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2001-2011年区域创新水平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格局演化,并探讨了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我国区域创新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并逐渐呈现空间集聚的态势;我国区域创新增长水平也存在差异;人才因素已经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区经济的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乔家君  赵威 《经济地理》2011,(6):992-998
利用ArcviewGIS软件,对河南省2109个乡镇35个村级属性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结论如下:河南省农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交错的空间格局,欠发达农区占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区集中于河南省中北部,外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据时空耦合(时空转换)规律,将河南省农区经济的发展划分为贫困阶段、温饱阶段、发展阶段、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空间上呈明显分异。河南省农区经济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关联,村镇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交通、地形、原有发展基础对农区经济水平及其差异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目标对我国环境效率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选取2004—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基于EBM-DEA模型测度中国环境经济效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其演化特征进行考察,进而构建空间Tobit模型检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中国环境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水平尚有待提升,同时城市间与区域间环境效率差距渐趋缩小;空间维度上,中国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并存的聚敛态势,具有典型的空间“锁定”特征;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与环境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城市化推进和外商投资等则与之显著负相关,且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文章提出建立跨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和多维度的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掌握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低碳调控政策,推进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ESTDA框架下,研究2000—2017年江苏省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并构建HSAR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碳排放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空间集聚性呈波动变化,各县域碳排放呈增加趋势。(2)碳排放空间差异明显,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LISA时空跃迁分析表明,碳排放的时空结构存在较强的空间锁定效应和“俱乐部趋同”现象。(3)人均GDP、年末总人口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综合污染密集指数方法识别了11个行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与产业转移系数等方法探析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面板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1—2016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向黄河流域地区转移的趋势,污染密集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呈现倒“U”型,但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布局在下游地区,2001—2016年呈现先向中上游地区扩散再进一步向下游地区集聚的态势。水污染型产业下游地区集聚明显,而中上游地区的土壤污染风险加重。(3)环境规制、产业集聚、要素成本是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以县域为单位,以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三个评价指标,研究了2000年到2011年湖北省区域经济时空格局差异。通过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的方法,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县域相互位置关系和经济结构因素是区域经济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地形、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率等自然社会因素也对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住宿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在大型城市、省会城市较多见,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靠前的普通地级城市很缺乏,常德市在上述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文章将常德市住宿企业发展时期分为5个阶段,采用ArcGIS中的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与标准差椭圆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时间上,常德市住宿企业从2008年开始,整体呈增长趋势;②住宿企业重心向东南方向扩张,主要集中在武陵区与鼎城区,且住宿企业集聚程度不断加强;③住宿企业在已有或新成集聚区、片区中数量不断增加,密度不断加大,分布上整体呈现一核、多点、成片特征;④住宿企业整体上受交通站点、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影响明显,但是A级景点、人口密度两个因素的影响有一定差异。未来的住宿业布局与经营应关注:①政府需加强对交通沿线住宿企业的布局规划力度;②加大在石门、桃源、澧县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布局;③注重对现有住宿业的升级改造,适当增加高星级住宿企业数量,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或趋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结合ArcGIS、Origin等工具,探究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时间上,2013—2019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总收入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后波动明显;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2)空间上,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特征,2013—2021年各省份旅游经济差距显著且逐年增大,形成了“江苏>浙江>安徽>上海”较为稳定的空间结构。(3)在原有政策、生态环境等旅游发展要素条件既定情况下,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差异在2022—2030年的总体演化趋势将与2013—2021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和使用强度最大的省份,化肥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提出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和环境安全阈值的概念,构建化肥使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河南省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从1989年开始大于0.5,进入低风险期,到1995年进入中等风险期(风险指数大于0.65),目前即将进入严重风险期(风险指数大于0.8);(2)2012年河南省18个地市化肥使用平均环境风险程度为0.79,处在中等风险与严重风险的分界处,其中8个地市为中等风险,10个地市为严重风险。同时有9个地市为氮肥使用严重风险,13地市为磷肥使用严重风险,2个地市为钾肥使用严重风险;(3)化肥过度使用已经对河南省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应采取多项措施,防治化肥污染,降低环境风险,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培育  李雪铭  冯凯 《经济地理》2011,31(10):1638-1644
通过建立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辽宁省14个省辖市在1994、1999、2004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了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趋势,进一步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及保育对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明庆忠  李宏  徐天任 《经济地理》2000,20(4):114-117
生态旅游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极大地促进了环境保育,然而也可能产生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按其影响程度可以分作生态旅游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环境退化,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等三种类型,其保育十分重要,要充分认识与运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规律,认真做好生态发展规划,制定好生态旅游发展政策,认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实施生态管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和管理,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等,使生态主流能良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根年  徐维祥 《经济地理》2004,24(5):604-608
文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高增长率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高技术产业年产值、增加值,还是利润和出口额等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10%以上;但从地理空间上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广东占有极显著的优势;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二个行业具有明显地区性优势的分别是浙江、广东、上海、河北和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地区性优势分布在前期国家投资重点地区陕西、黑龙江、江西、辽宁。分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高技术产业产出地理集中度指数清楚地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较明显的集群发展态势,集群主要发生在以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地区。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并提出菱形状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4.
张志敏 《经济地理》2006,26(4):561-564
以1995年以来历年公布的环境公报及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1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表征,论证了其生成的制度性因素,揭示了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最后提出了改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研究福建省经济转型时期对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基础上,提出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以及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四点建议:一、进行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建立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二、实行绿色核算,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市场及补偿机制;四、生态环境保护应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