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犹太民族一向以执着和不易被同化所著称,而居住在河南开封的一群犹太人在几个世纪后终被汉文化所同化。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小说《牡丹》,向人们展示了两种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  相似文献   

2.
嘉兴名人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2):F0002-F0002
沙可夫(1903—1961),嘉兴人。艺术教育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戏剧家。少年聪颖,富有艺术天赋。1926年去法国学习音乐,1927年受派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到上海,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2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参加了革命根据地第一所艺术学校蓝衫剧团学校的筹建工作。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院长。1948年任华北大学三部(文艺学院)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办公厅主任。1953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961年9月1日逝世。  相似文献   

3.
s.保罗&;#183;加纳是一位极具绅士风范的美国学者,他在促进学术发展及会计的国际交流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早年求学杜克大学,受.J.Hamilton博士影响,对企业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于1932年、1934年在杜克大学相继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37年秋,他进入得克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George Hillis Newlove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25年前成本会计的发展》。加纳曾任美国教育部、国防部顾问,是惟一一位既担任过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又担任过美国商学院联合会会长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4.
《沉没之鱼》是美国当代女作家谭恩关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一群美国旅行者在游览第三世界国家时发生的种种离奇事件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西方主义中心论和文化帝国的情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世界的人民会认识到宗主国文化的缺陷,进而努力摆脱甚至改写它。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陈璧璧通过神秘的东方之游,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从而完成身份定位,开始反客为主,为东方文化说话,成功反写宗主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在英文创作、改写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在《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中通过用英文重新编译部分唐宋传奇故事,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林语堂通过宗教思想、女权主义思想改写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通过叙事角度、人物、情节的改写来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的成功还可归因于赛珍珠及赞助人的大力推介。  相似文献   

6.
流浪汉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流浪汉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以孩子的所见所闻来揭示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强烈批判了种族主义制度。本文拟将其主题与流浪汉小说这一创作风格结合进行分析,为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飘》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女主人公斯嘉丽在南北战争时的曲折经历,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历史重要时期(南北战争)时的画面。论文结合美国精神和西方文化,对小说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斯嘉丽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独立、执著、自由的个性的描写,着重分析了小说中斯嘉丽形象所代表的典型的美国精神,以使读者对小说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囚鸟》通过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共同组成的世界,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历史进行了反思,形成了一个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揭露了美国政治“制度化暴力”的本质和“自由企业制度”经济体制的弊端。在主题思想上的这种向新历史主义的回归以及它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所体现出的纯熟的后现代主义技巧,是对沉迷于文字游戏本身的后现代小说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9.
“1932年1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的讲堂中,我得到了第二次生命——作为经济学家重生了。”本月早些时候出版的保罗·萨缪尔森回忆录中,他如是写道。他或许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沉闷如经济学,他在该领域数分支部有著作于世,并因此成为第一位荣膺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畅销课本中,他向千百万人介绍了这门学科。直至生命垂暮,萨缪尔森仍在谆谆教诲着经济领域中最闪亮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后现代小说家约翰·巴斯1968年发表的小说〈迷宫〉为例,剖析后现代小说叙述危机的根源,指出作家对小说叙述形式和语言自身局限的认识是后设性叙述的根源,小说自身的虚构性是因为传达媒介本身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中心之一,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我国喀斯特发育中心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级、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森林覆盖率锐减,加剧了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垦殖率高居不下,进而加速石漠化进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债务沉重,潜在威胁巨大.解决珠江上游流域岩溶区域的生态重建问题,自然科学的生态重建各项技术固然重要,社会工程途径更是一种治标也治本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旅游歌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歌曲流派和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各地旅游歌曲的质量参差不齐,对地区旅游形象的宣传和传播作用差异很大。为了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有效确定旅游歌曲的质量,为促进地区旅游歌曲建设、旅游形象传播、旅游知名度提高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34个省域为例进行旅游歌曲对地区旅游形象作用的评价研究。方法/过程根据歌曲在民众中传播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提出百度大数据查询、音乐播放器评论、听众欣赏调查与层次分析四种评价方法。在旅游歌曲评价中以层次分析法与听众欣赏调查法为主,百度大数据查询和音乐播放器评论法为补充。然后分别对中国34个省域的旅游歌曲进行评价,最后综合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获得对各地旅游歌曲评价的最终成绩。结果/结论云南的《彩云之南》、新疆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四川的《看山看水看四川》、山西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广西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香港的《东方之珠》、北京的《故乡是北京》、江西的《江西风景独好》、海南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湖南的《家在湖南》为综合质量排名前10首旅游歌曲,其评价得分在100分至83.7分之间。云南、四川、江西、海南、湖南、贵州、青海、甘肃等地区都非常重视旅游歌曲创作与推广,而部分省域重视不足。旅游歌曲建设要防止“造歌运动”,应该重视创作客观、科学描述旅游地,深入打动游客心灵,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精品之作,为各地旅游发展服务,为游客深入感知旅游地景观、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农作物变迁的研究,学界主要围绕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农业商业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这些讨论,大多数是就某个问题的讨论,很少以珠江三角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为专题的深入研究。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和农业的商业化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可以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另外一方面,农业的商业化也带来了经济作物更大范围的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农垦国有农场农业技工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农场农业经济发展,加快了垦区城镇化建设,增加了农场职工收入,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针对农场农业技工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一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业技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经济学是否应该“数学化”?经济学“数学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有无内在联系?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开设伊始,“数学化”便是其评经济学奖的硬条件、硬尺度、显规则。显然,数学乃是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支点。而“数学化”的不足或缺陷,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因此,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无疑面临着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使命。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科学工作者至今无缘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事实,通过分析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国别分布,探讨了我国科学家无法实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零”突破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科学研究政策的制订者们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借鉴广交会的相关数据,对广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酒店业的供给结构进行了研究,藉此讨论亚运会前广州酒店的规划管理及亚运会后广州酒店业的产能利用问题。结论如下:广州酒店业一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车程距离会对酒店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产生显著的影响,广州酒店供给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平均车程为66分钟;是否提供接送等额外服务也会影响酒店服务提供商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因此,在广州亚运会筹备阶段就要未雨绸缪,从各个方面进行合理地规划,充分利用广州周边的现有酒店与旅游住宿业设施,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区域共赢。在2010年亚运会之后,通过举办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文化、商贸、会展等大型主题性活动,尽量地减少和规避"后亚运效应",提高亚运会后广州酒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费孝通共赴广东11次对珠三角地区及其辐射区进行追踪调查,对珠三角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他认为珠三角要保证将来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其路向是:一是深化香港与珠三角的经济关系,二是协调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三是增强珠江模式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建设共同繁荣的“泛珠三角”经济共同体。这些思想观点不仅启发了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技术引进来源地的不同可能是其技术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将技术结构分为技术等级(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类型(技术进步偏向)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结构;将技术引进来源地区分为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地区(发达国家),分析不同来源地的技术溢出(进口技术溢出和FDI技术溢出)对长三角和珠三角技术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点,珠三角的技术等级从高于长三角转为低于长三角;长三角的技术类型为资本偏向型,而珠三角的技术类型为劳动偏向型;来源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促进了长三角技术等级的提升,并使其技术类型朝资本偏向型方向发展;来源于港澳台地区的技术溢出抑制了珠三角技术等级的提升,且使其技术类型朝劳动偏向型方向发展。不同来源地的技术引进对地区技术结构有不同的影响,各地区应根据自生的产业发展需求和要素禀赋结构选择适配的引进技术,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以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