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根据高职院校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探索与高职院校特点相符的体育课程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强调在育人过程中产业和教学的融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以社会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体育课程进行细化和调整。文章简要阐述了产教融合的概念和优势,分析了产教融合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以及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课程设置职业性不明显、教学方法和模式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以市场的专业需求为依据、对课程体系进行细化,重视新媒体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英语是高职的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课程如何为人才培养服务是近年来高职公共课程改革的热点,文章在分析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高职公共英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组织形式、课程教学模式及学习评价机制等一整套课程改革的观点,并以相关实践成果作佐证.对高职院校尤其是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问题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当前,学科导向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主流,这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偏差。鉴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为目标、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必将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与关键。高职院校要想做到这一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是导向,"工学结合"是途径,教学条件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对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应采取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注重计算机教学的实践导向,建设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队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因材施教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研究探讨办公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从不同层次对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广泛研讨,制定能体现办公自动化发展现状、适应高职教育需求的教学计划,对我国推广办公自动化应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讨办公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从不同层次对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广泛研讨,制定能体现办公自动化发展现状、适应高职教育需求的教学计划,对我国推广办公自动化应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用人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培养目标宽泛、课程设置滞后、"双师结构"教师缺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素能本位、校企互动、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工作能力和岗位需求不符,难以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在求职中面临较多困难。而现代学徒制正是针对该问题所推出的一种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即在校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协作进行课程开发,秉持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以此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和课程改革要求,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模式、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并构建适合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体系,建立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联系职业发展 改革高职会计课程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照就业岗位开设课程,忽略了会计岗位的层级性对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二是欠缺会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忽略了会计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梯性、渐进性,课程设置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不了解,学习重心不明确。针对以上缺陷,文章提出转变高职教育理念,联系职业生涯,遵循会计职业发展的阶梯性、渐进性规律,设置金字塔型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分层教育。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高职专业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自身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必须注重其在开发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积极谋求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并探索和实践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给高职教育的教学督导提出了新问题。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紧跟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学督导工作由以课堂理论教学督导为主转向从课程开发到灵活多样的考核全程的督导和突出实践教学的督导。这是高职教育和工学结合对教学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需要以新的视角来探讨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及评价建议,体现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一个完善的课程标准应有明确的建设原则、科学的开发流程和合理的主要内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的原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突出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落脚点;开发流程应遵循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和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写、复审、确定和修订等;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和其他说明等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职课程考核改革愈发突出能力,从而逐步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针对当前课程过程性考核检查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过程性考核质量监控管理要在“以人为本、基于能力本位、学习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本着“整制度,抓依据,实时性”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管理目标,本着纳入日常教教学监控全过程、综合考量的管理思路等方面构建更易于实行的过程考核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并指明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从而为现代课程考核管理改革实践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当前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和基于高职理论课程教学特点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内涵、高职院校定位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两个方面指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学校特色、弥补分科课程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独特性原则、综合实践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循序渐进;同时,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变化性,一般不固化成带共性的稳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要建立长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项目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课程是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推行的主流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课程改革在政府的推动下,在各职业院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在教学一线却没有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学生“厌学”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出在项目课程实施环节上,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项目课程教学场所的设计、项目化教材的开发、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采用、学生的评价等同题都存在不少的困惑。因此,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总结与改进。  相似文献   

19.
课程模式是课程形态、课程目标和课程观念的反映,不同观念下课程形态各有其特点,需要进行多元整合才能适合模块化的要求。现有的KH多元整合型课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相邻岗位的宽泛基础和精湛的岗位专项技能。这种模式需要宽基础对应一个职业的岗位群、活模块对应岗位专项技能的课程结构,采取DACUM的分析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2007年我国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文献的梳理基础上,从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及比较课程等方面进行评述,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当前高职课程研究的认识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