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为防止农业发展因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受到严重的冲击,应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的政策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为防止农业发展因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受到严重的冲击,应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的政策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谢海兰 《商》2014,(42):77-77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转移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属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范畴.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的必经之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来越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因此,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托达罗的两部门理论主要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间接性,尽管发展城市传统部门会对城市环境和市容造成某些不利影响,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我国存在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指出,我国应坚持走多元化、浅层次、渐进性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发展城市非正规就业,增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城镇弹性就业,尽可能地增加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造成了障碍。大中城市下岗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既可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空间,又可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全面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经济制度、新的生产方式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带来了农村迅速蓬勃的发展。但目前由于政府对农业投入绝对额有限,农业基础脆弱,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这些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也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着困难和误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它有利于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城市统筹以及农业一体化建设。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我们深入山东、江苏等地广大基层农村,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的看法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面临重大转变,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是稳定我国农业生产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由托达罗模型引发的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新 《商业研究》2006,(18):145-148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托达罗人口流迁模型,剖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相关问题,认为经济因素仍然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浅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渐进性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工人就业并不产生多大消极影响,相反还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健康转移,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民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大趋势,也是现阶段干百万农民家庭走上全面小康之路的一种现实选择。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费问题关系到合格劳动力的输送和劳动者自身的切实利益。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尚属初创,供、需、中介三方衔接也不太正常、规范,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收费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农业劳动力的转型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是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将迎来一个高峰。本文阐述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型是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的理论依据和转型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事关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从提高认识,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稳妥地作好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和不断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事实却表明,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村、农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才能促进河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农业生产力水平、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农机产品市场还不很规范,且土地过于分散零碎、劳动力转移和资金等都存在巨大的困难,导致农机产品造价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法制建设,扩大内需,使之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以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  相似文献   

16.
王倩  李丹 《商》2013,(12):256-25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产业,发展好农业经济很有必要。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等现象,由于劳动力的流失等因素很可能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放缓。文章对我国农业增长率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议论,并通过简单的回归表明,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增长率之间的确存在着负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仍将大幅上升,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城市化进程政策扶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赵祥美 《新晋商》2020,(4):0070-0071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自主创业的大力发展,科技力量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不断提升。基于此,论文对科技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科技培训的方法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