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利和珊珊     
胜利胜利姓李,出生在陕西商州市乡下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父母只字不识,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所以不惜倾其所有让子女学有所成。胜利的哥哥师范毕业当了一名教师,后自办“前程”找了个媳妇,婚后便与父母分开居住了。胜利念到高中二年级,因父亲病逝没人供给,和两...  相似文献   

2.
少年时光不荒诞 封尘的家在四川的一个小村子里.不算特别偏僻,有条石子路通向镇上.然后一条水泥路从镇上通往县城。他的父母是农民.种庄稼之外另有一手手艺活儿.赶集的日子在镇上摆个摊子补鞋。在他还没到上学年一天跟父母走几公里石子路到镇上旁自顾自玩。每隔上那么几个月.龄的时候.他也要每隔父母摆摊补鞋,他在一需要进县城进购一些补鞋的材料。在他的印象里,需要很早起床.然后走上十几公里路到县城。  相似文献   

3.
苏丹种菜记     
晋昆 《致富天地》2007,(9):11-11
十几年前,湖北农民张峰华随父母来到武汉东西湖区荷包湖农场承包了一块地种菜,不到20岁就成了熟练的“菜把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艰苦环境磨炼了人的意志,从幼小的心灵里凝聚出要改变命运。江义国出生在重庆市巴南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6岁就开始打猪草、放牛,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12岁就知道挣钱补贴家用,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立志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江西省农民创业调查数据,对农民创业代际传递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在构建农民创业代际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民创业代际传递发生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分别运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创业代际传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有创业经历的农民,其自己创业的可能性更大;父母创业可提高子女在相同行业创业的概率,并且父亲创业行业的代际传递效应更明显,母亲只在特色种植养殖业、餐饮服务业及商贸业等行业存在代际传递现象。另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风险态度、技能状况以及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对农民创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斯眉 《市场周刊》2014,(12):68-71
克里斯·胡格瑞奇出生于富裕的农民家庭,年少时骑着摩托车,在爱荷华州的布雷达小镇横冲直撞,可谓“刀枪不入”的恣意。四十年过去了,人们仍旧叫他“破坏王”,尽管他最终回归到传统的道路上——结婚、离婚、买下父母的农场,安心劳作、生活。只是近来胡格瑞奇又恢复了“铤而走险”的老一套做派一在选择种植哪种玉米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基于西北五省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训、社会经历、社会背景、人力资本等对农民的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其中培训的边际影响值最大;年龄因素的影响是负的;性别、父母职业、兄弟姐妹数、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成功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过去都是农家孩子,徐步云也不例外。他出身农民家庭,家中有5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家里穷,连同父母,一家七口挤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过了许多年。正是这清贫的生活,造就了他肯吃苦不服输的精神。“草根出身形成了草根文化,我们从小到大一点一滴发展到现在,在企业里始终强调:艰苦创业,勤俭朴素。在做事上我们也特别强调多务实少务虚,像以前种庄稼一样光动嘴不干活是没有收成的。”徐步云毫不避讳自己是农民出身,至今他仍然铭记着家庭对他涉世之初的教诲。  相似文献   

9.
贫苦青年立志创业圆珠笔加工让他打赢了翻身仗 李耀文,今年48岁,出身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虽然脑子灵,学习好,高中毕业就考上了当地的师范大学,但看到年迈的父母为了供养几个兄弟姐妹累得一身是病,他硬是悄悄地把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背上行囊,毅然选择了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10.
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俊 《人口与发展》2016,(2):98-107
基于2011年江苏、四川两省720户农民调查数据,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父母的居住方式安排、养老依靠对象存在子女身份上的显著差别,相比非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父母更希望和子女居住,更倾向依靠自己养老;而在居住地点安排、养老经济打算上没有显著差别.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父母的居住地点安排、居住方式安排受到子女身份的显著影响,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父母更有可能选择机构养老,也更有可能选择和子女同住;而子女身份对父母的养老依靠对象、养老经济打算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开朗、自信的女孩,1979年出生在洛阳郊区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可是后来我偏偏报考了北京一家商业学校,因为自己对经商很感兴趣,总觉得大脑里全是“财商细胞”。大学期间,我利用勤工俭学,赚到了3万多元钱。2001年,我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慌着联系一份固定工作,我有自己的梦想。我想创业,通过不断挖掘自己的“财商”,干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哪怕它暂时还不是公司,而是一个小店!  相似文献   

12.
丁继东 《华商》2014,(22):45-45
先贤说:父母在,不远游。每每听到这句古谚,我总是会心一笑。近十年问,我们兄妹三人带着父母游走中国的经历,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正>不怕对手强,只怕自身囊。若能处处争强争优,哪有不胜的道理!一、旧信息里挖出新商机产品虽小起点赢粱伯强,196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贫寒的  相似文献   

14.
我出身于一个农民的家庭,从小父母就不断地告诫我要努力学习。不到10岁离家求学。历经多年的求学之路,走进了大庆石油学院,开始了4年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3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行业——财会行业,面对满头的雾水,面对众人不相信的目光,一时不知何去何从。此时此刻没有任何救世主,只有依靠自己,依靠自己孜孜以求的学习,依靠自己永不言败的精神,终于在新的职业生涯中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  相似文献   

15.
覃舒出生在一个名叫敢亮村的地方,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哥哥和她都考上了中专.妹妹们仍在念小学,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拮据.2000年中专毕业后.覃舒像许多留守家族一样.留在了广西的首府南宁.开始了她的打工历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中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在这庞大的打工队伍身后.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特殊群体。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小孩留守在家,被寄托给亲戚或爷爷奶奶,成为农村“留守子女”。这些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制服变奏曲     
十七岁那年,飞来一纸通知,说我被招干了。于是我带着梦想,独自踏上了去县城的路途。最令我兴奋的,莫过于那年年关前,我领到了一套灰色制服,还有一顶大沿帽。回家过年时,我故意“一身戎装”,一进家门,我就朝父母行了一个军礼,父母笑了,尚在上初中的弟弟,因为嫉妒撅起了嘴巴。  相似文献   

18.
明昨天在电话里与身在北京的父母吵了一架。明在上海一家软件企业工作,公司刚刚成立,待遇不高,但明很认同公司的文化,与老板也谈得来。而在北京工作的父母要明回来,说在北京为明找了合适的工作:高薪、体面……明不想伤父母的心,但他不想回去,于是有了昨天的一幕。  相似文献   

19.
陈婷 《理财周刊》2004,(6):56-57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盼望他们乎安.健康,茁壮地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在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给他们做一份合理的保险规划,是父母送给孩子的一把保护伞,能遮风挡雨,也能撑开一片更明亮的天空。  相似文献   

20.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朋友事业成功,开始寻思着给孩子留下些什么。时下最时兴的是留票子。于是乎,有的父母,尤其是先富起来的一些父母,总想给孩子们攒下一笔积蓄,让他们吃好穿好,但结果到底怎样呢?笔者所在地的一位私营企业主魏某某积攒了一笔可观的钱,供其女魏欣享用。魏欣是父母中年才得的宝贝独生女,每月的零花钱就有400多元。富裕的家境和父母的溺爱使她从小就骄横刁蛮,贪玩厌学,十二三岁就学会了涂脂抹粉,谈情说爱,甚至出入舞厅酒楼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到18岁就被“哥们儿’杀害了,令人痛。心疾首。如此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