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主题结构在表现方式、出现频率、生成规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语言特征是英语主语显著、汉语主题显著。把握两种语言主题结构的作用和特征,坚持不同的语法本体观,尊重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现实,排除相互之间语法概念和语法规范的干扰,可以进一步识别、确立和完备汉语自身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拟声词的翻译在不同的语域、语篇中有很大的变化 ,难有规律可寻。文章就汉语文学作品中拟声词的英译技巧作了一些总结归纳 ,力图揭示出特定汉语文学语域中拟声词英译的一些普遍倾向 ,以求对该语域中不同语篇的拟声词的英译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写了汉语介词话题标记类型.并对各种类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还指出了各种介词话题标记的功能与使用制约因素,描写了各种介词话题标记在使用上出现的频率差异并对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英语介词及其结构与汉语介词的比较,提示两在各自语言中数量和使用频率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英语介词结构在译成汉语是否有一定的汉语结构与之相应,试图寻找出汉、英两种语言而深层结构上的互通或互译之处。  相似文献   

5.
赵彦春先生对《三字经》中部分段落的翻译既浅显易懂又传神达意,他的翻译作品无疑让人们重新深思那个问题"翻译到底是什么"。本文以五大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及历史性为视角,通过将有道词典的翻译和名家的翻译做对比,探析翻译的特性下汉语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将原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语言不可避免地成为信息的载体,承担着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交流的重要责任,而翻译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不可或缺。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少译者发现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译过程中,中国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使得整个翻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意在从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以及历史性五个翻译特性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以及习惯表达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翻译特性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原则。  相似文献   

7.
汉语广告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广告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过程,重在传递和突出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文的信息和功能。汉语广告英译有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删减法、增补法等几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德国功能目的论(Skopostheorie)主张根据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来进行文本翻译。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结合音译、直译、释译等翻译策略,对汉译英广告中所出现的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进行实例分析并探讨其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基于语段理论框架,对英汉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分类及句法生成机制进行对比。英语话题结构中的话题只由内部合并生成,而汉语话题结构中的话题有些由内部合并生成,有些由外部合并生成。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英语是主语突显型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显型语言。  相似文献   

10.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直是众所注目的焦点。本文从文化翻译观出发,探讨汉语成语的英译:主旨是对源语文化的移植,不是其文化的归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把成语中的文化色彩传达到英语中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给翻译增加了难度且容易出错。在汉译英时,可视材料内容对中文文本作适当删改,也可采用解释性翻译,归化或异化的手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思维的翻译。翻译的一般程序为:1、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分析原文的 表层结构;2、传译——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传译成译语;3、组织——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使之符 合译语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本文的探索,旨在使英语在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英汉姓名因而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汉姓名的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原则” ,“约定俗成原则” ,采用音译法和形译法 ,准确地表达姓名这一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翻译电影片名不仅涉及文本的语言因素,还依赖于文本外的社会因素,如:影片的所属类型,影片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影片中的意象,影片受众的大众口味。英汉电影片名互译应以源语文本的语篇作为基本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字”对外来概念的翻译产生着独特的影响:“字”的表义性使得外来概念的意译名更易为汉语社团所接受;汉语组字成词时对语义互容性和语义透明性的要求也导致了对一些外来概念的误译和误读。认识到汉语“字”的特质,有助于译者进行更加理性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才更有利于汉语熟语的传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很多汉语熟语,两全译本的译者杨宪益和霍克斯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分别归属于诺德提出的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范畴。实践证明,纪实翻译是汉语熟语翻译的较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翻译理论应用的普遍性、翻译材料的选择、翻译的实践、“中国英语”和“汉译英”的现实需要等角度说明了中国译者也能够做好“汉译英”(“汉译外”)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译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没有形成不同的流派。中国传统译论对有关翻译的许多重要问题如:直译与意译、翻译标准、科学与艺术等存在很大分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