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火烧赵家楼、暴打章宗祥为最重要情节的“五四”事件,是一个暴力事件。至今,“五四”事件中的暴力行为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分析,政治诉求的合理性完全遮蔽了暴力行为的残忍性与犯罪特征。本文希望通过回顾“五四”事件中的暴力情节,分析不同人对暴力行动的辩护,回归一个基本常识:虽然暴力事件发生在爱国运动之中,但暴力事件与爱国运动是不同的;再崇高的目标也不能成为人身侵犯的理由;在社会常态下,纵火与伤人必须受到惩罚,否则公共生活必然陷入野蛮状态。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年80年。以前人们更多地关注“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的追求,但“五四”运动掀起了一场东西方文化的大论战,它的本质是对社会发展模式的讨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深思。从这个角度讲,“五四”运动的追求不但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还有工业化。值此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我们特编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前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重压迫、剥削下,政治黑暗,经济凋敝,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工人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下,1919年掀起了伟大的“五四”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中国人民从1840年以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落后的苦境,寻找建立文明富强的国家的道路,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五四”运动前夕,  相似文献   

4.
“五四”曾经作为一个政治事件进入了政治史关注的视野,也曾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起源,扮演着代言自由主义个性解放的角色。但以往的“五四”研究越来越趋向于把政治和社会运动与“个性解放”的话语对立起来加以论证,以突出“五四”作为中国革命悲剧性命运开端的地位。这种“思想史分析”框架一度广为流行,成为对抗正统意识形态的重要依据。问题在于,过度强调“五四”个人启蒙遭遇挫折的一面,有可能遮蔽将“社会改造”的探索作为“五四”另一个内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从而不自觉地以西方的历史视角衡量“五四”的意义,最终忽略了中国现代历史转型更重要的一些面相。  相似文献   

5.
刘一皋 《开放时代》2009,(10):36-61
本文拟通过“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的分析,考察大规模学生群体行为发起和持续发展的条件,尤其是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的变化特征,以及学生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关系变化,探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基本模式形成的影响,并说明群众运动中某些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金文涛 《时代经贸》2012,(20):31-31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性的形象只有在“五四”运动开始后,女性才真正作为一个“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们的文学,在反封建礼教的层面上更能体现出“五四”文学革命的成绩,也更能显现出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学界围绕“五四”会有各种研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形塑自然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为捡讨近现代以来西学进入中国的种种得失,2008年11月29日至30日,本刊联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云南大学召开“第六届开放时代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古典西学在中固”论坛着眼于“中华文明”的时代复兴,反省中国学界近百年来对西方大传统的认识及其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来自中山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东华大学、同济大学、海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等单位的近三十名学者,与云南大学数百名师生一道,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讲学大厅展开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张健 《经济月刊》2012,(10):62-63
头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民航劳动模范”的光环,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今年更是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他就是吴志梁,一名普通的中国航油员工。吴志粱199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中国航油河北分公司油库供油班组的值班经理、技师。  相似文献   

9.
重病缠身 “多久没进电影院了?” “差不多有三年了吧!” 这种对话并非哗众取宠。电影院门可罗雀的事实有目共睹。 看电影的人少了,影院的票房也一落千丈。1999年,虽然有庆祝建国5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庆祝澳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前,一大批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五四”运动.广大爱国青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和腐朽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地推动并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光辉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时期的先进青年们面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抓住了历史机遇,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队,这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当代青年的最有价值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个人”、“女性”的发现,也是“儿童”的发现。对儿童的发掘,以往研究只注意已经获得自我意识、有生活能力的儿童,忽略了对新生婴儿的研究,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描画了五四人道主义的思想底线。  相似文献   

12.
在无锡这块市场经济热土上,不仅涌动着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本地“知识精英”、“创业高手”,还流动着许多外来创业者。他们对无锡这个第二故乡一见钟情,眷恋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并扎根于此,他们的事业与无锡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伴相依,正以开拓者的创新精神为无锡这颗“太湖明珠”增光添彩。今年“五四”青年节前  相似文献   

13.
王晓丹 《商周刊》2013,(14):78-81
已成为青岛城市名片的五四广场,"五月的风"那一抹红色承载着青岛人的豪情,被青岛市政府评为"世纪之作"。无论是在国内几乎没有成型的市政府广场概念的当时,还是在作为城市形象暗自较劲的今日,五四广场都无疑是一处经得住时间沉淀、源源露出风华的人造风景。  相似文献   

14.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即历史学界划为中国近代史阶段的文学,从文学发展历史的  相似文献   

15.
孙婧 《商周刊》2011,(1):40-45
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算起,中国人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已有90年。在这90年,中国几乎是30年一巨变:  相似文献   

16.
<正>热爱文艺的伯伯七伯热爱文艺事业,他在少年时代就才艺出众。七伯当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演过好几部新剧:《恩怨缘》《仇大娘》《一元钱》等。在那个年代,女学生还不能登台,七伯在剧中大都反串女角,这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蔑视和冲击。那时,西方话剧理论还没有介绍到中国,七伯用自己的行动开风气之先,带头抵制旧剧中某些低俗粗鄙的消极成分。他在1916年9月发表的《吾校新剧观》一文中,明确提出,新剧能够起到“感昏聩”“化愚顽”“开明智”“进民德”的作用,表明它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五四时期永远令人鼓舞。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古今中外各种学说相互激荡、争奇斗艳、气象万千。初看起来,似乎纷繁复杂,漫无头绪。但是,从宏观角度考察,时代精神则十分鲜明地表现为前后更替的两种社会思潮,即1919年以前的“民主和科学思潮”及此后的“社会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8.
文史天地     
李慎之:五四的精神是什么?是启蒙.启蒙就是以理性来打破几千年来禁锢着中国人思想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就是要“以现代知识”来“重新估定一切传统价值”的一种新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文化的基本前提、新文化运动中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同立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意识形态”的建立等几个角度对新文化运动作了重新考察,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为中国文化的新生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五四”思潮影响下萌芽成长起来的马华文学,走过十六年艰难曲折的路程,到了抗战时期(1937年至1942年),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百花竞艳的局面。新加坡著名文史家方修把它称为“马华新文学的繁盛期”。这个时期的文艺思想、作家阵容、创作实践、艺术风格、以及文艺社团的活动等,形成一个光荣传统,承先启后,对马华文学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