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贷款、存款利率最为敏感。到目前为止,国债、金融债券在内的非存贷款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也已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同时,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基本上对银行的利率选择不构成约束。现在还没有被市场化浪潮冲击的,主要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目前,我国人民币实行管制利率,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3.
许文峰  王瑛 《经济师》1993,(8):42-43
<正>一、如何认识利率市场化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人民银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理,使利率双轨制的范围大大缩小,使利率真正按照市场资金的平均利润率和资金供求关系以及物价变动情况自由浮动,并通过不同行业的不同利率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企业和银行增强资金效益观,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遏制消费资金膨胀,为经济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利率市场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筹集资金要面向市场。因而,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蝗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资金是国民的血液,实行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改革,肯定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笔试就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刘明宇 《经济论坛》2001,(11):21-22
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率由政府决定变为市场确定势在必行,但金融市场能否产生均衡价格,利率能否反映资金的价值与交易主体是否具有人格化的特征有很大关系。国有银行的体制决定了它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微观经济主体,难以产生均衡价格,银行的非国有化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张爱中 《经济师》1994,(3):29-30
利率市场化管见张爱中我国现行的利率运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市场经济的确立,它的弊端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率运作违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商品的供求决定着商品价格,即利率。对此,马克思曾明了地指出:...  相似文献   

7.
易宪容 《资本市场》2014,(6):120-121
<正>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存款利率最终要放开,这也是利率市场化中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放开在计划之中,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实现。也就是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已经纳入了央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规划,估计存款利率放开比市场预期的要快。而国内存款利率的放开也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只是影响利率的一个因素,利率最终的走势还是要取决于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了解存贷款利率的变动过程对研究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利率分析模型,研究了在受到管制和完全放开两种情形下的存贷款利率均衡。结果表明:我国资金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利率弹性都比较小,存款利率放开将导致存款利率迅速上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市场分割状况将改善,私人部门贷款利率将趋于下降,公共部门贷款利率将趋于上升。未来应积极关注存贷款利率走向变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金融业处于严格的利率管制下,存款相对稳定,尚未出现支付能力问题。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性上升,必然导致金融竞争加剧,资金流动更加频繁,存款稳定性下降,对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1七次利率下调对银行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6月10日连续七次利率下调对减轻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支持国企,启动消费,扩大就业,保持币值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低通胀率下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它给银行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是部分存款分流,组织资金难度大。二是存款成本降低,存款效益明显。三是存贷款利差扩大,有利于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四是在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很大,促使银行增加贷款的投放。五是减少营业税的支出,营业税是按照利息收入来征收的,存贷款利率的减少,使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从…  相似文献   

11.
陈德康 《经济师》1998,(4):50-51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陈德康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运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世界经济运行的实践告诉我们:市场经济越发达,信用经济也就越活跃,从而对运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并实行利率市场化越迫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相似文献   

12.
崔学兰 《经济问题》1991,(12):43-44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目标是靠银行供应适量货币来实现的。中央银行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信贷规模,达到对经济总量的调节,从而使供需总量进一步平衡,使货币供应量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适应。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如何发挥利率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中的作用呢?本文拟就此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和振华 《新经济》2014,(17):45-45
2013年7月19日人民银行完全放开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进行金融创新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1996年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到现在已经进行了13年,在这个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最终目标还相差比较远.本文通过回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总结了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些成就,同时提出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的因素,最后给予提出试探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发展中,银行利率决定着资源的配置,通过利率市场化,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然而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得农村信用社缺乏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文章为此针对已有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积极创造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建议在条件成熟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要循序渐进稳步地全面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反映借贷资金的价格,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变量,但只有市场化的利率才能够真正反映货币市场的供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宏观和微观条件,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出发,对在既定条件下利率快速市场化的后果进行了理性预测,然后强调微观经济主体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后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产权制度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模糊不清是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因素。当厂商和商业银行对利率不敏感时,放开利率势必引起利率的刚性,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目前,要以产权改革为路径,通过企业产权改革和金融产权改革,建立财产关系明晰的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使利率能够真正发挥扛杆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将对银行的运营产生重要影响。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和个人可以以更低的代价贷到资金。本文从利率市场化背景入手,深入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的经营策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
文章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角度探讨中国利率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各部分所受不同利率的影响。指出受管制的央行基准利率变动会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市场化的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会部分抵消央行基准利率对社会融资规模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普静雅 《经贸实践》2016,(8):275-275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我国银行将全面改革,顺应全球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势必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就主要针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下的银行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探讨改革带给我们的挑战机遇,并给与相应的解决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与管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