构上的严密的层次性,而汉语则表现在话语结构层次严密性上,翻译中为了避免的“欧式汉语”或“汉式英语”,就必须兼顾英汉两种语言的这种区别,不能只从一个单一的层面,比如句法结构或话语结构单一层面追求语言间的转换。此外还可应用信息结构来考察和调整译文,以求达到两种语言的语篇或句子在语义和语体结构上的“综合对等”。  相似文献   

2.
《太平广记》中出现较多的“动1+之+不+动2”的结构,是近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在句法上包括连动、动补两种,在语义上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连动结构中,两个动词之间可以表示时间先后、肯定与否定、行为与结果等关系;动补结构中,补语“不+动2”补充说明动.或者动。的受事者“之”,在语义上可以表示可能、结果、状态、目的等。发展到现代汉语,连动结构大多还保留,动补结构基本消失,或者词序发生变化,或者由其他结构替代,有的在方言中还保留着。  相似文献   

3.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笑”这个意识的词类很多,不同方式的“笑”既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又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更逼真。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里,我们经常见到副词“也”、“还”、“倒”的使用方法,在译成英语对我们要对这几个小品词予以重视,把其表达的语气翻译出来,以其适度的对应表达形式来迎合英语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谷素萍 《企业家天地》2011,(12):159-160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双宾语结构句式。两种语言的双宾语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不同的地方。通过汉、英语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汉语双宾语句的特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认清受母语影响而产生偏误的根源所在,从而达到避免来自母语的干扰,真正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双宾语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之一是汉语有量词这一独立词类,而英语中没有。文章根据汉语中对量词采取的名量、动量、形量三分法,从数量词组的结构及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数量范畴时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角度看汉英语言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关于隐喻有指称说、替代说、转移说、变异说、分类说、互动说、语用说、语义说、认知说等等,其中认知说不仅解释了语言现象,而且还解释了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人类心智的本质特征,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语的“上”和“下”,英语的“at”、“on”、“in”为例,具体地从认知角度看汉英的空间隐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通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微信和微博的普及,促成了全新的“移动微学习”,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展开微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样的“移动微环境”中,学生各取所需展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英语学习。本文结合应用型财经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分析了“移动微环境”对于英语学习的助益,实时更新的财经英语资讯使学生接触真实鲜活的语言素材,网络社交互动增加英语学习的社会临场感,功能强大的学习应用软件提升各项英语技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汉语区别于英语的根本之处在于其模糊性,因其意合神会,华美流散及意境性的语言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模糊美感。由于汉英语在表现形式、语言应用及审美价值方面都存有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中诸多美感要素在英译中磨蚀,本文对此进行讨论,希望藉此引发对模糊语言翻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转喻是一项重要的修辞格,在汉语文学里和英语行文中,它频繁出现、内容丰富,值得探讨。本文拟从翻译的标准、条件、方法结合转喻的自身特点,提出翻译对转喻体的处理方法,即“找出对等词”、“表达喻体寓意”,并就此探讨转喻在英语运用中的翻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有着诸多影响,本主要讨论了汉语思维对大学生英语作在句构方面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汉语属话题突显型语言,英语属主语突显型语言。2)英语属形合关系的语言,而汉语属意合关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Section A)部分,提出了“先猜后答”,“求同存异”原则及这两个原则的适用范围,并且说明了在考试中的主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与汉语在各自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英语的静态特征与汉语的动态特征,即英语中的动作意义常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表达,句中少用动词,而汉语则多用动词,动词可以充当很多成分。论文分析了两种语言的表达特征,并用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利用静态与动态相互转换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与汉语一样,由于修辞和短语或习语表达法的需要.有很多句子的形式是否定而意义则是肯定的,有的形式是肯定。却具有否定意义。如汉语说:“我昨天去买东西了,但不是买书这句话也可以说:“我昨天去买东西了.但却是买除书以外的东西.”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肯定句子可以用否定句子表达其意义,无论是英语或汉语,都是一样.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将讨论英语中表示肯定意义的否定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Lockoff.G&M.Johnson的认知体验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与“狗”有关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表贬义,而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表褒义,这是由英汉体验的民族差别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英汉双宾语动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宾语动词就是一个动词同时带两个宾语的动词,第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是间接宾语。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这样的一类动词。本文首先分别概述了汉语和英语中的双宾语动词的类型,然后对两者的异同做了对比分析,重点在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语音在英语学习中极为重要。但汉语发音习惯影响着英语学习的准确发音。本分析了汉语和英语两大语音系统的特点和中国学生说英语的习惯性错误,并指出在掌握语音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是改变英语语音面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英语的“时”、“体”因其特定的语法形式及语法意义而具婉言表情功能。汉语动词缺乏形态变化,没有“时”的语法范畴。也没有类似英语“体”的语法范畴,故不能拥有英语的“时体”婉言法。但汉字的独特性使汉语能运用丰富多彩的语气助词及动词叠音词而构成独特的汉语语法婉言表情。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被动句可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无主句、判断句、被动句及“把”字句等。  相似文献   

20.
海洋 《大众商务》2006,(6):37-37
酒吧已是常见的休闲场所,由于竞争的激烈,每个酒吧都在试图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对大多数酒吧业辛而言,怎样才能“另类一些”成为头疼之事,“开个英语酒吧,让泡吧的人说ENGLISH”。英语已成为现代人立足社会的必修课,对升学、求职、晋升等产生极大的影响。而现实中,大多数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缺乏实际操练机会,开个英语酒吧可以使人在轻松的环境中将所学英语用于实践。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