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国家财政逐年加大对其投入,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财政支农政策投入偏向,使得"三农"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文拟选取我国1995-2006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找出影响财政支农效应的因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3—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7.8%。特别在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快速增长的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支农资金在投入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绩效发挥。笔者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各级财政部门也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欠发达的地区,支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受体制、监管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支农资金仍存在来源多处、管理多头、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因此,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绩效,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对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财政支农政策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偏差是“三农”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创新的角度 ,探讨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各级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为促进地方“三农”问题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县乡基层在资金使用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县乡资金配套压力大、条块分割协调难、监管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益低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了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和调整县乡财政配套政策等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江苏不断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依法推进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优先安排"三农"投入,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一是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3138亿元,年均增长12.24%,高于同时期财政支出增幅两个百分点。二是支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省财政落实各项"三农"投入政策,通过土地出让收益、水利建设基金和防洪保安基  相似文献   

7.
李玉萍 《农家之友》2009,(25):24-25,28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各类支农项目、管理使用的各种财政专项资金越来越多。但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一直不够规范。文章在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具体核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国家财政补助或返还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分开反映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对各种支农资金"统一、严格"的核算管理要求,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资金合规、有效使用,维护国家财政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进步,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十一五”时期辽宁省财政支农工作取得的明显实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政策,为政府研究建立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惠农政策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而财政支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辽宁为例,从辽宁财政支农的现状出发,利用参数分析法和非参数分析法对辽宁财政支农绩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趋向与机理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总量波动与结构变化两方面考察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基本趋势,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而深入探讨了形成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诸项机理因素。本文认为,地方财政支农部分替代中央财政支农、信贷支农部分替代财政支农、间接性财政支农部分替代直接性财政支农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农功能弱化的主要因素。据此,作者提出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加农业基建投入,慎重采用间接性财政支农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共有八大类57项。如何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确保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尤为迫切。本文结合浙江省天台县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践,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2007—2020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粮食总产量等因素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在财政支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就。但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仍存在资金总量有限、支出结构不合理和资金使用效率低等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财政支农政策现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支农惠农措施不断出台,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已经成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管好用好支农资金出发,挖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财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对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完善,财政对于农业补贴的投入也逐年加大。财政对于农业的补贴对"三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被统称为“财政支农”。“财政支农”政策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实践上很难把WTO农业协议界定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与其它“三农”政策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把“三农’’支持政策等同于农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一、财政支农专项整合工作开展的背景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锁定"三农"问题,构成了我国财政涉农政策的基石。上海市根据每年一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和"三农"发展新情况,在落实配套中央政策的同时,因地制宜陆续推出一些地方政策。至2014年,仅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部门预算中安排的就有48个财政支农专项,支出近16亿元,平均单项政策资金规模约0.3亿元,项目呈现"小而散"的情况。48个财政支农专项根据扶持对象分类形成"20+25+2+1"政策体系,重点支持"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完善国家财政支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财政积极调整预算分配结构,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使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取消农村税、对农民实行“四项补贴”、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对县乡财政实行“三奖一补”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旧光工程,等等。近年来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基本导向是,一方面取消税费,大力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为“三农”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为了提高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三农"上面的投入也加大了力度。把强农惠农政策实施透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稳定大局、促进农民增收、释放农业潜力的需要和必然条件。但是,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在实施上还存在一些很显著的问题,就高台县来说,其整体的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发生改变。为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当把重心放在完善农业投入增长长效机制、健全财政支农法律保护、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转变财政支农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依法推进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优先安排"三农"投入,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一是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3138亿元,年均增长12.24%,高于同时期财政支出增幅两个百分点。二是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