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得福建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海西经济区建设这个发展契机,使旅游业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发挥福建旅游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在当前的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目前福建的文化旅游面临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在海西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福建应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发挥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实现福建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提升福建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海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文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现已初具规模,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扩大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在建设海西旅游区的背景下的福建省博物馆旅游开发,分析了福建博物馆旅游与海西旅游区的关系,对福建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以及旅游接待等条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线路设计、市场开发、支撑系统建设以及博物馆的保护与更新等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而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已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把海西经济区建成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应突出厦漳泉同城核心经济体,依托总部经济模式,培育新的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市场进行区域资源整合,促进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和合理流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人口众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农业地位突出,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综合竞争力下降。构建中原经济区切合区域经济学理论,并已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信企业人才“跳槽”频繁和热衷于“储备”人才而忽视人才的价值转化这两种“人才流失”现象,引发出“招人”还是“留人”、“裁员”还是“增值”、“高薪留人”还是“文化留人”这三大人才战略的思考,不仅对电信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人力资源理论。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的提出,源于福建人的某种忧患意识。对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有必要予以全面阐释,应该从三个层次去把握,其中关键又在于第二个层次,亦即着眼于福建区域经济整合这一层次。在此全面阐释的基础之上,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一个新的构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主要支撑,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下产业建设的发展必然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明晰和愿景定位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出发,提出优先发展以通道功能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并试图探寻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建设和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与其他WTO成员国双边协议承诺的有关内容分析,国内商品流通业将面临着挑战.加入WTO对福建零售业发展将带来什么影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福建省情就此问题提出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1.
闽台之间医学交流合作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海西"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形势下,闽台医学交流合作也不断推进,产生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妨碍了海西经济区对台交流优势的彰显。以推进闽台医学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解决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困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闽台文化内在统一性的阐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福建文化、台湾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并针对海西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强调了海西文化建设对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理论界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等有关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出发,分析了经济增长综合因素对我省经济建设的贡献率,由此得出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经济增长因素只能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主这一结论,并提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福建省存在集聚效应,尤其以漳州、福州、莆田等沿海地区最突出,厦门比上述地区差些;内地以南平比较突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和农业部门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工业中又以缝纫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较为突出,而在第三产业的行业则不存在集聚情况.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初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以来,如何实施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三三”式海西发展模式,认为进一步加大立足于开放式发展的三种区域合作,包括与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发展、与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发展、与中西部的区域合作发展;以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繁荣教育事业和振兴闽南文化,将有利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6.
闽商在"海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海西"建设也促进了闽商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闽商在"海西"建设中的地位、传统闽商文化的内涵及其局限性,阐明"海西"建设对重塑闽商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论述了"海西"建设从文化理念和文化形象两个方面重塑闽商文化,指明了闽商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闽台两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闽台两地创意城市合作具备了诸多优势,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而ECFA的实施与推动,必然更加密切闽台两地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福建必须抓住时机,利用自身优势,引进台湾创意城市的建设经验,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创造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经贸交流,产业内贸易就能体现这种经贸交流关系。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4大类和24章,分别计算1996—2009年闽台每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其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应进一步发挥闽台间的小额贸易优势,降低闽台农产品质量差异;福建则应提高农产品质量,有针对地满足台湾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发挥传统优势,并积极学习台湾农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培育海西区地方区域品牌的关键在于培育海西区区域产业优势。因此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建立海西区地方区域品牌推广部门,依托区域特质推广海西区资源技术依赖型区域品牌,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型区域品牌,不断提升海西区地方区域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